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衛星互聯網或成兩會新內容 產業迎戰略發展機遇(概念股)

    2020-5-18 16:11|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945| 評論: 0

    摘要:   萬眾矚目的兩會將于下周正式舉行,投資者非常關注兩會重點提及什么內容。參考過去三年兩會的內容,首次在兩會上重點提及或者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主題,最容易受到市場資金追捧,成為市場的風口。比如2017年的人工 ...


    [2020-04-22]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小,市場紅利正加速釋放-季報點評報告
        事件:公司一季報披露公司2020年一季報營收7.86億元,同比增長4.07%,扭轉了2019Q1增速下滑的趨勢;歸母凈利潤3151.26萬元,同比增長1.3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579.67萬元,去年同期為-1599.06萬元。公司期間費用2.32億元,同比減少5.60%,期間費用占營收比重29.51%,同比減少3.02pct。公司一季度整體毛利率為26.44%,同比減少3.91pct;凈利率為2.72%,同比減少0.39pct。母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2.8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增長15.5%。市場紅利,尤其5G網絡基建、代維等業務對公司成長性的帶動未受疫情較大影響,符合預期。
        投資要點:公司整體受疫情影響較小:一季度雖然國內新冠疫情蔓延,但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有序平穩,受疫情影響較小。公司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保持穩健增長,期間費下降,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帶來收益4731萬元。毛利率和凈利率略有收縮,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產業鏈供需求關系的經濟環境關聯度相對較低,符合預期,未受疫情較大影響。
        5G市場紅利加速釋放: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務在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里歷來占較大比重,2019年為43.43%。2020Q1,全資子公司海格怡創中選兩筆中國移動的代維訂單,預計中選合計金額8.98億元;此外,海格怡創還中選了中國移動的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項目,合同金額4.67億元。公司于2020年4月7日被中國科學院和eNet研究院評選為2020網絡規劃運維企業榜首。5G網絡基建、運維的增量市場正加速打開,預計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將充分受益。
        多條賽道有望齊迎利好:除5G賽道外,公司還在北斗導航、無線通信、航空航天等賽道有重要布局。1)最后一顆北斗衛星即將在5月發射升空,屆時將標志中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導航系統組網完成,相關應用服務覆蓋行業眾多,公司是業內少數進行北斗全產業鏈布局的企業,在特殊機構市場、民用市場同拓展,預計將充分受益北斗產業的發展。2)無線通信是公司的傳統優勢領域,公司相關技術積累深厚。軍改落地后,尤其從2018年開始,公司軍用無線通信訂單呈持續恢復式增長,2020年為五年規劃收尾年,軍品訂單增長通常呈翹尾效應,預計公司相關業務將重點受益。3)在航空航天領域,子公司馳達飛機呈穩健增長態勢,2019年實現營收1.35億元,凈利潤0.47億元。其在碳纖維復合材料和航空發動機零部件領域業務有望持續受益國產化替代趨勢,迎來收入和利潤的進一步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20、2021、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5.41億元、5.82億元、6.20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23元、0.25元、0.27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47.67倍、44.32倍、41.63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國防開支增速不及預期、北斗產業鏈成熟速度不及預期、公司戰略管理的復雜程度較高。

    [2020-04-30] 亞光科技(300123):軍工電子景氣度持續提升,業績高增長可期
        事件:
        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06億元,同比增長56.23%;實現歸母凈利潤2.80億元,同比增長83.46%。2020Q1實現營業收入4.39億元,同比增長52.79%;實現歸母凈利潤0.31億元,同比下降23.32%。
        點評:
