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7】光弘科技(300735)國內EMS領先企業 新產能釋放助力5G新發展 國內EMS領先企業,5G時代有望迎來高增長:公司是專業的電子制造服務(EMS)企業,產品涉及消費電子、網絡通訊、汽車電子等領域。公司擁有68條SMT生產線,在各個技術環節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5G商用步伐日趨臨近,網絡建設及終端替換需求加速釋放,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EMS廠商,與華為、OPPO、大唐等通信公司和聞泰科技、華勤通訊等ODM廠商保持穩定的客戶關系,通信業務有望迎來快速發展。同時,5G時代萬物互聯,車聯網和自動駕駛引領下的汽車電子也有望迎來高增長。公司積極布局汽車電子業務,有望搶占更高的市場份額。 EMS行業市場空間大,本土企業5G時代有望持續壯大:根據New Venture Research的統計,2018年全球EMS行業市場規模達4600億美元,同年全球電子行業總產值達到16220億美元,粗略計算,EMS占據電子行業總產值的25%。目前,海外廠商仍占據主要份額,并且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根據MMI的數據,2017年全球前50大EMS廠商總營收超過3000億美元,占市場規模的75%。其中富士康(鴻海精密)2017年EMS營收超1500億美元,約占全球EMS產值的三分之一。全球EMS領先企業如鴻海精密、偉創力、捷普等均在中國大陸設立了制造基地和運營機構,將中國作為其全球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中國大陸EMS產業發展迅速,同時以華為、中興、OPPO、VIVO等為代表的國內優秀品牌商強勢崛起,帶動了本土電子制造外包業務的持續增長,陸續出現了眾多國際知名EMS企業的分支機構,以及以環旭電子、深科技、光弘科技等為代表的本土EMS企業。根據MMI TOP50 EMS企業排名,公司位列第30位左右。 乘5G智能手機之風,大客戶助力業績起飛:根據IHS的統計,2018年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為14.1億部,同比下滑1.86%,是自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展望2019年及以后,5G網絡將迎來規模商用,新終端和新應用的出現將帶動一波換機熱潮,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企穩回升。目前,全球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如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等均發布了5G手機。從單機價值量來看,5G時代手機功耗增加,散熱難度加大,加工單價也有望同步提高。量價齊升,5G時代智能手機EMS市場空間可觀。公司已經成功進入華為、OPPO、小米等品牌手機商以及OEM和ODM等廠商的供應鏈體系。隨著公司產能的進一步擴張,公司大客戶優勢有望催化業績的持續提升。近期公司跟隨重點客戶新布局海外手機業務,重點拓展印度市場,未來海外業務有望保持高速增長。 借5G車聯網之勢,前瞻布局汽車電子業務:2019年4月,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車聯網有望成為5G最大并且最早落地的應用。汽車電子被認為是未來驅動電子行業發展的助推器。我們認為,疊加自動駕駛技術的持續落地,車聯網有望帶動汽車電子化的快速發展。根據普華永道的數據,2000年至2010年,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比例從20%增加到30%,2020年可望達到35%,2030年或可達50%以上。預計未來汽車電子裝備在低端、中高端車上的價值比重都將有所提升,市場潛力巨大。公司汽車電子端的產品主要為行車記錄儀、T-BOX以及部分車載電子產品。公司于2015年設立嘉興生產基地,發力汽車電子產業,并在2017年取得重大突破,當年汽車電子營收達到1.05億元,同比增長289%,所生產的汽車電子產品最終銷往吉利、北汽等終端品牌商。此外,公司還成功開拓俄羅斯ATOL公司作為公司客戶,切入北美和歐洲市場,保證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持續推進產能擴張,5G時代大有可為:公司自上市以來,兩次募投項目擴充產能,主要原因在于已有產能達到飽和狀態。2014~2016年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10.23%、115.22%、109.99%。公司通過IPO與定增,將有效解決產能瓶頸,預計兩項建設項目達產后(2022年),智能手機產能有望增加5700萬臺,平板電腦產能有望增加300萬臺,企業及路由器產能有望增加300萬臺,交換機產能有望增加200萬臺。由于公司與客戶關系保持穩定,5G時代預計將收獲大量訂單。同時考慮到5G頻段提高,終端電子產品性能大幅提升,產品加工難度增加價格提高,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實現收入大規模增長。此外,公司大力推進智能生產改造,結合今年來持續穩定的毛利率和凈利率上升趨勢,我們認為公司有望在收入體量增長的同時,進一步發揮規模效應,實現利潤大幅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1.54億元(+97.4%)、56.23億元(+78.2%)和130.82億元(+132.6%);凈利潤分別為3.88億元(+42.1%)、5.36億元(+38.1%)和8.05億元(+50.1%);對應EPS分別為1.09元、1.21元和1.81元;對應PE分別為23倍、21倍和14倍??紤]到公司領先的行業地位,給予2019年25倍PE,12個月目標價30.25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A"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EMS行業競爭加劇,5G商用進度不及預期,公司海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2019-01-31】麥捷科技(300319)業績符合預期 新產品逐漸貢獻業績 事件:麥捷科技發布業績預告,2018 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3 億元-1.35 億元,同比扭虧,符合我們此前業績預測。 一體電感規模上量成為業績重要增長點。公司募投項目MPIM 小尺寸系列電感生產項目2018 年上半年已經實現營業收入約6000 萬元;截至2018 年11月30 日累計投入2.55 億元,同時2018 年12 月公司發布公告,計劃對募投項目做出變更,將原用于SAW項目的1.6 億元募集資金變更投入至電感項目。變更后的項目達產后將實現合計產能約27 億只。我們預計2019 年一體電感項目依舊是公司業績的主要增長點。 SAW 濾波器產品開啟國產化元年。麥捷科技的募投項目SAW 濾波器已經開始逐步批量出貨,并成功Design in 知名大客戶如TCL、MOTO、中興、華為等;2018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100 萬元。我們相信隨著品牌客戶逐漸上量,SAW 濾波器規模效應逐漸凸顯,并有望實現在更多客戶的突破。我們認為SAW 濾波器有望成為公司第二個重要的業績增長因素,2019 年也有望成為SAW 濾波器的國產化元年。 全年并表金之川,基站磁性元件或受益5G 建設。公司于2017 年9 月完成對金之川67.5%股權的收購,2018 年并表金之川全年業績。金之川主要產品為大尺寸磁性器件/變壓器,主要應用于通訊基站、雷達、導航等設備以及LED、汽車電子等領域。我們相信隨著5G 基站建設開啟,金之川有望直接受益。 投資建議:我們看好公司在新產品一體成型電感以及SAW 濾波器中的布局,同時控股子公司金之川有望直接受益5G 基站建設。我們預計公司在2018 年-2020 年營業收入為18.86 億元(+31%),23.6 億元(+25%),27.83 億元(+18%);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5 億元(扭虧),1.95 億元(+44%)和2.68億元(+37%);對應EPS 分別為0.19 元,0.28 元和0.38 元;2018-2020年PE 估值分別為33.3 倍,23.1 倍和16.8 倍;根據可比公司估值表,我們給與公司2018 年32-40 倍PE,對應合理價值區間為6.22 元-7.77 元,維持"優于大市"的評級。(注:公司于2018 年12 月17 日完成限制性股票授予并上市,因此相比上次報告,公司2018-2020 年凈利潤、EPS、PE 及合理價值區間有略微影響。) 風險提示:新產品進展不及預期,市場需求不及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