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10日電 干濕分離垃圾桶賣斷貨、網絡預約上門收廢品走紅、一批垃圾分類處理設施集中開建……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加速推進,“新時尚”帶來的產業“新藍海”悄然而至,由此催生的新產品、新職業和新投資正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 分類桶、粉碎機、早教玩具,垃圾分類帶火新產品 在垃圾分類方面,盡管各地的分類方法略有不同,但干濕分離、把廚余垃圾單獨處理,是一個共同趨勢。 統計顯示,在天貓平臺,分類垃圾桶6月銷售額同比增長500%以上。記者查詢發現,一款售價39元到49元的腳踏型分類垃圾桶累計有7726人付款。買家紛紛評價:“一干一濕,廚房用正好”,“有輪子的垃圾桶更方便一些,為了分類真是蠻拼的。” 垃圾桶有分類功能,垃圾袋也告別千篇一律的黑色,變得多彩起來。在淘寶平臺上,一款售價15元左右120只的彩色垃圾袋,累計1045人付款。買家留言說:“四種顏色對應四種分類,賣家好會抓熱點……” 強制垃圾分類后,投放濕垃圾需要破袋處理。為了省麻煩,部分市民希望減少廚余垃圾產生量,這意外帶火了一款小眾商品——廚余垃圾粉碎機。 某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5月份平臺廚余垃圾粉碎機銷量為7830臺,6月份銷量猛增至23076臺,環比增長195%。 垃圾分類的熱潮還進入了早教領域。記者在電商平臺搜索“垃圾分類玩具”,銷量排行第一的是一款垃圾桶帶卡片早教玩具。幼兒按照每張卡片上的垃圾類型,將卡片投入相應的玩具垃圾桶,在游戲中學到垃圾分類的知識。賣家表示,6月20日以來,該產品在全國的銷量激增,其中上海地區的訂單量增長了三倍以上。 上門收廢品月薪可過萬,垃圾分類催生新職業 打開支付寶,搜索小程序“垃圾分類回收”,選擇回收種類“廢舊衣物”,然后拍照、預約時間。3小時后,家住上海閔行區報春路的市民李小姐就將打包好的兩袋廢舊衣物交給上門的代收廢品網約工王皓輝。 李小姐表示,她所租住的房子7月中旬到期,如何處理廢舊衣物有點犯愁。“一方面因為垃圾分類,不能隨便扔。另外這些廢舊衣物也挺沉的,不方便扔。” 記者看到,除了廢舊衣物,冰箱、洗衣機等廢舊家電以及廢舊家具、金屬都可以預約上門收取。其中價值較低的廢舊衣物,回收后市民可獲得環保積分換取日用品。而價值較高者如廢舊家電,根據品牌、使用年限有不同的回收價格,如一臺廢舊滾筒式洗衣機平均上門回收價格為30元。“主要不是為了這幾十塊錢,更多是想讓廢舊物品得到再利用。”李小姐說。 王皓輝表示,上門回收只是第一步。當他回到工作網點后,還需要對回收物品進行仔細挑選分類,送到不同工廠進行資源化利用。“我每天可以接到20單左右的預約。”王皓輝說。 廢品上門回收員羅琦說:“別看收垃圾好像很臟,其實是一個朝陽行業、綠色產業,我們工作辛苦一點,月入過萬不是問題。” 支付寶的數據顯示,“垃圾分類回收平臺”目前可支持上海5000多個小區,武漢、北京、蘇州等更多城市也在逐步接入中。70%“賣垃圾”的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舊衣物、舊家電、廢紙塑料是下單頻率最高的,用戶平均7天下一次單,復用率超過7成。“大家更重視垃圾分類的意義,正把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支付寶城市服務總經理朱春勇說。 前端分類嚴末端標準高,垃圾分類帶動新基建投資 “我前面分好了,垃圾車一來又倒在一起拉走了”——過去推進垃圾分類的一大障礙,就是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能力不夠,未能形成閉環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市民分類的積極性。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以高標準的末端處置來呼應嚴格的前端分類。 來自住建部的消息顯示,46個重點城市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系統正在逐步建立,已配備廚余垃圾運輸車近5000輛,有害垃圾運輸車近1000輛,未來將繼續投入213億元加快處理設施建設,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率先開始垃圾分類的上海,今年6月底宣布啟用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項目。該項目在建設中引進了全球最先進的設備,每天有6000噸垃圾在烈焰中轉化為綠色清潔的電能,最終垃圾體積減為最初的1%。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說,對標垃圾分類先進國家,目前我國垃圾分類處理設施還存在突出短板,主要在于高標準的焚燒發電、規范化的回收利用與全鏈條的生物處理能力不足。