        軍工業務保持高速增長,短期疫情影響可控。2019年公司軍工電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86億元,同比增長42.74%。其中微波電路與組件實現營業收入8.43億元,同比增長50.59%;半導體器件實現營業收入1.10億元,同比增長87.99%。2020Q1受疫情影響,公司生產和交付出現延遲,短期業績出現下滑,但公司在手訂單飽滿,長期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亞光電子超額完成對賭業績,將持續受益國防信息化和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設。公司2017年收購亞光電子97.38%股權,近三年上市公司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年復合增速分別高達55%和150%,呈現高速增長。亞光電子2017-2019年分別完成扣非歸母凈利潤1.66億、2.27億元和3.12億元,分別超出承諾業績608.52萬元、629.07萬元和744.84萬元,公司長期從事陸海空天全空間領域的雷達、導引頭以及航天通信領域的配套,市場地位穩固。目前我國為代表的以精確制導和C4ISR系統國防信息化建設加速推進,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另外,公司深度參與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設配套,隨著低軌衛星通信星座建設加速,有望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新驅動。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0/2021/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6.84億元/32.99億元/39.52億元,歸母凈利潤3.51億元/4.61億元/5.63億元,EPS分別為0.35元/0.46元/0.56元,對應的PE分別為30倍/23倍/19倍。短期疫情影響可控,長期受益于國防信息化建設和衛星互聯網建設,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軍品生產和交付不及預期;低軌衛星星座建設不及預期。

    [2020-02-07] 歐比特(300053):商譽計提導致虧損,珠海國資控股后續發展可期
        事件1月24日,公司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19億至-2.24億。
        點評傳統業務保持穩定發展,商譽計提導致虧損1月24日,公司發布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2.19億至-2.24億。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鉑亞信息、智建電子發展不及預期,擬計提商譽2.5億-2.99億,另外參股公司廣州狼旗業績不及預期,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金額約900萬元-1100萬元。商譽及長期股權投資計提共計2.59億-3.10億。剔除商譽及長期股權投資計提后,公司盈利預計為7000萬元左右,相比2018年的9500萬有所下滑。
        珠海國資委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有望促進公司業務發展2019年11月22日,格力金投與新余投資、金鷹基金及金元順安分別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受讓新余投資、金鷹基金及金元順安持有的上市公司53,071,522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7.56%,股票轉讓價格為15.47-15.63元/股。同時,顏軍放棄部分表決權。格力金投成為了公司控股股東,珠海市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后續,格力金投將通過行使股東權利,通過對公司董事會、監事會、高管人員進行調整,進一步鞏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
        格力金投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后,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行業地位及競爭力,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可以實現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混合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有望促進公司衛星遙感等業務發展。
        衛星大數據業務獲突破,上半年實現3000萬收入上半年,公司衛星大數據業務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投入"綠水青山一張圖"產品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019年6月6日,公司成功中標珠海市"綠水青山一張圖"項目,依托該項目的實施打造并形成衛星大數據服務于智慧城市的示范和服務模式,開發完成清遠、河源、青島古鎮口、蕪湖、重慶等10個不同省市地區的項目演示系統用于開展項目推廣,市場反應良好,部分區域取得較大進展。
