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衛星互聯網或成兩會新內容 產業迎戰略發展機遇(概念股)

    2020-5-18 16:11|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946| 評論: 0

    摘要:   萬眾矚目的兩會將于下周正式舉行,投資者非常關注兩會重點提及什么內容。參考過去三年兩會的內容,首次在兩會上重點提及或者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主題,最容易受到市場資金追捧,成為市場的風口。比如2017年的人工 ...


    [2020-03-25] 天銀機電(300342):業績高速增長,軍工電子業務有望步入快車道
        事件:公司公告2019年年報,2019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5億元,同比增長26.76%,實現歸母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5.46%,對應每股收益(稀釋)0.33元。
        點評:1.2019年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看好公司軍工電子業務長期向好發展。(1)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45億元,同比增長26.76%,其中冰箱壓縮機零配件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91%,軍工電子業務受益于核心部件國產化需求增長實現營收翻倍,同比增長109.42%,子公司華清瑞達ATE裝備首批批量訂單于2019年第二季度完成簽署。(2)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5.46%,增速高于營收,主要受以下因素驅動:①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分別同比下降0.20pct、0.85pct;②報告期內公司其他收益增長約407萬元,主要為各項政府補助及專項資金;③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處置收益增長約724.7萬元,主要為持有待售處置利得。(3)經營活動現金流減少,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50億元(上年同期為1.90億元),同比下降73.56%,主要系以票據結算的訂單增加,采購較大部分采用現金結算方式,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下降、流出增加所致。
        2.核心邏輯:國產化、核心技術自控背景下,公司ATE產品、電子戰裝備等軍工電子業務有望進入快速增長期;恒星敏感器在國內商業衛星市場占據優勢地位,有望受國內低軌道通信衛星市場加速成長推動持續向好發展;冰箱壓縮機零配件變頻產品結構性需求改善較為顯著,海外市場拓展初顯成效。
        3.盈利預測:給予公司"推薦"評級,我們對公司2020/21/22年的EPS預測分別為0.40/0.50/0.63元,對應2020/21/22年PE為45/36/29倍。
        風險提示:產品訂單不達預期;民品市場拓展不達預期;信息化建設進程不達預期

    [2020-04-29] 康拓紅外(300455):公司業務拓展至航天及核工業領域,營收歸母凈利實現穩定增長-2019年報點評
        事件:公司4月28日公告,2019年營收9.28億元(+19.17%),歸母凈利潤1.43億元(+14.35%),毛利率32.32%(-0.49pcts),凈利率15.43%(-0.65pcts);2020年Q1營收0.89億元(+16.22%),歸母凈利潤835.42萬元(+1.35%),毛利率30.52%(-10.91pcts),凈利率9.43%(-13.83pcts)。
        投資要點:重大資產重組圓滿收官,公司營收歸母凈利實現穩定增長2019年,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圓滿收官,本次交易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交易標的軒宇空間和軒宇智能納入合并報表,促使公司業務規模擴大,盈利能力增強,對比經過公司調整后的2018年財務報表,公司營業收入(9.28億元,+19.17%)及歸母凈利潤(1.43億元,+14.35%)均實現穩定增長,凈資產收益率(加權)達到18.30%(+2.99pcts),創公司上市以來新高。其中,公司鐵路安全檢測、檢修及智能倉儲系統業務收入(3.15億元,+0.86%)及毛利率(39.76%,-0.96pcts)基本維持在小范圍波動;測控仿真及微系統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2019年公司注入的子公司軒宇空間,受益于宇航和軍工領域整體的發展,公司該業務收入(4.59億元,+28.08%)及毛利率(29.34%,+2.01pcts)均保持快速增長,;核工業及特殊環境智能裝備系統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公司2019年注入的子公司軒宇智能,該業務收入(1.53億元,+42.60%)實現快速增長,而毛利率(26.01%,-2.08pcts)出現小幅下滑。