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第46顆北斗導航衛星。按計劃今年將發射8-10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密度越來越大,組網明顯提速。業內表示,建設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國家安全、經濟效益和技術儲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公司方面,合眾思壯發布全球首款全面支持北斗三號的基帶芯片;振芯科技是國內最早開始研制北斗相關產品的企業之一;海格通信國內首發面向北斗三號應用的基帶+射頻全芯片解決方案。 【2019-01-22】合眾思壯(002383)北斗應用深化 基本面改善明顯 公司在北斗高精度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具有長期增長邏輯: 北斗高精度定位產品技術實力強:公司擁有首款四通道GNSS射頻芯片+支持星基增強芯片+高可靠引擎;率先提出星基導航輔助系統-中國精度系列??梢詫⒕茸罡咦龅嚼迕准墶?/div> 技術優勢催生高精RTK產品份額市占率上升。公司在測繪高精產品的份額從2014年的2%上升到了2017年的20%,技術實力得到市場認可,在測繪RTK領域的市場份額增長態勢有望維持。結合Q2數據,我們判斷合眾思壯今年市占率有望達到30%-35%。 在精準農業等場景,北斗高精具有長期增長空間。農機駕駛和工程機械自動駕駛場景相對比較簡單,周圍環境比較單純、設計的其他行人車輛較少,因此減少了糾紛的可能,在未來的3-5年內具有較好的機會實現落地,從而貢獻業績。我們測算自動駕駛設備在大中型拖拉機新產品中滲透率每增加一個點,意味著3億元的市場規模。合眾思壯并購AgJunction的Outback Guidance業務、并與一拖、東風等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自組網業務短期放量顯著,長期邏輯有待時間檢驗: 2017年年報披露業務板塊營收為5.77億元,毛利率為13.8%,業務訂單為21億元;2018H業績符合高增長預期,營收為16.2億元,期間累計訂單為25.01億元,毛利率為10.7%。預計2018E營收在32-35億之間。 行業缺乏高技術壁壘。目前已有合眾思壯、樂凱科技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進入此市場并獲得大量訂單。預計市場高速增長窗口期可以延續到2019、2020年。 估值水平分析: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1.41億元、55.79億元、60.36億元,歸母凈利潤為3.60億元、4.63億元、5.99億元,EPS為0.48元、0.62元、0.80元。按照19年EPS以25倍估值測算,目標價格為15.5元。 【2018-09-18】振芯科技(300101)自主可控核心標的 股權問題初步落地 18年或將業績反轉 美國出口管制愈發凸顯強軍強國、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8月1日美國商務部新增對中國44家軍工企事業實施出口管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雖然國內較早推行自主可控與國產化要求,核心電子器件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已很大程度得到緩解,但少數高端元器件和材料仍未擺脫部分受制于人的局面。此次出口管制將對核心零件、重要元器件受制于美國的信息化企業構成深遠影響,而對已實現自主可控和國產化的相關標的,或面臨較好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國外產品禁運或提高國內廠商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將愈加堅定國家繼續發展自主可控的決心,高端產品的自主可控仍有賴于相關企業通過加大投入來實現技術、產品不斷的更新換代。 自主可控核心標的,業務全面向好,18年或將是業績反轉的重要一年 公司是自主可控核心標的,擁有相關高性能IC設計十余年的技術積累和品牌優勢,技術領先,業績彈性大,元器件、安防監控等業務全面向好,北斗終端業務或將隨軍改削弱及北斗三號組網而有較大改善,高性能集成電路有望成為公司未來的業績爆發點。 高性能集成電路具或將成為公司未來的重要業績增長點。公司主要集成電路產品有北斗芯片、DDS芯片、視頻芯片等。