        2019年9月19日,公司03組衛星發射升空,4顆高光譜衛星(OHS-3A、OHS-3B、OHS-3C和OHS-3D)和1顆視頻衛星(OVS-3)將與01組、02組衛星實現組網運行,屆時"珠海一號"星座的重訪周期將大幅度縮短,可提供高時間分辨率和高空間分辨率的定量遙感數據支撐。
        上半年,公司衛星大數據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45萬元,毛利率高達51.98%,隨著公司衛星大數據業務不斷推廣,營收增長的同時也有望伴隨著毛利率的提升。
        宇航電子業務優勢突出,軍方與工業應用市場需求旺盛公司是國內SoC芯片行業的引領者和SIP立體封裝的先行者。2003年,公司推出了SPARC架構的基礎芯片S698,打破國外壟斷,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公司已經將S698產品系列化2010年,公司啟動SIP產品研制,2011年推出了SIP-MEM產品,并搭建了亞洲首條符合宇航標準的SIP立體封裝模塊/系統數字化生產線,主要產品包括大容量數據存儲器、計算機系統模塊和復合電子系統模塊。公司宇航電子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航空、電子、核工業、兵器、船舶、測控、工業控制等領域。
        公司充分發揮在SoC、SIP等系列產品技術先進、自主可控的優勢,抓住市場機遇,推進產品驗證及認證工作,持續通過軍品資質的認定審核。未來,公司宇航電子產品在航空航天、國防工業領域的占有率及國內外影響力有望持續提升。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珠海國資控股促進公司業務發展,衛星大數據應用空間廣闊,維持"增持"評級歐比特作為我國高端宇航處理器SoC的旗桿企業以及立體封裝SIP宇航模塊/系統的開拓者,在行業內具有領先地位;公司瞄準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和國家政策導向,布局遙感衛星大數據業務,未來市場空間廣闊。預計公司2019年至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4、1.32、1.9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36.27%、158.96%、44.48%,相應19至21年EPS分別為-0.32、0.19、0.27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40、69、47倍,維持"增持"

    [2020-04-30] 華力創通(300045):卡位衛星通信和軌交新基建,2020Q1將成業績拐點-2019年報及2020年一季點評
        事件:公司發布2019年年報以及2020年一季報。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4億,同比下降5.6%;實現歸母凈利潤-1.47億,上年同期為1.19億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受軌交業務下滑及商譽減值影響,業績低于預期。2019年公司營收下降5.6%,主要原因是城市軌交投資放緩,部分公司原有項目預期放緩或取消,軌交業務實現營收1.09億元,同比下滑44.87%。凈利潤由盈轉虧,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研發投入加大,研發支出達到1.7億元,同比增長45%,占營收比達到26.5%;第二毛利率承壓,綜合毛利率為40.74%,同比下降3.34個pct;第三計提1.78億商譽減值;
        季度拐點已現,軌交被列為七大新基建之一,有望帶動業務復蘇。
        從2020Q1看,公司營收同比增長9%,凈利潤同比增長103%,主要是受益于衛星應用產業化的順利推進及仿真測試業務的恢復性增長。目前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已被國家列為"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我們認為隨著疫情結束,軌交建設力度也將加大,將利好公司業務復蘇。公司軌交"再生能量制動回饋裝置"已經通過江蘇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有望在更多項目實施落地。
        北斗三號、天通衛星相繼完成組網、商用,衛星業務迎來發展黃金期。2020年1月,天通衛星正式商用,6月前北斗三號將會完成最后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將會全面建成。衛星領域國產替代繼續加快,公司"芯片+模塊+終端+系統解決方案"的產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在核心的基帶芯片領域處于國內領先,終端與運營商合作,市場滲透率正在逐步提升,公司衛星業務將繼續加速發展。
        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20-2022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1億/10.22億/13.38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22/0.30/0.42元,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12元。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控制情況低于預期。