可以看出,2019年公司測控仿真及微系統業務、核工業及特殊環境智能裝備系統業務收入增長快速,兩個新增業務目前已經成為公司新的收入增長點,由于毛利率較低的核工業及特殊環境智能裝備系統產品收入占比(16.56%,+2.72pcts)有     所提升,導致了公司整體毛利率(32.32%,-0.49pcts)出現小幅下滑。同時,公司子公司軒宇空間2020年及2021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業績承諾分別為0.84億元及0.98億元,軒宇智能2020年及2021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業績承諾分別為0.22億元及0.27億元,我們認為,兩家公司在2019年均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且收入增幅維持在較高水平,未來將為公司收入凈利穩定增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2020年Q1公司營業收入(0.89億元,+16.22%)延續了2019年的穩定增長,而歸母凈利潤(835.42萬元,+1.35%)較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我們認為主要原因為公司2019年新增的測控仿真及微系統業務、核工業及特殊環境智能裝備系統業務的主要客戶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及中核集團等軍工央企所屬企事業單位,部分毛利率較高的軍品結算一般具有季節性因素,我們預計在該部分產品四季度集中確認收入后,公司2020年全年歸母凈利潤將恢復穩定增長。
        費用方面,公司管理費用率(5.20%,-0.68pcts)在公司營收穩定增長背景下出現了下降,體現出公司的治理促使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現金流方面,由于2019年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利用商業信用提升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0.71億元,+129.14%)出現大幅增長。其他財務數據方面,2019年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4.40億元,+21.21%)出現快速增長,其中在產品賬面價值(2.82億元,+61.45%)增速最高,我們認為這是由于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在實現了穩定增長基礎上,加大了2020年的備貨力度所致,2020年Q1公司存貨賬面價值4.73億元,我們認為是由于受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產品交付出現延遲所致,伴隨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我們預計2020年下半年公司存貨便有望兌現至公司業績。應收賬款方面,公司2019年末應收賬款(5.19億元,+34.37%)快速增長,2020年Q1繼續上升至5.34億元,我們認為主要原因是由于公司2019年新增的收入增速較高的測控仿真及微系統業務應用業務、核工業及特殊環境智能裝備系統業務的主要客戶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及中核集團等軍工央企所屬企事業單位,而受該類客戶較長的內部審批程序及軍品的特殊結算模式影響,導致公司應收賬款快速增長,但公司作為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上市公司,客戶主要以國企     為主,我們預計回款有所保障,出現壞賬的風險較小。
        公司三大業務市場需求均或實現快速增長,有望助力公司2020年業績穩定提升公司隸屬于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空間技術研究院,在2019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公司形成了以控制技術為基礎的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及檢修和智能倉儲系統、智能測試仿真系統和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核工業自動化裝備系統三大板塊業務。
        ①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及檢修和智能倉儲系統業務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及檢修方面,公司主要面向國內軌道交通市場,包括全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公司研制的鐵路車輛紅外線軸溫探測系統(THDS系統)系列產品,已在全路18個鐵路局集團公司、地方鐵路合資公司得到普遍應用,截至2019年底,公司THDS產品全路保有量達到2890套,市場占有率超過40%,鐵路車輛運行故障動態圖像檢測系統則實現了鐵路列檢作業方式的重大變革,目前已有360余套產品在全路列檢作業場推廣使用;智能倉儲方面,公司產品用于軌道交通檢修領域的新建及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和擴能改造,已推廣應用于各大動車檢修基地及各大功率機車檢修基地,其中10噸級重載智能倉儲系統獲得了國內唯一專利,在全國動車組轉向架智能立體庫項目市場競爭中,是唯一具備技術資質的廠家,公司壟斷了該類型產品國內市場業務。2019年,公司立體庫產品完成了北京機務段輪對立體庫等項目;信息化相關業務完成5T集中監控中心及綜合應用系統等項目。
