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印發 基建、物流等板塊或受益(概念股) ...

    2019-7-3 08:47|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4217| 評論: 0

    摘要: 上海市市長應勇昨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國家有關部委和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擬定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規劃綱要,這個規劃綱要日前已經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


    【2019-05-08】上港集團(600018):笑看風云潮頭立 出江入海正當時
        作為國內首家整體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業,上港集團無疑是資本市場的“三好學生”:集裝箱吞吐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首家發起職工全員持股計劃、每年現金分紅占可分配利潤50%以上。
        上海港實現了從河到江、從江到海的歷史性轉變。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成為習總書記2018年新年賀詞中予以“喝彩”的科技創新重大工程項目;公司提出的到2015年實現利潤100億元、2020年實現凈利潤100億元的“兩個一百億”目標提前實現。
        如果僅以數字論英雄,不足以形容這樣一個“要塞”的戰略地位。上海港產業結構布局調整發生重大變化,主業穩步增長的同時,多元化開始發力。笑看風云16載,勇立改革潮頭,上港集團又一次站在了發展的新起點。
        吃螃蟹資本市場為改革助力
        上港集團總部位于黃浦江邊的港務大廈。作為上海港公共碼頭的運營商,公司2003年由原上海港務局改制成立,2005年實施股份制改革,2006年在上交所上市,成為全國首家整體上市的港口股份制企業。從最初的公司制改制、股份制改制到整體上市,再到后來的公司做大做強,資本市場無疑發揮了重大作用。
        上港集團副總裁丁向明告訴記者,上港集團敢于先行先試,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前列——包括完成了國內首家發起的職工全員持股計劃、創新換股吸收合并上市公司并實現集團整體上市等——敢于吃螃蟹,成了這家國資港務龍頭的第一注腳。
        那么,改革的勇氣由何而來?
        據丁向明介紹,早在2005年公司實施股份制改革的時候,就確立了長期、規范、高效的運作理念。當時,公司引入在港上市的招商局國際作為戰略投資者。這不僅從實質上改變了當時國資一股獨大的局面,優化了股權結構,同時也為公司帶來更具國際化的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理念和運作經驗。
        2006年10月,上港集團通過換股吸收合并控股的上市公司“上海港集裝箱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整體上市,也從根本上解決了母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和存在大量關聯交易的問題。
        之所以所有的改革都能一以貫之、有效落地,丁向明認為,首先,上港集團作為國資控股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上海市政府無論對國資國企改革還是對港口行業發展都非常重視,思路也很開放,這成為公司敢于嘗試的重要支撐。
        此外,丁向明將之歸功于“集團內部的執行力——班子團結一致向前看,職工齊心協力埋頭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公司的任務指標從來不是來自于上級下達,而是集團自己來確定,通過編制積極的預算,勇于挑戰新的目標。
        而穩定、專注和務實也成為上港員工的鮮明屬性。丁向明告訴記者,今年是他入職第29個年頭,而像他這樣忠誠于上港集團、鐘情于海港事業的員工不在少數。2015年,公司成為國內首家發起職工全員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員工參與率達到72%。“上海港政企分開十余年,公司成長性和穩定性給了員工很好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公司領導班子相對穩定,更多來自于內部培養提拔,這也是各項改革發展措施得以持續推進落地的重要因素。”
        上市至今,公司收入增長2倍,凈利潤增長2.5倍。丁向明認為,上港集團穩健的業績增長已經成為體現公司價值的第一指標。2018年,公司主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上海港母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201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4%。2018年末,公司總資產達1443.7億元;凈資產超過700億元,達到755.5億元;年末A股總市值達1200.4億元。2018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102.8億元。
        據他透露,公司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對戰略目標、經營指標、主要任務和措施都作了詳細描述和安排。有些目標提前實現了,比如“十三五”末,公司規劃母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200萬標準箱,實際在2018年完成了4201萬標準箱,提前完成了所設定的指標目標;公司提出的到2015年實現利潤100億元、2020年實現凈利潤100億元的“兩個一百億”目標提前實現。公司每年現金分紅占可分配利潤的50%以上,有些年份分紅比例甚至高達60%等。
