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4】大立科技(002214):持續技術投入 推動軍民兩開花 受益于軍品訂單持續恢復,以及民品訂單的同步增長,大立科技(002214)為2018財年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公司2018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4.24億元,同比增長40.46%;營業利潤6026.71萬元,同比增長80.99%;歸母凈利潤5487.84萬元,同比增長81.95%;歸母扣非凈利潤3842.74萬元,同比增長389.13%。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4%及3.78%(扣除),創最近三年來最高水平。 公司表示,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營業利潤以及歸母扣非凈利潤的兩位數以上快速增長,主要是由于2018年度公司軍品訂單持續恢復,新完成科研定型相關軍品型號,如期實現批量交付,前期已定型相關軍品型號,批產任務恢復并批量交付;同時,民品訂單也保持了同步高速增長。面對2019年,公司將始終貫徹“以民促軍、以軍帶民、軍民融合、協調發展”的思路,強化研發創新,充分發揮自產探測器核心優勢,提高軍品保障能力、深挖行業需求、聚焦新興市場。 核心元件技術基礎堅實 公司主要業務涵蓋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芯片、紅外熱像儀及以其他光電系統和巡檢機器人等三大領域,是國內少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能夠獨立研發、生產熱成像技術相關核心器件、機芯組件到整機系統全產業鏈完整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民用紅外熱像儀生產廠商之一。 芯片是探測器的核心組件,是整個產業鏈的最上游;芯片封裝后就制成紅外探測器,可以將紅外光學系統采集的紅外線信號轉變為電信號輸出;機芯組件則是通過對探測器輸出的電信號進行處理采樣,將目標紅外信號轉化為視頻圖像;整機則是由上述關鍵器件加上電路、電池、顯示屏、外殼等組成的完整系統,應用于各類使用場景。 在核心器件領域,公司具有批產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能力,擁有國內唯一的軍品非制冷焦平面紅外探測器(非晶硅)產業化基地?,F已形成35um/25um/17um/15um等系列型譜產品批產能力,在“十二五”、“十三五”兩期“核高基”專項的支持下,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大幅提升。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取得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外觀專利5項。 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有效推動競爭力提升。2018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合計6292.0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81.03萬元,同比增長23.11%,占銷售收入比重為14.86%,且100%費用化;最近5年,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費用2.96億元,研發人員占比一直保持在40%左右。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十三五”“核高基”(軍口)重大專項項目進展順利,已進入正樣研制階段。公司于2017年8月獲得項目批準,目標是完成新一代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研制,建立自主研制平臺和成套產品化制備工藝,滿足裝備需求,并形成批產能力。這一項目標志著公司持續在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研發和產業化領域持續保持國內領先狀態;項目成功實施后,不僅對公司發展具有長期戰略意義,還將顯著提升我國在紅外器件及裝備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2018年10月,公司發布行業內首款200萬像素級非制冷紅外焦平面探測器,創目前國內最大面陣,可以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預警偵察、安防監控等領域,芯片技術已經領先法國ULIS同類產品。2018年12月,公司獲批承擔某兩型裝備換裝自產紅外探測器任務,為推進裝備自主可控邁出堅實一步。公司宇航級抗輻照探測器產品已經成功應用于某系列導航衛星等重點工程,實現在軌穩定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晶圓級封裝探測器研發取得重要進展,正在不斷改進工藝、提高產品合格率,降低封裝成本。資料顯示,晶圓級封裝能提供最低的成本、最小的尺寸,是性價比最高、最可靠的半導體封裝類型之一,非常適合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硬盤、數碼攝像機、導航設備、游戲控制器及其他便攜式/遠程產品和汽車的應用。這意味著公司熱像儀產品進入消費市場已經具備技術可能。 主營業務進入高增長通道 公司主營產品包括紅外熱像儀產品及巡檢機器人兩大類。紅外熱像儀產品2018年實現營收3.94億元,同比增長61.2%,毛利率為48.79%,營收占比達到93.04%。巡檢機器人營收2242.91億元,同比減少51.43%;但毛利率達到67.19%,較上年增加2.43個百分點;銷量為60臺,較去年減少6臺。盡管巡檢機器人因為銷量周期及平均售價降低導致營收減少,但公司有效降低成本,使毛利增加。綜合來看,隨著2018年以來軍品訂單恢復式增長,以及民用產品的突破;加之二期廠房建設順利推進,產能放大可期,公司業績有望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從市場整體看,由于紅外產品的軍民兩用性質,發達國家對中國一直執行嚴格的出口限制,國產化是明確的發展趨勢,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軍品市場中,公司依托核心芯片研制能力,為部隊在夜視偵察、火控瞄準以及光電對抗等多領域提供自主可控的紅外裝備,并成功拓展了光電導航領域,與各軍工集團下屬廠所均保持良好合作關系,軍品科研項目保持持續增長,軍品應用覆蓋各軍兵種及武警部隊。 隨著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科技興軍、軍民融合是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的必然選擇。興業證券研究團隊認為,國內軍用紅外市場總容量在300億元以上,每年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由于軍用裝備具有研制流程長、定制需求多、項目定型后批量訂貨持續等特點,公司將持續受益。報告期內,公司前期多項已定型軍品型號生產任務全面恢復,實現批量交付。 