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需求迎來大爆發 機構加碼布局碳纖維板塊(概念股)

    2020-6-12 08:13|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1763| 評論: 0

    摘要:   3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強勢反彈,本周創業板指已經逼近歷史高點,機構接下來開始著重于對細分領域投資機會的挖掘。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應用領域廣闊且市場空間巨大的碳纖維板塊被一些機構看好。部分上市公司定期 ...
      3月下旬以來,A股市場強勢反彈,本周創業板指已經逼近歷史高點,機構接下來開始著重于對細分領域投資機會的挖掘。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應用領域廣闊且市場空間巨大的碳纖維板塊被一些機構看好。部分上市公司定期報告顯示,機構已經開始對碳纖維相關上市公司進行布局。

      潛在發展空間巨大

      碳纖維具有出色的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密度不到鋼的1/4、強度是鋼的5至7倍,廣泛應用于軍工、航空航天、體育用品、汽車工業等領域。賽奧碳纖維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8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從3.55萬噸增長到9.26萬噸。

      從上市公司業績表現可以看出,碳纖維正迎來應用端的爆發階段。光威復材2020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碳纖維業務實現收入2.91億元,同比增長32.29%。業績增長是因為主要客戶需求增長及民品纖維貢獻增加。

      中航高科定期報告顯示,2019年航空新材料實現營收20.07億元,同比增加26.97%。在賣方機構看來,碳纖維復材作為高強度低重量的新型復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領域應用廣泛,隨著多種新機型逐步量產,未來三五年內航天航空市場中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將處于高速成長期,下游需求大幅上升。

      研報顯示,我國民用大飛機量產將帶來大量碳纖維需求。其中C919機身中碳纖維復合材料用量約為12%,正在研發的C929機身中碳纖維復合材料有望超過50%。后續的C919量產,將帶來國內碳纖維新的需求。

      分析師表示,當前我國碳纖維產品國產化率較低,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隨著國產替代加速,目前國內廠商已研發生產出可對標美日龍頭企業的高性能碳纖維產品,中國碳纖維行業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機構加碼布局

      從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可以看出,機構已經開始對碳纖維相關上市公司進行布局。光威復材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30只公募基金持有該股,持倉市值超過18億元。此外,3只社?;鸾M合賬戶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其中社?;鹞辶闳M合持有840萬股,社?;鹨灰灰唤M合持有399萬股,社保基金四零六組合持有385萬股??紤]到光威復材最新股價逼近60元,如果持有至今,上述基金合計持有市值或接近10億元。

      此外,高毅資產馮柳管理的產品在今年一季度也現身楚江新材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截至一季度末,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共計持有楚江新材2000萬股,占總股本的1.5%。

      從機構產品布局情況看,近期富國新材料新能源基金正在發行,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徐斌非??春锰祭w維發展機會,由其管理的富國改革動力基金,重倉持有光威復材,今年一季度還大幅加倉。

      從機構調研情況看,中簡科技、光威復材、楚江新材等公司均吸引了眾多機構前去調研。5月29日,數十家機構調研了中簡科技,其中包括國泰基金、朱雀基金、平安基金、太平養老等機構。楚江新材6月份以來,已經接待了3批機構的調研。