        2020年4月26日,根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截至目前,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額已經超過8150億元,全年總投資望超8200億元。據統計,全國鐵路投資已連續6年超過8000億元,而2020年作為十三五收官之年,全國鐵路投資額已創新高,同時,2019年我國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968.77公里,同比增長32.94%,創歷史新高。基于以上事實,我們認為,伴隨鐵路投資增長帶來的新里程的通車、新車的購置將帶動鐵路車輛安全檢測系統配置需求,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新建也將為公司智能倉儲業務帶來更多的智能化升級和擴能改造的需求,公司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及檢修和智能倉儲系統業務收入有望在2020年恢復穩定增長。
        ②智能測試仿真系統和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業務智能測試仿真系統方面,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復雜智能裝備領域,2019年成功中標真空容器和熱沉研制項目,實現了公司在大型真空環模業績上零的突破,成功通過興原認證中心審核,成為中核集團的合格供應方。同時公司承接了推力器組裝測試智能生產線等多個智能生產線項目;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方面,公司產品包括基于模塊化、集成化的微系統、基于微系統技術的高密度集成輕小型化的控制部組件以及用于航空航天等復雜智能裝備的控制系統。2019年公司成功中標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公開招標項目,并被正式納入國家電網供方體系。核心部組件方面公司完成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系列相關產品的研制和交付工作,獲得中國海洋大學光學傳感器輔助支持產品研制任務,首次進入了海洋水文氣象領域。
        據中國航天報披露,2019年航天科技集團完成27次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將4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38顆由航天科技集團研制。我們認為,公司作為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五院智能裝備領域上市公司平臺,智能測試仿真系統和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業務與我國運載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密切相關,目前航天科技集團已宣布2020年,其宇航發射有望突破40次,同時將發射60余顆航天器,均創歷史新高,將帶動公司智能測試仿真系統和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業務的需求,另外該業務2019年已經開始向核工業及國家電網相關應用拓展,有望形成新的增量市場,綜上我們預計2020年公司智能測試仿真系統和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業務將會實現高速增長。
        ③核工業自動化裝備板塊在核工業自動化裝備方面,公司主要從事應用于特殊環境可遠程操作的自動化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為特殊作業機器人,包括智能精密裝配系統、熱室自動化平臺、手套箱自動化平臺,耐輻射關鍵器件(攝像頭、控制器、驅動器)、探測機器人系統。2019年,公司成功中標后處理檢維修容器工程樣機科研項目,為后續后處理工程任務獲取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落實了軍用、醫療機器人方面的技術預研課題,未來有望開拓醫療智能裝備等新領域市場。
        根據《國家核電發展專題規劃2005-2020》,我國核電及特種裝備產業將實現大規模快速發展。在特種環境應用領域,如高溫、高輻射、高腐蝕等環境下的特殊作業工種急需實現機器人替代人工,隨著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高端裝備體系化、信息化、自主化發展,該領域未來對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公司披露子公司軒宇智能在核工業領域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和行業地位,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工程經驗,通過完成多個智能裝備項目,形成了項目設計、質量管理、資源保障等業務規范。因此我們預計伴隨未來幾年核工業的快速發展,公司在核工業自動化裝備的市場拓展將持續加速。
