石大勝華(603026)海外規劃新產能 溶劑龍頭成長空間打開
事件: 公司發布公告,擬在波蘭建設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擬與PCCRokita 成立合資公司,公司持股51%,一期擬投資建設2 萬噸/年碳酸乙烯酯(EC)項目,預計投資1.7 億元,建設2 萬噸/年碳酸乙烯酯項目,建設地點為波蘭下西里西亞省的下布熱格,項目建設周期為2 年。 投資要點: 海外規劃鋰離子電池材料新產能,溶劑龍頭成長空間打開。公司擬在波蘭投建2 萬噸碳酸乙烯酯(EC)產能,電解液溶劑是碳酸酯類混合物,EC 是其中提高導電能力的重要組分,約占其成分的20-30%。寧德時代、三星、LG 化學等龍頭電池廠,以及新宙邦、江蘇國泰等龍頭電解液廠商均在波蘭有建廠規劃,此次波蘭溶劑新產能是公司貼近客戶需求的重要布局。目前公司碳酸酯類溶劑產品年產出量約13-14 萬噸,其中電池級產品占40%以上,新產能落地后,公司電池級產品產出能力將增加30-40%。此前市場普遍認為公司產能有限,未來業績彈性主要來自于價,而不是量,成長潛力有限,我們認為公司目前開啟海外產能布局,未來有望在波蘭繼續投建碳酸二甲酯(DMC)等溶劑產能,公司戰略重心明顯向新能源領域傾斜,長期成長空間打開。 未來溶劑將保持供不應求的局面。2018 年溶劑價格達到歷史新高,同時DMC 價格與原材料環氧丙烷呈現趨勢性背離,漲價需求驅動效應明顯,原有供需格局發生根本性變化。 需求端,1)新能源車直接拉動電池級產品需求,預計2019 年國內電池級產品需求約14-15 萬噸(yoy 25-30%);2)非光氣法聚碳酸酯(PC)合成新產能投放帶動原材料DMC 需求,2018 年利華益維遠10 萬噸PC 產能已經投放,帶動3 萬噸DMC 需求,瀘天化(10萬噸),湖北甘寧(7 萬噸),盛通聚源(13 萬噸)合計30 萬噸PC產能將于近期陸續釋放,預計將拉動9 萬噸DMC 需求;3)DMC 在傳統的涂料、膠黏劑等領域年需求約25 萬噸,2019 年DMC 需求合計約50 萬噸。 供給端,名義產能遠低于實際產能,過去幾年DMC 開工率長期不足50%,即使是在價格、盈利能力創歷史新高的2018 年,實際供給能力仍僅有40 余萬噸,其原因在于部分產能落后,已經處于被淘汰狀態,部分產能由于自身限制,不能滿產。近期泰州靈谷6 萬噸產能將徹底退出, 2019 年新增供給約8.5 萬噸,投產時間及產能爬坡進度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預計未來DMC 將持續維持供不應求格局。 溶劑短期價格基本見底,全年價格中樞將提升,電池級、工業級產品價差有望拉大。DMC 價格在去年四季度創歷史新高后環比下行,工業級產品價格下行至5800 元/噸,主要是工業端需求降負荷帶來的季節波動。目前DMC 價格基本見底,考慮到需求釋放節奏,我們認為DMC 價格將穩步攀升,全年價格中樞將同比進一步提升。電池級產品價格目前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DMC 報價9000-10000 元/噸。目前能夠穩定批量產出電池級產品的廠商僅有石大勝華、山東海科等,預計電池級產品到三季度將出現類似去年溶劑難求的局面,需要通過工業級產品進一步提純滿足電池級需求,我們認為電池級、工業級產品價差將進一步拉大,公司電池級產品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股東結構優化,受讓方承諾不減持利于公司股價穩定。1 月10 日,公司發布公告,約定北京哲厚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復星譜潤5.73%股權,以及上海譜潤2.42%股權,合計受讓股權8.15%,受讓價格為20 元/股。1 月28 日股權轉讓已經完成,復星譜潤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上海譜潤持有公司股份1.48%,受讓方北京哲厚持有公司股份8.42%,并且承諾36 個月不減持。上海譜潤、復興譜潤為上市前投資方,面臨產品到期減持問題,長期制約公司股價,本次北京哲厚受讓股權,并且承諾不減持有利于穩定公司股價。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公司在海外規劃鋰離子電池材料新產能,溶劑龍頭成長空間打開。我們認為未來兩年溶劑將呈現供不應求的格局,短期價格見底,全年價格中樞有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聚碳酸酯合成等領域盡顯成長屬性,公司核心競爭力突出,DMC 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公司是這一領域的全球龍頭,產能瓶頸即將突破,應該從成長的角度看公司。預計2018-2020 年凈利潤分別為2.3、3.3、4.1 億元,對應的PE 分別為22 倍,15 倍,13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公司DMC 產品漲價不及預期;新能源車需求不及預期;聚碳酸酯進口替代不及預期;原材料成本上漲風險;大盤系統性風險;海外產能進度不及預期;海外政局不穩定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