        強主業洋山港疊加國家戰略
        2017年底建成的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成為習總書記2018年新年賀詞中予以“喝彩”的科技創新重大工程項目。丁向明告訴記者,洋山港區的建設,是上海港爭取和保持世界第一的基石。“洋山港地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中心點,一頭延伸長江經濟帶,一頭連接‘一帶一路’,將發揮橋頭堡的作用。”
        上海港位于中國大陸東海岸的中部、“黃金水道”長江與沿海運輸通道構成的“T”字型水運網絡的交匯點,前通中國沿海和世界各大洋,后貫長江流域及江、浙、皖內河及太湖流域。港口隨歷史而變遷,洋山港區的建設,實現了上港集團出江入海的歷史性跨越。
        2003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標箱,這一年,洋山港正式開工建設。2005年至2008年,洋山一、二、三期工程全面建成。公司依托資本市場,先后完成洋山一、二、三期的收購,形成外高橋、洋山雙核港區的格局。
        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自動化碼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開港試運營。2018年12月25日,洋山四期工程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始運營,成為上港集團建設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的典范。
        丁向明指出:“相對于傳統的集裝箱碼頭,洋山港四期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碼頭裝卸、水平運輸、堆場裝卸環節的全過程智能化、無人化操作,對降低碼頭運營成本,提高作業效率與安全性,以及碼頭的綠色低碳、環保性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洋山四期的建成和投產標志著中國港口行業在運行模式和技術應用上實現里程碑式升級。”
        如今,國家戰略疊加,加上資本市場支撐,洋山港開始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試生產期間,16臺橋吊、88臺軌道吊、80臺自動導引車投產使用,全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00萬標準箱。根據后續規劃,碼頭遠期設備規模將擴大到26臺橋吊、120臺軌道吊、130臺自動導引車,具備630萬標準箱年吞吐能力。
        去年10月,浙江海港集團以現金50億元對上港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增資后,上港集團與浙江海港集團兩家分別持有盛東公司80%和20%股權。盛東公司將作為未來小洋山北側唯一開發、建設、運營與管理主體。同時,上港集團還在積極推進與江蘇、安徽等港口集團的合作。
        與“跨地域合作共建”同步推進的,是洋山港乃至全港的智慧化進程。丁向明告訴記者,目前上港集團正在推進以設備交接單電子化為契機的覆蓋全產業、全過程的平臺建設。此外,公司正在推進集卡預約平臺和長江支線服務平臺建設,這三個平臺的建設也將為上港集團今后的服務提升、效益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調結構一主多元支撐可持續發展
        廣闊的經濟腹地、密集的運輸網絡、科學的運轉機制,這是上海港的優勢。然而隨著港口業務的成熟,單純依靠主業已經很難支撐公司的跨越式增長,一主多元成為公司的戰略選擇。
        從港務大廈辦公室遠眺,黃浦江就在腳下蜿蜒延伸。丁向明告訴記者,老上海港集中在黃浦江兩岸,之后逐步外遷——跨江入海。這樣的功能轉換與結構轉型,一方面是適應船舶大型化以及航運中心建設的發展趨勢,更好參與東北亞樞紐港的競爭;另一方面,也是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將河岸資源騰出來更好地滿足城市發展需求。
        價值引領投資,價值同樣引領決策。以港口業務為主業,上港集團結構轉型中的貨種的變化也在進行中,化肥、糧食等承運品種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包括2018年逐步退出煤炭運輸等,業務主要集中在集裝箱、汽車滾裝、件雜貨等運輸領域。
        從上世紀90年代不到100萬箱的集裝箱吞吐量,到2018年的4201萬標準箱新高,上港集團集裝箱吞吐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早在2010年,公司已經意識到,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上海港可以開發利用的深水岸線已經很難找到,想要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年增速根本不可能。
        “企業發展到不同階段,確實需要不同的策略來保障企業的發展。毫無疑問,港口業務一定是集團堅持不懈發展的主業。”丁向明告訴記者,如今全球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企業亟需通過業務模式的轉換,更好地減輕城市的負擔,謀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堅持主業發展同時,上港集團提出一主多元的發展理念。公司多元投資業務已成為“第二主業”。2018年,公司投資收益達62億元,占公司利潤總額比重達43.7%。截至2018年底,公司持有上海銀行7.36%股權、郵儲銀行4.13%股權;完成“上海長灘”房地產項目進度70%、軍工路房地產項目進度61%。
