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繼12日電解鈷現貨價格日漲7000元/噸,達到23.7萬元/噸之后,13日鈷鹽報價集體上漲,硫酸鈷、氯化鈷報價均上漲2000元/噸,日漲幅分別為5.06%和4.4%。 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嘉能可宣布關閉大型銅鈷礦Mutanda,鈷的供需關系有望迅速得到改善,行業最困難時期即將過去。此外,7月生產數據顯示,我國硫酸鈷和氯化鈷的產量均環比小幅上升,同比增幅分別為28%和59%。 相關上市公司方面,華友鈷業、寒銳鈷業等主營鈷產品,產業鏈優勢明顯。 【2019-07-03】華友鈷業(603799)鈷產品龍頭再起航 劍指三元材料龍頭 核心觀點 高價鈷時代終結,公司拓展鋰電材料步伐更堅定。必須認清鈷價下滑對公司的負面影響,這在股價上已經得到充分體現。隨著需求量大幅增長,鈷金屬周期性的特征更加明顯,而鈷價格在底部區域的合理波動對公司的影響已經有限,公司成長空間在于三元材料的加速布局和變現。通過大規模布局鋰電材料,產業鏈利潤中樞下沉,攫取更多環節利潤。 三元材料是核心,前驅體市占率持續提升。公司“兩化三新”戰略確定了鋰電材料業務絕對的核心地位,公司通過自建,產業基金培育及與合資綁定等方式,快速提升三元材料產能,三元前驅體全系產品打通,先后進入三星SDI、LGC等國際知名企業供應鏈,2015-2018年前驅體市占率從0.7%提升至6%以上。在產業鏈共建上,公司戰略合作國際企業LGC和韓國POSCO,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和市場優勢,形成高效協同、銷售綁定的商業模式,預計年底總產能超過10萬噸,市占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擬重金收購巴莫,取得2萬噸鈷酸鋰、4萬噸三元正極產能,三元正材料布局跨越式發展,保證技術、產能優勢走在行業前列。 上控資源保障原料供給,全產業鏈成本優勢凸顯。公司在剛果(金)、印尼持續掌控鈷鎳資源,有力保障鈷原料供給。全產業鏈打通帶來的前驅體毛利率高達2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成本優勢明顯。公司投建的6萬噸紅土鎳濕法冶煉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降低三元前驅體成本,同時硫酸鎳產品也將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財務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測未來三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20/13.47/18.20億元,2019年業績下滑主要受鈷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后續增長空間來自于三元前驅體持續放量和鈷價格企穩。參考可比公司2019年平均29倍估值,給予公司29倍PE,對應目標價為24.65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產能釋放不達預期風險;產品銷量不達預期風險;人民幣美元匯兌風險。 【2019-05-06】寒銳鈷業(300618)2018年年報點評:一季度業績承壓 新產能穩步建設 公司2018年實現盈利7.07 億元,同比增長57.06%;2019 年一季度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虧損5,532 萬元;公司新建產能逐步釋放,未來有望扭虧為盈,維持增持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公司2018 年實現盈利7.07 億元,同比增長57.06%:公司發布2018 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27.82 億元,同比增長89.94%,實現盈利7.08 億元,同比增長57.46%,與此前業績快報基本一致,符合預期。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現金紅利10 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 股轉增4 股。 公司2019 年一季度虧損5,523 萬元,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準備:公司發布2019 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5.18 億元,同比下滑29.69%;虧損5,532萬元,同比下滑121.71%。業績虧損由于鈷價持續下跌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導致;公司一季度計提資產減值損失6,451 萬元,同比增長519.54%。 新建產能逐步釋放,未來有望扭虧為盈:公司2018 年實現鈷產品銷量5,826 噸,同比增長47.16%;實現鈷產品收入24.61 億元,同比增長94.25%;毛利率47.71%,同比降低3.61 個百分點。公司"年產3000 噸鈷粉項目"預計2019 年8 月投產,屆時將擁有4,500 噸鈷粉產能;科盧韋齊新建5,000噸氫氧化鈷和2 萬噸電積銅項目正在進行土建和生產設備采購工作;與此同時,公司加強礦山資源勘探,擴充礦產來源渠道,保證公司產業鏈礦產源頭的健康和可持續性發展。我們認為當前鈷價接近相對底部區域,高價存貨在2019 年一季度大幅計提減值之后,風險逐步釋放;隨著鈷價逐漸企穩與新建產能達產,公司未來有望扭虧為盈。 估值 在當前股本下,我們結合鈷價走勢、2018 年年報與2019 年一季報情況調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9-2021 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06/2.01/2.71 元(原預測每股收益為5.55/6.71/-元),對應市盈率為66.5/35.1/25.9 倍;考慮到公司作為鈷行業龍頭之一,未來仍將受益于鈷需求增長與鈷價反彈,且近期股價出現較大幅度回調,維持增持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新能源汽車需求不達預期;價格競爭超預期;新產能釋放不達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