        注:由于公司與2019年完成的資產重組交易標的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為航天科技集團,本次交易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公司已對2019年及2018年的財務數據進行調整,與公司披露的2019年季報,半年度報告有所差異,為保證可比性,本報告分析中涉及使用的2019年財務數據及2018年財務數據均為公司2019年度報告中經公司調整后的財務數據。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作為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智能裝備領域的產業發展平臺、體制機制創新平臺、資產證券化平臺,技術積淀深厚,2019年重大資產重組的收官使公司業務拓展至航天及核工業領域,伴隨當前國內疫情的逐漸好轉,十三五收官之年,公司大量存貨或將兌現至業績;我國在鐵路投資的持續增長及城軌交通運營的新建有望刺激公司鐵路車輛運行安全檢測及檢修和智能倉儲系統業務的相關市場需求,使公司該業務恢復增長態勢;航天科技集團在2020年次數創新高的發射計劃以及公司在核工業、國家電網相關應用領域的拓展將成為公司測試仿真系統和微系統及控制部組件業務實現持續高速增長的有力保障;公司核工業自動化裝備業務有望受益于我國核電及特種裝備產業的大規模快速發展;公司在營收增長狀態下保持管理費用率的下降,代表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基于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07億元、15.08億元和18.4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4億元、2.08億元、2.45億元,EPS分別為0.24元、0.29元、0.34元,當前股價分別對應54倍、45倍及38倍PE。
        風險提示:公司核工業自動裝備市場推廣不及預期;航天產品技術研發周期較長。

    [2020-04-23] 航天電子(600879):Q1電纜業務受疫情影響大,航天產品影響幅度相對較小-2020年一季點評
        事件:4月23日,公司發布2020年一季報:實現營業收入21.18億元,同比下降21.37%;實現歸母凈利潤0.36億元,同比下滑58.01%。
        點評:電線電纜業務地處武漢停工停產時間較長,受疫情影響較大。公司主營業務為電線電纜的全資子公司航天電工地處湖北省,受本次疫情影響較大,停工停產超過一個半月。如剔除航天電工財務指標因素,公司本報告期營業收入、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81%、18.91%。毛利率19.55%,去年同期18.54%,主要是民品收入下降,占比下降所致。期間費用率方面,2020Q1為16.9%,去年同期14%,其中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財務費用分部為1.8%、10.8%、1.9%、2.5%,銷售費用率改善、管理費用率上升,系公司航天產品受部分原材料供應商復工復產推遲等影響,原材料配套保障壓力有增大趨勢、外協外購、試驗測試等環節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導致公司經營成本增加,經營性資金支出壓力逐步顯現。
        公司是我國航天電子領域國家隊,在衛星遙測及數傳、宇航微電子方面具備領先地位,受益航天及商業航天領域的較好發展,業績呈穩健增長態勢。公司航天產品主要是慣性導航、測控與衛星導航、集成電路與微電子等,產品廣泛應用于運載火箭、飛船、衛星等領域,在行業領域內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并保持較高的配套比例。2019年,公司圓滿完成了以"嫦娥四號"月球探測、"長征五號"遙三火箭和"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為代表的航天發射配套科研生產任務。
        此外,公司加快了構建滿足商業航天需求的產品體系,已開始承接部分配套任務,未來有望受益低軌通信衛星星座建設等商業航天的迅猛發展。
        公司的系統級產品發展具備較大潛力。公司具有裝備發展部無人機研制生產資質,是全軍無人機型譜項目研制總體單位及無人機系統集中采購合格供應商名錄單位。公司"飛騰"系列精確制導炸彈是航天科技集團唯一總體單位,已實現軍貿出口,具備一定的國際知名度。2019年,公司飛鴻98大商載無人運輸系統取得大載重、異地轉場飛行試驗圓滿成功,適航取證工作進展順利,有望投入商業化運營。
        電線電纜領域受益特高壓等新基建的大力投入,航天電工已復工復產,逐步彌補停產的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航天電工是35KV及以下電力電纜的首批獲得國家頒發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是參與我國750KV輸變電工程用擴徑導線研制的第一批廠家;是國內最高電壓等級1000KV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的研制和供貨企業。公司持續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加大特高壓、軌道交通等高附加值產品市場開拓力度,市場營銷取得新突破,其中,在國家電網2019年特高壓線路工程"青海-河南"、"陜北-武漢"、"雅中-江西"等項目中,中標高附加值導線產品近3萬噸;成功中標武漢軌道交通11號線35KV交流電纜等重大項目,在華中區域軌道交通市場占據龍頭地位。公司電線電纜業務子公司航天電工位于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目前已復工復產,后續通過合理安排生產進度,彌補停工停產造成的產量損失。