        “多元并非盲目投資,更多是與公司港口主業相關,做多元的投資布局。”丁向明向記者強調。
        以港口商務地產業務為例,據丁向明介紹,不同于一般的房地產開發,伴隨著整個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船舶大型化的發展,上港集團對老碼頭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商業地產就是伴隨著公司結構調整而生。2007年,公司匯山地塊啟動開發,曾經的件雜貨碼頭成功轉型為國際航運服務中心,現已成為北外灘一道新的亮麗風景。
        2011年,寶山地塊破土動工,公司對該地塊進行整體產業轉型,項目名為“上海長灘”,從2017開始持續為公司提供利潤貢獻。另外,近幾年,原先的軍工路堆場也進行了結構調整,調整后的軍工路地產項目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今后也將成為公司利潤貢獻的重要來源。
        此外,公司投資銀行等金融資產,通過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協同發展,反哺助推主業。目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合并持有上海銀行8.05億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7.36%,從上海銀行獲得收益已超過10億元。此外,公司2017年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股郵儲銀行;投資設立了融資租賃公司、港口航運保險公司等,嘗試物流與金融業務相結合。2018年,銀行、地產收益已超過公司凈利潤的50%,為公司港口主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2017年,公司出資10億元認繳上海科創中心一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15.3%股權。目前,科創基金發揮的作用更多體現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方面,與集團主業的關聯性不大。但未來科技與實業的協同也有更多機會。
        除了一主多元,公司主營的港口業務也開始向外借力,縱向參股航運產業鏈上下游,進一步提升產業鏈話語權。2017年6月,上海市政府與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遠海運集團入股上港集團15%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此后,雙方協同入股東方海外,實現了公司對大型遠洋班輪公司的首次投資。“在加強港口之間合作的同時,我們也將加強與航運企業的合作。以中遠海運集團為例,從業務到資本,雙方在航運、港口包括國際化進程中進行了更密切的協作。”丁向明認為,這無疑對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更加深遠的戰略意義。
        “當然,有些目標我們現在還在努力,例如到‘十三五’末,母港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目標是達到47%,2018年達到了46.7%。公司整個規劃是集團健康發展的軌道。我們將堅持發展方向,適當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發展目標。”丁向明稱,“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增設新片區都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積蓄強大的能量。承接歷史、承載使命——幾代人強港夢在今天的上海港正在實現。”

    【2018-12-27】華貿物流(603128)設立柬埔寨合資公司 推進工程物流國際化
        事件:
        公司發布公告,全資子公司中特物流擬以其全資子公司中特香港作為出資主體,與柬埔寨皇家集團、江蘇恒基路橋有限公司合資設立中特柬埔寨公司,其中中特香港擬出資200萬美元,持股40%。
        投資要點:
        合資公司在柬埔寨開展業務,助力華貿物流開拓海外市場
        根據公告,中特柬埔寨公司業務范圍包括大宗商品交易,一般貨物進出口,柬埔寨陸地和駁船運輸,國際貨運代理和船務代理,柬埔寨本地及國際物流和配送,柬埔寨采石場的建設和運營,倉庫建設和運營包括倉儲管理等,道路和橋梁施工以及其他類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合資公司在柬埔寨境內開展工程物流及配套工程物資貿易業務,同時為華貿物流在東南亞區域完善海外網絡、開發貨運代理業務創造條件。以中特物流為主體,推進工程物流板塊國際化是華貿物流的既定戰略,在柬埔寨設立合資公司,依托央企資源和本土合作方的優勢,為中資企業在柬埔寨承包的工程建設項目提供一體化的國際工程物流服務,有助于公司不斷開拓海外市場,實現走出去戰略。
        投資建議
        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近期控股股東中國誠通通過一致行動人北京誠通金控投資有限公司完成了股份增持。中國誠通入主后公司各項業務均穩健經營,面對國際上復雜的貿易形勢仍然保持了業績穩步增長,看好公司未來不斷貫徹落實"營銷驅動"戰略并不斷推進外延擴張,特種物流及跨境綜合物流業務的高速發展則有望為公司業績錦上添花。預計2018-2020年EPS分別為0.33、0.41、0.46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合資公司業務開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