    [2020-04-22] 航天宏圖(688066):導航遙感衛星建設催生衛星應用市場需求,公司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持續高速增長-2019年報點評
        事件:公司4月21日公告,2019年營收6.01億元(+42.01%),歸母凈利潤0.84億元(+31.33%),毛利率55.82%(-5.88pcts),凈利率13.87%(-1.14pcts)。
        投資要點:導航遙感衛星建設催生衛星應用市場需求,公司營收實現高速增長報告期內,公司營收為6.01億元(+42.01%),歸母凈利潤0.84億元(+31.33%),延續了近三年的高速增長,公司披露主要原因為伴隨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在軌遙感衛星星座和北斗星座系統提供了穩定數據資源、進而催生出大量下游衛星應用市場需求,同時一些重大專項和工程建設項目的加快啟動促使政府加大了對衛星應用產業的投資,公司持續研發投入增強了產品競爭力,且公司營銷體系逐漸完善促使京外客戶持續增長,公司同時披露,截至報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訂單已達6.83億元。我們認為,從2019年公司幾家控股子公司收入變化可以看出,公司京外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南京航天宏圖及西安航天宏圖在收入(0.13億元,+341.12%;0.25億元,+304.39%)上均實現了高速增長,并已經實現盈利,表明公司通過子公司拓展京外市場的目的已取得初步成效,未來借助子公司的推廣,公司京外客戶數量的增長將確保公司未來的訂單持續增長,最終兌現至公司未來業績。
        具體到公司系統設計開發、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和自有軟件銷售三大主營業務中,系統設計開發業務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系統設計開發業務收入為4.81億元(+32.25%),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80.01%,毛利率56.37%(-4.06pcts),該業務毛利率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為受到當前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及其他重大項目已由可研初設階段轉化為項目實施階段,系統設計開發業務中毛利率較高(73.88%)的應用系統開發收入比例(26.12%,-33.25pcts)出現降低所致;公司數據分析應用服務收入(1.07億元,+168.61%)實現高速增長,我們認為主要原因為伴隨當前遙感及導航衛星星座的加速建設,產業鏈下游應用需求旺盛促使相關數據分析處理的市場需求有所提升所致;2019年自有軟件銷售業務收入為0.13億元(-32.98%),毛利率為97.48%(-0.60pcts),我們認為,該業務出現下滑的原因主要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系統設計開發業務及數據分析應用服務業務均是在公司自主研發的遙感圖像處理軟件PIE和北斗導航大數據應用軟件PIE-MAP等核心軟件平臺上開展,由于公司PIE軟件在2014年才開始進入市場,較國外同類軟件晚15-20年,因此在競爭力上仍有待提升,導致公司目前主要以提供基于該軟件的相關系統設計及數據分析應用服務為主,而非出售PIE軟件,因此公司自有     軟件銷售業務收入體量較小,業績波動性大。
        費用方面,伴隨公司完善銷售網絡、加強業務推廣,公司銷售費用達0.59億元(+31.39%),占營業收入的比例(9.76%,-0.79pcts)實現穩中有降;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14.76%,+2.89pcts)出現較大增長,創近三年新高,主要原因為公司加強了高水平研發人員的引進和高校產學研合作,并提升研發人員薪酬,繼續加大核心產品的研發投入所致。
        其它財務數據方面,公司預付款項0.21億元(+336.94%),存貨達1.37億元(+97.85%),以上數據出現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為公司當前訂單增多,外采金額及在實施項目成本增加所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1.41億元,較去年減少約1.30億元,主要原因為公司訂單增長快,對外采購帶來的經營現金支出增長較快所致,同時公司主要客戶中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國有企業居多,審批流程等導致項目回款較慢,目前,公司已經通過引入華為IPD改革以提高產品復用度,降低項目成本,同時在合同中增加首付款及重要技術節點收款比例以改善回款能力。
        公司致力于衛星應用軟件國產化,發布新一代衛星應用軟件公司自成立以來深耕衛星應用服務業務,以自主研發的遙感圖像處理軟件PIE和北斗導航大數據應用軟件PIE-MAP等核心軟件平臺為基礎,面向政府、軍隊、企業等不同類別、不同層級、不同區域的客戶,提供軟件產品銷售、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分析應用服務。