        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上市平臺,體外集成電路資產仍值得預期,長期激勵也有望實施。截至2019年底,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所屬企業類資產已基本注入上市公司,目前還未注入的優質軍工研究所資產包括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771所)、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772所)、北京航天控制儀器研究所(航天13所)等。其中,771所是國家唯一集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大型專業研究所,是全球IT百強"中興通訊"的創辦單位,是我國航天微電子和計算機的先驅和主力軍;772所是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軍用電子元器件研制單位,主要研制各種軍用/抗輻射集成電路,承擔并完成了國防重點項目、軍用系列型譜、國產化新品等多種項目,在抗輻射加固、系統集成(SOC)、衛星導航芯片、存儲器、電源管理、FPGA、A/DD/A轉換器、高速接口電路等領域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公司改革方面,2019年,公司旗下航天電工試點推行了職業經理人制度;杭州航天等子公司實施了分配機制創新改革,試點開展分紅激勵等長期激勵措施。
        投資建議:公司是我國航天電子領域的國家隊,受益航天及商業航天領域的較好發展,業績呈穩健增長態勢。電線電纜領域受益特高壓等新基建的大力投入。此外,公司作為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的上市平臺,體外還有集成電路等優質研究所資產,仍值得預期。因公司電線電纜地處疫情區域,現已復工,但是停工停產時間較長,我們略下調公司2020年業績,預計公司2020~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4.91億、5.72億、6.87億,EPS為0.18元、0.21元、0.25元,對應當前估值39x、34x、28x,給予"買入-A"投資評級。
        風險因素:航天產品發展不及預期,電纜業務受疫情影響不及預期

    [2020-04-27] 航天電器(002025):軍品為基,民向長遠,向一流元器件企業發展-一季點評
        航天電器高端產品占比70%以上,軍品為公司基礎,在民用領域則不斷開拓新客戶、新產品,尤其在通信領域發展迅速,有望逐漸快速發展成為公司新的支撐。過去看,公司已實現穩健發展,過去十年,營收和凈利潤規模保持了兩位數的復合增長。未來中長期看,公司有望成為一流高科技元器件企業。一季度,疫情背景下公司訂單總金額已超10億元,同比增長27.61%,在航天航空、船舶、電子通訊等多個領域均有較大增長。3月份訂單量則再創新高,當月訂單量同比增長52.46%,2020年計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18.88%,彰顯公司對業績較好增長的信心。
        1)公司軍品連接器等面向下游多個細分領域,受益軍工行業的景氣,仍將核心受益我國十三五后兩年的武器裝備列裝加速及實戰化訓練增多等行業利好。民品連接器則涵蓋通信、工業、新能源等多個下游領域,受益于通信、大數據、軌道交通等國家重點發展行業的需求穩定增長。
        軍用連接器領域,我軍武器裝備發展的景氣、航天發射任務倍增及衛星互聯網建設都將帶動公司較好增長。
        據航天科技集團對外公布,2019年,中國實現34次宇航發射,高密度發射任務呈常態化。2020年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實施40次以上的宇航發射任務,高密度發射任務繼續增加,公司有望核心受益。
        低軌衛星互聯網納入新基建,帶來宇航領域的新的市場增量,按照目前我們匯總的公開披露的由國家隊建設的星座計劃,未來至少需要1000顆以上的衛星進行組網,此外考慮到地面端、應用端的布局,將是宇航領域新的巨大增量,公司在宇航領域的優勢預計將進一步發揮。
        裝備列裝加速及實戰化訓練加強背景下彈耗增多也將是驅動公司連接器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民用連接器領域,公司民品連接器則涵蓋通信、工業、新能源等多個下游領域,增長迅速,受益于5G建設及國產替代機會。公司加快了光傳輸、高速互連與新能源互連等新業務的拓展,目前民品中通信領域業務占比可觀,訂單增長較好,主要受益5G等帶動;另外公司連接器產品品類齊全,包括高速連接器等,自主可控趨勢下受益國產替代機會。
        2)電機以軍用為基,快速發展可期。公司微特電機產品主要為十大軍工集團配套,主要為軍品,覆蓋航天所有型號,同時也為電子、航空、船舶型號配套,在產品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高端技術優勢。2019年林泉電機完成經營目標,實現營業收入8.61億元(同比增速16%),利潤總額7514萬元(同比增長205.34%)。林泉電機公眾號信息顯示,目前公司開展二季度勞動競賽,二季度目標投產3億元。截止4月21日,林泉電機產品訂單單月已爭取訂單超1億元并投產,累計新增訂單近4億元,目標達成度超120%。單月新研產品投產20余項,累計投產120余項,時序目標達成度約120%。3月、4月連續投產超1億元,創造公司歷史新高。