在居民源頭分類和末端高效處理方面,各個城市應做到“兩頭都要抓,兩頭都要硬”。 【2019-07-10】啟迪環境(000826)董事長文輝:戰略布局"能源+環保"一體化運營 啟迪桑德7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名稱由“啟迪桑德環境資源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由“啟迪桑德”變更為“啟迪環境”。公司新任董事長文輝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更名為啟迪環境更能體現公司“能源+環保”的戰略布局方向。公司回歸清華科技園后,可以更好地依托大股東資源,促進整體經營及戰略融合與協同。未來公司將重新整合主營業務,積極推進環境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逐步從末端治理轉向生態循環起點,提升自身價值,助力環保產業發展。 更名為啟迪環境 中國證券報:此次更名為啟迪環境出于怎樣的考慮? 文輝:啟迪桑德更名啟迪環境,主要為了體現公司主業戰略布局的方向以及產業規劃定位,促進公司整體經營及戰略融合與協同。目前,啟迪環境總資產超過400億元,凈資產超過150億元。在啟迪科技產業集群中,啟迪環境一直占據著重要位置,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啟迪環境回歸清華科技園并更名,可以更好地依托大股東資源,促進公司整體經營及戰略融合與協同。 “環保治標、能源治本”是經濟用能、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特別是零碳無廢城市建設,需要規劃、建設、運營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定位為能源環保一體化的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商,就是用標本兼治的思維模式來規劃未來發展。 中國證券報:戰略轉型方面公司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文輝:公司戰略轉型從2018年底就開始了,主要集中在管理體制改革、業務結構重組、組織架構調整、企業文化重塑等方面。公司成立了能源與環境聯合研究院,主抓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完善多元融資體系,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優化管理團隊,強化清華和啟迪的文化基因,開展高質量專項檢查等多項具體改革措施,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啟迪環境將繼續深化改革,不斷提升自我,保持持續創新的活力。 更名后,公司將重新整合主營業務,規劃固廢及再生資源平臺、城市環境服務平臺、水務生態平臺三大業務板塊,形成具備一定規模的全產業鏈橫向覆蓋。公司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水務、環衛、固廢、再生資源、綜合能源五個部分,每塊業務都擁有較為完整的細分產業鏈條。板塊之間的業務充分協同,以技術孵化為驅動,以技術集成為優勢,帶動環境產業模式創新和升級,將啟迪環境打造成為環保能源一體化的環境綜合治理服務商。 中國證券報:公司如何應對行業低迷挑戰,如何謀求新的發展? 文輝:過去一年,環保行業面臨多重挑戰。隨著金融去杠桿推進,環保企業的融資難度加大。政府對PPP項目整體進行調整,導致項目落地阻力增加。監管環境趨嚴,使得環保行業整體經營成本增加。面對復雜的環境,公司及時調整債務結構,由短期借款為主向與項目運營期限相匹配的中長期資金結構轉變,優化資金配置結構。在原有全產業鏈規模布局的基礎上,全面加強投資風險控制,提升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2019年上半年,雄安新區管委會及雄安集團籌劃入股啟迪控股,與清華控股并列成為啟迪控股第一大股東,讓啟迪環境的發展更有底氣。 2019年是啟迪環境強調高品質發展之年,繼2018年完成對浦華環保的收購后,2019年又成立雄安浦華,將兩方水務板塊合并,大舉進軍水務市場。通過資源整合,僅就技術改造一項,就在人力、藥劑、電耗、維修等多方面實現節能減排,節省了大量成本。6月份,啟迪環境下轄啟迪桑德水務有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農銀投資。這體現了投資人對公司未來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環保細分領域業務價值的認可。 此外,公司在多個無廢試點城市拓展能源環保一體化試點項目,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摒棄了單純的價格競爭,實現綜合收益的保障。