    [2020-05-11] 光威復材(300699):2019&2020Q1業績表現良好,持續看好碳纖維龍頭軍民業務齊頭并進
        軍品訂單穩定增長,碳梁業務助力業績新增長,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公司作為國內碳纖維領域龍頭企業,受益于軍用裝備的升級換代,傳統碳纖維及織物業務有望繼續穩定增長。隨著包頭項目建成投產,與VESTAS合作進一步深入,風電碳梁業務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我們預測公司2020-2022年可實現歸母凈利潤6.53/8.27/10.5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5.2%/26.7%/27.6%;EPS分別為1.26/1.6/2.04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44.2/34.9/27.4倍。參考可比上市公司,公司2020-2022年動態PE估值處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估值水平,考慮到公司作為國內碳纖維行業龍頭及軍品訂單持續放量,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深入軍品領域,公司碳纖維有望持續高增長2020年量產產品合同金額為9.98億元(含增值稅金額),較2019年度履行的合同金額,同比增長24%左右。隨著航空航天和軍用碳纖維需求量不斷增加,公司產品在國內軍用市場占有率超過70%,T300級碳纖維已穩定供貨十余年,公司作為國內唯一供應商的T800級產品也已小批量驗證應用。近年來公司碳纖維及織物工藝水平不斷升級,小絲束T300良品率達95%以上,未來有望持續受益于軍品訂單增長,碳纖維及織物營收/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公司民品業務與VESTAS深度合作,風電碳梁將持續帶動業績增長公司碳梁產品約占VESTAS采購額的20%,2019年碳梁生產線達50條,為增強碳梁業務競爭力,公司2019年與包頭市政府、VESTAS簽署《萬噸級碳纖維產業園項目入園協議》,項目進一步拓展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民品領域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總投資20億元,分三期建設:一期投資約5億元,2-3年內建設一條2000噸/年碳纖維生產線,三期投產后年產總量達10000噸。屆時市場份額有望隨產能擴大而提升,目前包頭項目進展順利,為未來碳梁業務奠定持續增長基礎。
        風險提示:募投項目投產低于預期,下游拓展需求不及預期,碳梁大絲束原材料供應風險。

    [2020-06-05] 中航高科(600862):依托新機型放量航空復材業務成長性突出,積極布局民用市場有望打開新成長空間
        剝離地產業務,集團直接控股2019年底公司作價10.05億元轉讓江蘇致豪100%股權,完成地產業務剝離,形成以航空新材料及高端裝備制造雙主業競爭格局。根據公告,航空工業集團擬吸收合并公司原控股股東,并直接持有公司42.86%的股份,使公司成為集團二級子公司,預計集團直接持股后,將有助于優化管理結構,推動內部資源整合,持續關注后續變化。此外,股東制造院旗下特種所以及精密所與公司復材及高端裝備業務有望形成優勢互補,或將有助于拓展公司復材及裝備器械應用場景,并完成機床業務轉型升級,進一步實現扭虧減虧。
        復材產業鏈關鍵環節占據主導地位,依托新機型放量成長性突出公司卡位復材產業鏈關鍵環節預浸料階段,并在軍航用預浸料領域占據主導位置,依托復合材料的設計性、多年的樹脂體系積累及集團渠道關系構建深厚壁壘,將持續受益于"我國存量軍機換代需求旺盛+新機型復材用量占比"核心邏輯,未來業績增長確定性高。根據公司2020年規劃,新材料業務計劃收入(28.06億元,同比+36.88%),利潤總額(5.14億元,同比+53.43%),呈現進一步加速釋放態勢。
        積極布局民用復材市場,或成為未來業績增長新支撐我國國產民機產業正處于跨越式發展階段,C919用復合材料已實現此領域國產材料零的突破,未來批產后國產替代空間充足,當前公司已完成C919首批國產預浸料交付,并正式獲得CR929前機身工作包RFP項目,未來伴隨各民機型號進入量產階段,民機用預浸料、蜂窩芯材等原材料用量將逐步提升,成長空間廣袤。此外,公司民用領域產能擴充有序推進,蜂窩材料、剎車盤副等業務領域進展順利,關注民品業務后續成長情況,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新支撐。
        投資建議:公司在復合材料產業鏈關鍵環節處于主導地位,直接受益于以20為代表的新機型放量,成長性突出;控股股東變更為航空工業集團,作為國有投資改革試點,關注后續變化??紤]到Q1業績超市場預期及季度間確認節奏,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4.27、5.74、7.52億元,對應估值分別為52、39、30倍,維持"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軍品訂單不及預期;民品領域拓展不及預期;集團整改進程不及預期