在民用領域,隨著非制冷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發展,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傳統民用領域的電力檢測、石化監控等增速相對穩定,但智能駕駛、戶外消費、家用工具等領域還是新興市場,增長可期。 根據美國MaxtechInternational相關報告,2019年全球民用紅外熱像儀市場規模達到55.07億美元,其中制冷型15.12億美元,非制冷型39.95億美元,但非制冷型紅外熱像儀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3%,遠大于制冷型6%的增速。根據Yole研究及預測,在全球民用紅外市場細分領域中,個人消費市場2014至2019年的復合增速約為17.41%,其中手持紅外熱像儀達到40.99%,智能駕駛及安防年均復合增速也超過10%。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鞏固電力、石化等傳統領域的行業地位,優化產品結構和成本,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性價比,提高產品競爭力。重點投入自動駕駛、個人消費、巡檢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產品開發。自動駕駛領域,公司利用在車載夜視領域的多年積累,為自動駕駛技術提供低成本視覺感知方案,為端到端的自動駕駛規?;瘧锰峁┛赡埽粋€人消費領域,公司結合旅游消費時尚,積極推廣手持單目熱像儀,為戶外旅游提供安全保障。巡檢機器人領域,結合堅強智能電網需求和變電站無人化值守的趨勢,整合在紅外監控、光電慣導、圖像識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儲備和研發投入,目前已開發多款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機器人產品。2018年繼續成功新中標電網機器人招標采購。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18年海外收入5889.27萬元,同比增長96.55%,營收占比為13.91%,較上年增加3.97個百分點??紤]到國際市場上不同國家紅外熱像儀企業之間在軍用領域一般不會產生直接競爭,這可以視為公司民用產品特別是個人消費產品已經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費用控制有力 經營效率提升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4230.1萬元、5096.19萬元、1397.02萬元;較上年分別減少2.62%、增加18.68%及34%,增長速度顯著低于營收及利潤增速;三項費用的營收占比為9.99%、12.03%、3.30%,較上年分別下降4.42、19.16、0.16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費用控制有力,經營效率得以進一步提升。 年報顯示,在市場開發上,公司通過國內外行業展會,拓寬行業應用,并采用定制化模式開發生產,結合行業大數據為新用戶提供系統性解決,并輔以良好的售后服務體系。在營銷網絡建設上,針對個人消費領域崛起,公司開通網商渠道,積極推廣車載夜視、個人消費熱像儀、巡檢機器人等新產品;在軍品領域,建立了專職軍品銷售保障隊伍,常年深入科研院所和部隊,及時響應客戶需求。 在人才建設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公司股票價值的判斷,同時為了維護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的利益,決定將2015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進行再延長一年,至2019年10月15日止。這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公司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公司管理人員及核心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利益相結合,使各方共同關注和分享公司的發展。 【2019-03-28】參股中核新能源 安徽水利(600502)無心插柳"沾親"睿創微納 科創板開閘的腳步已越來越近。近期,首批擬登陸科創板的9家公司集體亮相,成為A股市場關注的焦點。9家公司背后的影子公司中,A股上市企業股價大多已率先"熱"起來。 由于間接參股了煙臺睿創微納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創微納"),安徽水利的股價近期出現大幅上漲,從2月1日的收盤價3.7元/股一路高歌猛進,截至3月25日,收盤價為5.52元/股,漲幅接近50%。尤其是3月15日后,股價上漲的同時,大量資金涌入,成交量開始放大,成為投資者追捧的對象。 資料顯示,安徽水利是安徽省國資委下屬企業,主營業務為房屋建筑工程、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和房地產開發經營等。 公司近期披露年報稱,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8.3億元,同比增長9.51%;實現凈利潤近8億元,同比增長2.38%。期末公司總資產為755.46億元,同比增長18.96%。 安徽水利又是怎樣與睿創微納產生交集的呢?據悉,2016年9月2日,中核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新能源")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企業增資項目,希望通過增資方式引進3名至6名外部投資者,計劃融資10億元左右。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擴大水務項目規模、擴展PPP業務領域、并購環保產業鏈相關企業。增資后,中核新能源的股權結構為:中核投資有限公司占18.75%左右,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占18.75%左右,新增投資方持股比例占62.5%左右。安徽水利則以現金3億元增資中核新能源,增資完成后持有其16.65%的股權。由于穿透后中核新能源間接持有睿創微納股份,安徽水利被投資者認為屬于科創板 "影子公司"。 談及當初參股投資的初衷,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時一是考慮到中核新能源主要做污水處理業務,符合國家環保政策;二是安徽水利的PPP項目中,可能遇到需要建設污水處理廠或者化工廠,與中核新能源在業務上可以優勢互補,所以選擇參與它的增資項目,不僅僅是財務投資行為,也是結合雙方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共同做大做強的股權投資行為。" 針對被貼上"影子公司"這一標簽,該人士并不認同,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不能算影子公司,中間的股東有好幾層,我們也從來沒有做過類似創投的股權投資。"在他看來,公司間接參股睿創微納只是個不經意的巧合,算是無心插柳,希望媒體不要過度解讀,也希望投資者理性選擇投資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