        3)繼電器產品立足高端,以軍用業務為主,目前占收入比重約10%,預計平穩發展。公司研制生產的繼電器主要品種為密封電磁、繼電器、平衡力、固態、時間繼電器等,以航天軍用業務為主,主要為各軍工集團配套,曾參與"神州"飛天、太空之"吻"、"嫦娥"奔月、"蟾宮"漫步等重大項目;同時也有部分民用業務,主要集中于家電行業。公司繼電器業務5年內復合增長率8.31%,總體而言增長平穩。我們認為,隨著武器裝備的列裝加速及信息化水平提高,繼電器產品有望保持平穩增長。
        4)光模塊以工業級為主,具有差異化優勢,軍品線建成后有望快速增長。江蘇奧雷主要研制對環境、可靠性要求高的工業級光模塊,產品有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并入航天電器后,江蘇奧雷和總公司在軍品方面有合作,隨著公司軍品線的建成及市場開拓的深入,有望受益軍工信息化水平提高對光器件的大量需求。
        5)航天科工集團提出積極推進實施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措施,航天電器有望受益這一進程。2019年8月,航天科工集團官網指出,要完善利益傳導機制,完善基于實際績效的激勵機制,積極推進實施股權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加快推進"薪酬+股權分紅"多元化收入分配體系建設。股權激勵手段對企業經營和業務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對提升投資信心上也具備積極效果。
        投資建議:公司是軍工板塊中增長確定性高、低估值價值類標的。
        一是核心受益于我國十三五后兩年武器裝備列裝加速及航天領域任務增多,實戰化訓練彈耗增多等行業利好;二是民品發展具有潛力,受益5G建設及元器件的國產替代機會。此外,公司作為航天科工十院旗下上市公司,外延并購發展、股權激勵仍可期。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4.84、5.95、6.91億元,EPS為1.13元、1.39元、1.61元,對應目前估值為23X、19X、16X,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
        風險因素:武器裝備列裝進度不及預期、民用領域開拓不達預期。

    [2020-04-27] 鴻遠電子(603267):2020Q1疫情導致利潤下滑,軍工電子長期需求不減,持續看好全年成長
        受疫情影響自產業務有所下滑,代理業務逆勢增長2020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同比增長16.78%,歸母凈利潤7297萬元,同比下降13.85%,扣非歸母凈利潤7047萬元,同比下降10.17%。分業務看,公司自產業務實現收入14,038.69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97%,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代理業務由于下游光伏發電行業景氣度較高,客戶需求增長較快,以及公司2019年下半年新拓展的客戶在2020年一季度需求較多,逆勢上升,一季度實現收入13,336.3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95%。由于公司利潤主要由自產業務貢獻,因此自產業務收入下滑導致利潤同比下滑。
        考慮到2019Q1公司業績基數較高(利潤占全年30%,比2018Q1增長64%),并且受到疫情影響,我們認為公司2020Q1整體經營狀況穩健。
        軍工電子領域景氣度未降,看好公司全年業績增長由于公司自產元器件主要應用于軍工領域,下游需求不會因疫情而減少,國內軍工產業鏈也不會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當前在國產替代和各項航天工程帶動下,軍工電子領域需求高度景氣,我們認為自二季度起公司業績將重回增長,持續看好公司全年的業績增長和長期發展前景。
        此外,公司是軍工行業少有的高ROE標的,2018年ROE為22.13%。2019年公司上市后,凈資產由11.11億元增加到20.8億元,按照2.79億元利潤測算,2019年ROE為17.49%,比起2018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軍工行業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我們認為隨著募投項目逐漸建成投產,未來鴻遠電子ROE仍將繼續上升。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20-2022年歸母凈利潤3.48億元,4.33億元,5.28億元,對應PE為22倍、18倍、15倍。我們認為,未來公司一方面能夠受益于軍工元件行業的景氣,收入利潤持續增長,另一方面公司是軍工板塊中少有的高ROE標的,未來隨著募投項目開始貢獻收益,公司憑借優秀的生產管理能力,ROE水平將繼續上升。因此我們認為當前估值水平下,鴻遠電子能夠帶來穩健的投資回報,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的風險,自產軍用產品降價的風險,2020年五月公司限售股解禁可能帶來股價波動。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