未來,環保和能源一體化將走出一條技術產業化,產業市場化,市場規模化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布局垃圾分類業務 中國證券報:公司業務模式會有哪些調整?如何發展垃圾分類業務? 文輝:啟迪環境要從單一資本擴張模式向技術創新引領模式轉變。目前,清華控股是啟迪環境的實際控制人,啟迪科服(清華控股和啟迪控股旗下公司)是第一大股東。在啟迪科技產業集群中,啟迪環境是環保板塊的龍頭企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戰略位置,獲得啟迪平臺資源協同也最多。啟迪控股在全國擁有超過200個孵化器、科技園,啟迪環境可以依托這些資源促進整體經營及戰略的融合與協同。 公司正積極布局垃圾分類領域,是國內首家打通前端垃圾分類、中端回收清運、后端處置及終端產品交易的環保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閉環。隨著垃圾分類體系的建成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公司將加大智能信息化的投入,加速兩網融合的平臺建設,打造以前端環衛為基礎、以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為核心、綠色智慧供應鏈和社區服務為支撐的“五位一體”城市環境綜合服務模式。 中國證券報:作為一家大型環保上市公司,啟迪環境有哪些核心競爭優勢? 文輝:首先是全產業鏈優勢。啟迪環境完成了環保全產業鏈布局,覆蓋城市環境治理的前、中、后端。在環衛、電廢、餐廚等方面規模處于國內領先位置;水務板塊合并后,不僅規模擴大,核心技術也遠超國內領先水平。規模布局使得啟迪環境擁有了先發優勢與模式創新的基礎,再通過技術引領保持持續創新的優勢。 其次是資源優勢。啟迪控股在全國各地的孵化器、科技園擁有良好的資源。啟迪環境依托這些資源,在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資源整合等方面創造了不少成功經驗。未來,在上海、青島、西安、長沙、杭州等啟迪控股戰略發展的重點城市,啟迪環境將以協同的方式參與,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創新能力,推動區域環境綜合治理和零碳無廢城市建設。啟迪控股打造的國內最大的環保新能源產業平臺之一,為啟迪環境的未來發展提供了資本、技術、人才、市場拓展等多方面資源。 第三是技術創新優勢。啟迪能源環境聯合研究院與國內頂尖大學及研究機構緊密協同,聘請6位能源環保領域的院士,20多位教授或專家成為技術委員會委員。通過技術集成打通能源與環保的邊界,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實現資產收益的提升,讓更多科技走向市場,為環境產業服務。 第四是高端人才的優勢。啟迪環境搬回清華科技園,有利于及時發現人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激勵人才。尤其是對高端科技人才的吸引、團隊的再教育、再培訓等都有得天獨厚優勢,通過人才管理機制的改革創新激發出每個人的最大潛能。優秀的人才和好的文化是企業長足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打造智慧環衛模式 中國證券報:公司如何利用技術創新推動業務發展? 文輝:啟迪環境堅持以技術研發投入來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固廢業務為例,公司積極研發運營節能技術,降低已運行項目的經營成本。再生資源方面,公司加強危廢、汽車拆解的研發投入,力推“易再生O2O+產業園”模式,精準服務產業鏈上下游客戶,在互通互聯方面實現突破。對于水務板塊,公司利用自主核心技術,通過提標改造增加經營性現金流。對于城市環境服務板塊,公司一直在推進環衛云平臺建設,構架智能環衛運營,開發環衛智能產品,加快環衛新能源裝備研發等,有效解決垃圾分類的溯源難題,從源頭上對垃圾進行精細化分類。 中國證券報:公司智慧環衛業務進展情況如何? 文輝:公司八萬多名一線環衛工人大多佩戴了智能手環,一萬多輛環衛車安裝了智能跟蹤系統。在環衛云平臺的監控下,環衛工人可以在第一時間抵達該區域進行清掃。啟迪環境“物聯網+互聯網”的云平臺正在改變城市環衛的管理方式,向智慧城管及智慧城市延伸。 啟迪環境已在杭州蕭山實現智能化垃圾分類及清運。生活垃圾中的“濕垃圾”是最難處理的垃圾之一,尤其廚余易腐垃圾。啟迪環境通過小綠桶入戶的方式進行回收,居民將易腐垃圾投放到已置入芯片的小綠桶中,通過物聯網稱重設備,實現易腐垃圾數據收集的自動上傳。通過“一戶、一桶、一芯”的“小綠桶”模式,可以計量小區內各住戶產生易腐垃圾投放次數、重量及分類正確與否等數據,從而反向指導運營模式提高垃圾分類正確率,實現生活垃圾前端精細化分類。 通過有“芯”的小綠桶及數據平臺,啟迪環境在蕭山區300余個小區實現了易腐垃圾分類收運,每日易腐垃圾收運量達數十噸。在這些小區中,垃圾分類示范小區28個,達到擬創建示范小區總數的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