    [2020-06-02] 楚江新材(002171):可轉債募投項目積極擴充主業銅加工產能,軍工業務成長空間充足
        事件:公司發布可轉債發行公告,轉股價格為8.73元/股,轉股時間為2020年12月10日至2026年6月3日,募集資金18.3億元,將投資于"年產5萬噸高精銅合金帶箔材"、"年產6萬噸高精密度銅合金壓延帶材改擴建(二、三期)"、"年產30萬噸綠色之能制造高精高導銅基材料"及"年產2萬噸高精密銅合金線材"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銅基加工龍頭,產能擴充有序推進,有望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公司是銅加工行業龍頭,根據年報,2019年銅板帶產量19.62萬噸,占國內市場份額10.49%,且預計2020年達到23萬噸左右,實現全球第一。公司產能擴充正有序推進,此次募投項目將新增:1)銅板帶年產8萬噸(蕪湖5萬噸、清遠3萬噸),預計2021年達產,產能擴充的同時將保持公司市場占有率領先位置,并加速實現銅板帶產品高檔化轉換,擴展新業績增長點,提升公司盈利水平;2)銅基材料年產30萬噸(銅桿26萬噸、細線4萬噸),預計2022年底建設完畢,有望實現銅導體產業鏈縱向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構建銅導體領域優勢位置??紤]鑫海高導現有銅導體材料年產能超10萬噸,及公司正在建設的12萬噸銅導體項目,將為公司銅導體產業鏈布局形成有力支撐;3)銅合金線材年產2萬噸,預計2021年底建設完畢,將通過設備換代及工藝提升實現生產效率提高及成本降低,發揮規模優勢。行業進一步整合空間較大,看好公司在行業整合及產能升級后可能帶來的量價起升趨勢。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協會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銅板帶制造企業近百家,產量共計187萬噸,前8家企業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38.8%,集中度較低,行業進一步整合空間較大。根據年報,公司將積極推動行業整合,目標為實現25%-30%市場份額     ,目前銅板帶行業盈利水平處中低水平,凈利率僅3%左右,預計伴隨行業集中度提升有望呈現量價齊升態勢,公司毛利提升的同時,盈利能力有望繼續增厚。
        天鳥高新高性能纖維預制件保持快速發展,未來市場可期公司是纖維預制件領軍企業,為國內唯一產業化生產飛機碳剎車預制件企業,市占率行業領先,且其異性預制件產品應用在天線罩、尾噴管、喉襯等,將直接受益于導彈、火箭等武器型號批產列裝。根據年報,公司是在軍機剎車盤預制件上占有絕對份額,并已應用在主流民機,且是C919碳剎車預制件唯一供應商。天鳥目前主要是產能問題,公司已完成其配套融資募集、引入國家軍民融合基金戰略投入,募集資金將用于《飛機碳剎車預制體擴能建設項目》、《碳纖維熱場預制體產業化項目》等,預計2020年將釋放部分新產能并將于2021年建成投產,預計投產后天鳥產能有望得到進一步擴充,為持續高增長奠定良好基礎。2019年天鳥高新收入(3.09億元,+34.19%),凈利潤(1.12億元,+79.98%),凈利率同比提升9.22pct,其中異形預制件銷售同比提升42%,碳纖維復合材料實現收入2.88億元,超額完成其2019年業績承諾8000萬元。考慮到軍品異形預制件受益于導彈、火箭等型號批產上量、碳剎車向民用飛機和汽車高鐵應用、及光伏熱場預制體的批量化,預計公司2020年10000萬元業績承諾完成無憂。
        頂立科技已符合科創板分拆上市標準,持續關注后續進展根據可轉債報告書,公司為我國航空航天及軍工領域特種大型熱工裝備的核心研制單位,是國內唯一具有碳及碳化硅復合材料熱工裝備、高端真空熱處理系列裝備、粉末冶金系列熱工裝備三大系列高端熱工裝備企業,在國內熱工裝備行業處于龍頭地位。在碳纖維熱工裝備領域,其是我國30m3以上超大型尺寸碳纖維復合材料熱工裝備的唯一供應商,技術優勢明顯。2019年頂立科技實現收入(1.97億元,+5.67%),凈利潤(6633萬元,+4.62%),凈利率同比提升1.49pct,且2019年已完成廠區搬遷,并完成國內首臺可旋轉式Si化學氣相沉積爐出口。伴隨我國運載火箭、航天飛行器及C919等項目的實施,有望為高端熱工裝備及下游新材料行業提供新市場需求,根據可轉債報告,至2020年高性能復材熱工裝備潛在市場將達到103億元。此外,當前楚江新材已滿足子公司分拆上市新標準,持續關注后續進展。
        投資建議:公司是低估值軍工新材料標的,作為銅基材料加工龍頭,通過可轉債募資等方式不斷拓展銅板帶和銅導體等業務提升市場份額,并依托在熱加工裝備和高性能纖維復材預制件的技術優勢,考慮軍品上量并進一步拓展熱場材料、高鐵碳剎車預制件等軍民新材料業務,存在業績彈性。預計公司2020-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5.51、6.46、7.53億元,對應估值分別為21、18、15倍,維持"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新材料業務拓展不及預期;傳統主業整合低于預期;產能擴張不及預期