        2019年8月,公司發布了新一代遙感圖像處理軟件PIE6.0。PIE6.0采用云+端的技術架構,秉承工作流、組件插件式、多層和多模塊結構的設計思路,研制了包含強大底層庫的PIE-SDK二次開發組件包,以及可用于光學、雷達、高光譜、無人機數據生產、遙感影像智能解譯的等多種專業工具軟件。
        另外,依托PIE-Cloud遙感云平臺,公司對PIE系列產品及多項行業應用成果進行標準化集成和運行,構建云+端協同一體化的智慧遙感服務體系。
        目前,公司開發的PIE軟件已實現了遙感信息與行業信息的融合應用:可為自然資源、水利環保、氣象海洋、農業、林業、應急管理、城鄉建設、統計等國家各部委以及省市管理部門,提供全流程、全要素遙感信息分析處理,支撐政府機構實施精細化監管和科學決策;為金融保險、精準農業、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企業用戶,提供空天大數據分析和信息服務,提升企業決策制定和運營效率。
        同時,公司2019年完成了上市后第一期股權激勵計劃,向53名激勵對象授予180萬股限制性股票,占授予日公司股本總額的1.08%,授予價格為17.25元/股。
        我們認為,2020年作為十三五收官之年,北斗三號導航系統建設及高分專項工程都將迎來收官,未來衛星導航及衛星遙感應用市場有望保持快速增長,而公司自身研發的衛星應用基礎軟件平臺具有自主可控屬性,將有助于公司系統設計開發業務及數據分析應用服務在衛星應用市場上的拓展。同時,公司開展股權激勵也有助于增強員工積極性,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作為衛星應用產業鏈中下游企業,擁有完全自主可控特點的國產衛星應用軟件,將有助于公司在向政府、企業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提供系統設計開發和數據分析應用服務時具有更大的競爭力;伴隨十三五末,北斗三號導航系統及高分專項工程即將收官,公司有望受益于衛星遙感及衛星導航應用市場規模的增長,同時公司逐步完善全國營銷體系已取得初步成效,未來京外客戶訂單的增長將有望持續兌現至公司業績,為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奠定基礎;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將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股東利益綁定,將有助于激發創新活力,并在技術研發實力上取得競爭優勢。基于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3億元、10.22億元和12.9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1.41億元和1.82億元,EPS分別為0.65元、0.85元、1.09元,當前股價分別對應72倍、56倍及43倍PE。
        風險提示:公司技術及產品研發進程不及預期,公司衛星應用市場拓展不及預期

    [2020-02-10] 全信股份(300447):軍用高性能傳輸領先企業,受益衛星+航空高景氣
        全信股份從事軍用高性能光電傳輸產品,是國內最早從事高性能傳輸線纜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是國內高性能傳輸線纜(組件)的領先企業。產品覆蓋航空、航天、船舶、軍工電子和兵器五大軍工領域,為四代戰斗機、航母、載人航天工程、北斗導航、低軌衛星星座等重大項目配套。
        宇航任務迎來"超級模式",公司參與多項重大工程配套,在宇航領域市場占有率較高,尤其是衛星傳輸領域優勢明顯,將直接受益包括低軌衛星星座建設等。2020年我國宇航發射繼續"超級模式",有望首次達到"40+",將實現北斗導航、探月三期等重大工程收官,完成火星探測等重大任務發射,完成長征五號B、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三型運載火箭首飛,完成亞太6D衛星、集團公司衛星互聯網融合試驗星等商業衛星的發射等。公司參與到載人航天的神舟飛船項目(神舟系列)、貨運飛船項目(天舟系列)、空間站、低軌衛星星座等型號工程,實現了配套的全面覆蓋。根據科技創新導報報道,在衛星用高性能傳輸線(組件)國產產品中,公司市場占有率最高,約占國產產品市場份額60%。運載火箭用高性能傳輸線(組件)的市場占有率20%。在宇航尤其是衛星傳輸領域優勢明顯,將直接受益包括低軌衛星星座建設等宇航產業的高景氣。
        公司航空業務占比高,顯著受益四代機等航空主戰裝備放量,進入業績增速拐點,近年有望呈現較高增速。全信股份的高性能產品在我國軍機中廣泛應用,公司不僅在我國四代機、在直升機、無人機、特種飛機等機型也有配套。公司與國內軍機總體設計單位航空工業601所、611所是戰略合作層面關系,參與并裝備了眾多戰斗機型號。考慮到目前,我國以殲-20、殲16、殲10C為主的殲擊機三劍客處于裝備高峰,且四代隱身戰機殲-20處于放量階段,公司在幾大機型電纜網中承擔了較高價值量的配套,公司業績伴隨航空裝備需求景氣,增速有望提升一個臺階。
        民用領域,布局軌道交通業務,開拓更大市場。公司瞄準高端軌交線纜市場,目前已通過IRIS以及3C認證,CRCC認證正在申請中,該領域國內市場空間巨大,將會是未來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長點。根據公司官網,公司投資25000萬元新建軌道交通高端線纜生產線建設項目,2019年開工,預計2021年竣工。項目建成后,可達到年產軌道交通車輛用數據總線電纜10000km、軌道交通用以太網電纜4000km、歐標EN50264系列電纜55000km、歐標EN50306系列電纜33900km的生產規模,為公司提供新的業績亮點。
