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板塊周期現大底 中國船舶(600150)三季報凈利增9倍
萎靡了近5年的造船板塊近期頻現回暖跡象。中國船舶(600150.SH)昨日晚間發布三季報,報告期內凈利潤增逾9倍。 板塊近期也頗受二級市場追捧,中國船舶及中國重工9月以來累計漲幅分別達80.86%、33.6%。行業分析師對此表示,民用造船業已見底,但未來短期反轉可能性不大,更多可能仍為低位調整,依據訂單預測,多數行業公司明年底有望迎來業績穩定回升。 中國船舶昨日晚間發布公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39億元,同比增長38.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1.39億元,同比增長922.81%。公司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益生產提速,尤其海工項目建設總量增加較大。 業績增長向好的趨勢,自去年四季度起已有苗頭。公告顯示,從2011年三季度起中國船舶已連續兩年凈利負增長;然而在去年前三季凈利下滑九成的情況下,全年凈利仍取得142%的增幅,今年業績企穩態勢更為明確,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143%。 業績反彈之勢,并未在板塊內普現。考慮目前全球航運供需平衡情況,興業證券分析師曹陽曾預計2014年至2016年的三大船型年訂單較2013年增速分別可達65%、73%、78%。 中國民用造船行業目前全球市占率約為45%,中國重工、中國船舶和廣船國際上述三年的營收復合增速,預計可達為-1.1%、5.6%、6.6%。半年報數據顯示,廣船國際報告期內營收已大幅增長47.4%;但中國重工上半年仍持續下滑,同比下跌11.48%。盈利能力更不盡如人意,廣船國際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539%,中國重工該數據指標則同比下滑20%。 但吸引市場關注的是,上述兩個股公司均在加緊推進資產重組事宜。中國重工本周一在上海召開了軍工改革主題推介會,當日晚間也發布整合重組公告。按照此前主營業務整體上市、分步實施的規劃運作,中國重工擬對旗下16家科技產業公司進行重組整合,新設組建4家控股公司,重組完成后有關科技產業公司將作為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此外,中國重工還擬向中國進出口銀行申請重大軍工任務流動資金優惠利率貸款,合計規模為90億元,貸款期限為4到7年。海通證券分析師隨即表示,此次重組標志了中船重工旗下國防科研院所改制進入實質階段;而公司年內軍工軍貿業務訂單大幅增長,預計業績增長和資產證券化進程將雙雙提速。 頻傳捷報的造船板塊,近期已成為二級市場新寵。除廣船國際外,中國船舶及中國重工9月以來至累計漲幅分別達80.86%、33.6%。中國船舶在10月10日盤中一度沖至45.79元/股高點,中國重工也在昨日盤中沖至7.1元/股,均為個股股價近三年來的階段新高。 然而對于板塊種種回暖跡象,分析師并不認為觸底反轉拐點已到。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航運市場及造船業進入漫長調整期,萎靡之勢延續至今。 曹陽表示稱,受益全球經濟復蘇,民用造船業目前已見底,但航運造船整體卻仍存在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民用造船行業未來3至5年直線反轉可能性不大,更多可能仍在低位波動整理。對于A股造船板塊,曹陽稱考慮國內海洋強國戰略實施的國情利好支撐,以及軍品和海洋工程業務的競爭優勢,仍看好行業后市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