    [2020-05-18] 中簡科技(300777):重大訂單簽訂,千噸線轉固帶來產能飛躍
        事件:公司發布公告,與客戶簽訂價值26465.8萬元的碳纖維、碳纖維織物訂單,合同履行期限為自簽訂日起12個月。訂單總金額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112.88%,該合同的履行將對公司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評論:1、公司在手訂單充沛,2019年公司業績增長受制于產能瓶頸。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公司生產的高性能碳纖維主要為ZT7系列(高于T700級)碳纖維,產能100噸,2019年度實際產量90.61噸,實際銷量79.86噸,產銷率88.14%,產能利用率90.61%;與主要客戶簽訂金額為34,369.36萬元的《產品訂貨合同》,年內公司實際履行訂單22,390.58萬元,占訂單總量的65.15%,其余尚未完成訂單正在履行。疊加本次披露大額訂單,公司在手訂單約在3億左右。我們認為,公司2019年業績增長受制于產能瓶頸,但目前行業下游需求旺盛,預計公司新產能投產后有助于突破前期增長瓶頸。
        2、2020年Q1營收略有下降,千噸線擴建帶來產能大幅上升。2020年Q1,受疫情影響,公司實現營業收入0.45億元,同比下降19.41%,公司營業成本金額797萬元,對應合并毛利率82.13%,同比大體持平。此外,公司收到155.85萬元政府補助,同比增長2297.62%。期間費用層面,公司銷售費用金額91萬元,同比下降7.14%;管理費用金額764萬元,同比下降32.45%,系享受減免企業社保費用,公司招待費下降所致;財務費用1.58萬元,同比下降96.14%,主要系歸還貸款,利息減少所致;研發費用金額297萬元,同比下降10.54%,公司一季報期間費用壓縮明顯。資產負債表層面,公司固定資產期末余額6.99億元,同比增長246.92%,在建工程期末余額0.24億元,同比減少95.29%,系公司千噸級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轉固所致。我們認為,公司千噸線投入使用后,生產能力將大幅上升,公司未來業績彈性大幅上升。
        3、對標西方差距顯著,產業國產化賽道優異。根據《2018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統計,2018年中國的宇航級碳纖維復合材料總需求占全球用量的5%、金額的16%,差距較大。究其原因在于宇航級碳纖維下游需求以民用飛機為主(約70-80%),現代高端航空裝備為輔(約15%-20%)??紤]到我國目前軍機迭代趨勢明顯,民機領域以ARJ21、C919等型號為代表的商用飛機開始出現突破,同時航空航天用宇航級碳纖維市場具有準入壁壘高、供應商穩定等特點。公司作為我國國產化領先者,產品及生產設備國產化率高,技術水平處于國內第一梯隊,同時也建立了完備科學的研發模式,重視研發積累及知識產權。預計未來將核心受益于我國航空產業的高速發展。
        4、業績預測預測2020-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6億、2.68億和3.50億元,對應估值分別為69、53、41倍,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產能擴張不及預期,毛利率出現大幅波動,限售股解禁帶來股價波動。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