其中,數字陣列代表雷達陣列技術的發展方向,數字TR組件是實現數字相控陣雷達的核心,單價或在萬元以上,DDS芯片是數字雷達TR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頻率合成器技術主要掌握在ADI、Maxim等公司,國內特種行業高端DDS芯片受限于國外,預計國內特種行業對DDS芯片的需求將達到數十億元。公司是國內DDS研制水平最高的單位,目前公司DDS已初步實現批量銷售,且公司不斷突破高速信號處理、頻率合成器等關鍵技術,保持了穩定的一次流片成功率。我們認為,公司經過多年積累,DDS等技術逐步成熟,通過市場開拓為公司后續進入大的系統級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 衛星導航業務存在業績彈性。過去2年軍用北斗終端市場受軍改影響較大,因軍改結構性差異,北斗通用裝備采購繼續受到行業不利影響,公司和海格通信北斗終端業務18年上半年收入分別下滑-49%、-32%。公司作為軍用北斗終端主要供應商之一,在北斗二代終端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如北斗抗干擾車載終端在多項技術比測中獲得第一,并實現了北斗三號/GPS/GLONASS多系統多體制信號接收處理,成功研制北斗三號RNSS驗證終端和MEO通信收發設備,多次參加系統聯調。因此一旦招投標和采購正?;倍范蛉冉K端或將有恢復性增長,公司業績后續也將大概率回暖,存在一定彈性。 股權問題初步落地,管理層或逐步掌握主動權 公司實際控制人何燕與管理層喪失合作基礎,18年2月底合計持有控股股東國騰電子集團49%股權的莫曉宇、謝俊、柏杰、徐進等管理層提起訴訟,請求依法解散電子集團,若解散則相當于何燕、莫曉宇、謝俊、柏杰、徐進分別持有公司15.1%、8.4%、2.1%、2.1%、2.1%的股權,公司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狀態。目前訴訟已經一審判決,解散國騰電子集團應予準許,股權問題初步落地,后續不排除或仍會有波折,但管理層大概率將逐步掌握主動權,或推動公司訂單、融資等問題的解決,經營發展將迎來轉機。 投資建議:公司是自主可控核心標的,不僅僅是軍用北斗主要供應商,更是在高性能集成電路具有核心技術優勢。公司股權問題初步落地,預計管理層將逐步掌握控制權,推動公司訂單、融資等問題的解決;公司業績彈性大,18年或將是公司業績反轉的重要一年。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凈利潤分別為0.76、1.20億元,EPS分別為0.14、0.22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101、63倍,維持"買入-B"評級。 風險因素:訴訟進展及結果低于預期;業務發展不達預期。 【2019-06-21】海格通信(002465)優化報表、聚焦主業 軍、民業務雙拐點 軍工通信龍頭,聚焦主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堅持“產業+資本”雙輪驅動發展,通過產業鏈的整合并購形成 “軟件與信息服務、無線通信、北斗導航、泛航空”四大業務領域,提升主業的競爭力。剝離非核心業務優化公司資產配置,增強資產流動性。目前資產負債表非常健康,資產負債率降低至22.05%,帶息債務/全部投入資本5.53%,流動比率提升至3.78,速動比率提升至2.88。 業務結構趨于完善,經營拐點已現。公司營收占比軟件與信息服務45.86%、無線通信41.81%、軍用無線通信7.74%、泛航空4.18%。2018年營業收入和利潤恢復增長,實現營收40.70億元,同比增長21.4%,實現歸母凈利潤4.30億元,同比增長46.8%。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長,研發支出比營業收入15.85%。 軍改落地帶來訂單釋放、民用訂單開啟新的通信建設周期。201 8年披露特殊客戶訂單21.69億元,相比之下2015-2017三年披露合計數據為16.85億,2019年至今披露兩次較大訂單共計5.06億。海格怡創2018年新簽訂單9.8億,2019年1月中標移動2019'2020年31個省內骨干傳送網管線工程和城域傳送網管線工程訂單4.27億。 盈利預測:業務恢復,訂單充足,為日后業績增長帶來積極促進作用,看好公司經營能力持續增長。2017年公司定增價為10.36元/股,2017年至今控股股東增持三次,均價9元/股。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1億元、7.50億元和10.05億元,EPS分別為0.25元、0.33元和0.44元,動態PE為36.95倍、28.15倍和20.99倍,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行業競爭加劇,募投項目實施不及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