        國內進入光纖總線領域早、技術領先,不斷提高配套層級。FC總線技術,是下一代航空電子網絡傳輸標準的光傳輸技術,是未來航空趨勢,有望成為新一代主力戰斗機型的標配。根據公司官網介紹,公司旗下上海賽治光纖總線技術源于美國硅谷,作為國內進入光纖總線領域早、技術領先,為光纖總線領域確立了行業標準,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軍工五大軍工領域。目前,公司在國內光纖總線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具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已成功研制出三大類產品:裝備類產品、仿真類產品、測試類產品。產品系列豐富,可提供系統解決方案,不斷提升公司的配套層級,逐漸形成傳輸領域全鏈條配套能力。
        投資建議:公司此前發布業績預告,2019年實現盈利1.44-1.49億元,其中在非經常性損益對歸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6,200萬元,其中政府補助約為950萬元,由于非經常性收益引起的遞延所得稅影響約為5,100萬元。2019年,公司扣除一次性遞延所得稅影響的歸母凈利預計在0.93-0.98億元。2020年,公司軍用高性能傳輸產品,有望跟隨下游需求公司業績有望進入釋放拐點,在軍用航空領域,參與多個殲擊機型號配套,伴隨著十三五最后一年以殲-20四代機為代表的航空裝備高峰,公司顯著受益;宇航領域,公司產品市占率好,參與多個宇航重大工程項目,2020年宇航任務開啟"超級模式",公司直接受益,若考慮到低軌衛星星座建設,公司有望更加受益。此外,此前并購的常康環保已在2018年年報充分提商譽減值,此前已公告擬剝離出清。我們預計2019-2021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44、1.40、1.79億元,按照2019年扣非0.93-0.98億元來看,2020、2021年增速分別為41%、28%,對應當前股價的PE為22、17倍,給予"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剝離長康環保不達預期、下游客戶武器裝備交付不達預期、軌交業務不達預期


    [2020-04-30] 上海滬工(603131):航天板塊持續向好,值得期待
        年報業績略低于預期,季報業績短期受疫情影響: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07億元,同比增加5.06%,歸母凈利潤0.95億元,同比增加28.29%。
        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4億元,同比下降37.97%,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05億元,同比下降48.04%。2019年公司業績略低于預期主要是受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拖累,該子公司自身虧損(-1,589萬元)及其商譽減值(-829萬元)造成,目前該業務商譽減值計提較為充分,2020年有望迎來改善,一季度業績主要因智能制造板塊受疫情影響,對航天業務板塊影響較小。
        “高、精、尖”航天業務板塊南昌基地建設初步建成,批量上產有望加快,外貿型產品錦上添花,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并舉:通過發行可轉債有望加快航天板塊的推進力度,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布局集“高、精、尖”航天業務板塊示范基地,未來產能會有很大提高,將會有效解決北京航天華宇現有場地緊張、產能無法滿足需求的問題,有利于獲取后續量產階段的配套訂單,進一步提升公司在航天業務領域內整體裝備和技術的先進性。公司內生式增長與外延式擴張并舉,向上延伸航天飛行器的設計、研發業務,向下拓展裝配、試驗測試業務,未來發展空間打開。
        星鏈計劃擴容,全球小衛星星座建設高峰有望開啟,高起點布局商業衛星,小衛星制造業務卡位精準,面對一片藍海:5G布局下的通信時代,給太空互聯網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美國商業航天有望快速推動太空平民化時代的到來,星鏈計劃的衛星規模已由12000顆上調至42000顆,2020年預計發射規模接近1500顆,國內大量低軌商業衛星項目也正在加速,在對衛星平民化的市場需求和國家軍民融合政策支持下,低成本、快響應的微小商業衛星有望成為一片藍海市場,優先受益。公司衛星業務是國內少數具有500kg以上衛星AIT場地的民營衛星公司和衛星電子裝聯、熱控實施、射頻組件生產的產品供應商,2020年發展值得期待。
        投資建議:鑒于公司“高、精、尖”航天業務板塊布局深遠,南昌基地建設已初步建成,短期疫情有所影響,航天業務依然值得期待,繼續給予“強烈推薦”評級,根據我們模型測算,公司收入及毛利率未來有望大幅提升,預計2020-2022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0億元、1.58億元、2.13億元,對應PE攤薄為43倍、32倍、24倍。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持續大幅下行,國際貿易形勢嚴重惡化,行業競爭加劇,疫情加劇,匯率大幅波動風險,整合不及預期,基地建設項目推進不及預期,可轉債項目推進不及預期等。
    123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