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是一種分布式的基礎設施,距離用戶側或數據源更近,能有效解決帶寬成本高、時延較長、流量匯集過大等問題。咨詢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500億的終端和設備聯網,其中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網絡邊緣側進行存儲、處理和分析;2023年,將有42.4%的企業采用邊緣+核心的組合架構建立和運行數據庫,設備架構向“云-邊-端”三級架構演進迭代。 相關上市公司: 網宿科技:擁有全球化CDN平臺,持續推進節點下沉,本地覆蓋,開發面向邊緣計算的支撐平臺; 順網科技:率先將邊緣計算應用到網吧行業,推出了基于邊緣計算產品的前端應用。 [2020-06-16] 網宿科技(300017):擬8億收購創而新,教育信息化有望成為新增長點-重大事項點評 公司近期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60%)及支付現金(40%)購買創而新100%股份,作價暫定8億元。創而新承諾2020/2021/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0.4/0.8/1.8億元。此次收購若順利實施,有利于網宿將CDN/云安全/IDC/IT平臺等網絡基礎服務能力向教育信息化領域輸出,有望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維持"增持"評級。 標的作價八億,靜態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公司近期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創而新100%股份,基于對創而新所處行業、競爭優勢、目前在手訂單、業績增長趨勢、業績承諾等綜合協商作價暫定8億元,其中,以股份方式支付60%(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價格為6.51元/股),以現金方式支付40%。標的資產創而新由嘉興知而新(76.19%)、北海三諾(19.05%)、青島正勤康大(4.76%)共計出資1575萬元成立,近年來自主開發了系列數字教材及涵蓋"課前/中/后"全過程服務系統,主要產品ForClass智慧云課程平臺采用"云+端+資源+服務"的模式構建從教與學、練與評到大數據分析、可視化輸出的全面服務,主要產品和服務面向K12階段的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及家長,參與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門或單個學?,F代教育信息化系統建設,并銷售相關教學產品和定制化硬件設備。創而新2018/2019/2020Q1營收分別為7167/15769/1009萬元,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120%,凈利潤分別為-323/637/-69萬元,目前創而新承諾2020/2021/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0.4/0.8/1.8億元。 網宿延伸下游,業務具有一定協同性。網宿科技為國內領先的CDN/云安全/IDC等網絡基礎服務提供商,下游應用的蓬勃發展是行業增長的關鍵因素,近年來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加劇了行業競爭,因此網宿擬利用自身的技術、資金優勢,逐步延伸高附加值、高增長的下游應用服務領域。創而新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基于多種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產品和教學應用服務,同時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對網絡基礎服務的需求較大,通過本次交易,網宿和創而新有望在資金/技術實力和教育行業經驗/資源方面形成一定互補協同:一方面網宿將獲得進一步深入教育信息化等業態場景下對CDN/云安全/IDC等網絡基礎服務的專業化、定制化需求,從而實現主業的持續向好;另一方面,網宿深厚的信息交互/信息安全技術優勢、研發能力、資金實力能夠為創而新的產品迭代升級、市場地位鞏固提供有力支持,形成網宿新的業績增長點。 落地有待觀察,教育信息化大有可為。教育的受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教育經費支出逐年只增不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不低于4%,2019年我國政府教育經費總投入50175億元。教育信息化獲得國家政策高度支持,《教育信息化規劃(2011-2020)》明確要求各級政府教育信息化經費占總教育經費不低于8%,由此計算政府教育信息化經費每年將超4000億元。教育信息化正從"硬覆蓋"向"軟服務"過渡,據艾瑞咨詢,2018年底全國中小學(除教學點外)網絡接入率為96.7%,使用多媒體教室的學校占比達92.3%,硬件全覆蓋初步實現,但尚存在信息技術融合度不夠、信息應用水平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重點支持智慧課堂/教務/校園等"軟服務"發展,2020年3月《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軟服務"有望由發展初期向高速增長期過渡,"軟服務"正逐步由試點試驗階段向規?;B化應用階段過渡,行業高速發展、集中度偏低,A股從事教育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營收規模占市場規模(4000億)不足5%,預計未來隨著教育信息化行業逐步優質化、規范化、規?;?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行業理解/產品研發/渠道銷售/資金實力有望成為核心競爭要素 創而新目前競爭對手為訊飛皆成、天喻教育、天聞數媒、明博教育等,公司與其規?;鞠喈?行業尚未出現絕對龍頭。創而新2008年設立以來先后承擔了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的華文數字教材研發項目、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字化教材開發項目等,在教育信息化行業經驗豐富;基于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多項核心專利開發而成的課程教學平臺、智慧課堂教學系統、智能硬件設備,產品競爭力較強;目前已在一批重點公立學校/知名民營教育集團/政府重點教育項目打造了系列標桿案例,通過自建銷售團隊+渠道銷售進行市場開拓,渠道合作和銷售能力較為領先。 風險因素:交易落地不確定性;教育信息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CDN等業務市場競爭加劇;收購整合及業務協同不及預期;商譽減值風險等。 投資建議:暫不考慮發行股份對公司股本的影響,當前2434百萬股本下,由于2019開始行業流量紅利消退和公司CDN主業市場競爭趨于常態化,下調公司2020/2021年EPS預測為0.16/0.21元(原值為0.53/0.62元),新增2022年EPS預測為0.28元,維持"增持"評級。 [2020-06-16] 網宿科技(300017):擬8億收購創而新,教育信息化有望成為新增長點-重大事項點評 公司近期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60%)及支付現金(40%)購買創而新100%股份,作價暫定8億元。創而新承諾2020/2021/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0.4/0.8/1.8億元。此次收購若順利實施,有利于網宿將CDN/云安全/IDC/IT平臺等網絡基礎服務能力向教育信息化領域輸出,有望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維持"增持"評級。 標的作價八億,靜態估值水平相對較高。公司近期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創而新100%股份,基于對創而新所處行業、競爭優勢、目前在手訂單、業績增長趨勢、業績承諾等綜合協商作價暫定8億元,其中,以股份方式支付60%(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價格為6.51元/股),以現金方式支付40%。標的資產創而新由嘉興知而新(76.19%)、北海三諾(19.05%)、青島正勤康大(4.76%)共計出資1575萬元成立,近年來自主開發了系列數字教材及涵蓋"課前/中/后"全過程服務系統,主要產品ForClass智慧云課程平臺采用"云+端+資源+服務"的模式構建從教與學、練與評到大數據分析、可視化輸出的全面服務,主要產品和服務面向K12階段的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及家長,參與各地市教育主管部門或單個學校現代教育信息化系統建設,并銷售相關教學產品和定制化硬件設備。創而新2018/2019/2020Q1營收分別為7167/15769/1009萬元,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120%,凈利潤分別為-323/637/-69萬元,目前創而新承諾2020/2021/2022年凈利潤不低于0.4/0.8/1.8億元。 網宿延伸下游,業務具有一定協同性。網宿科技為國內領先的CDN/云安全/IDC等網絡基礎服務提供商,下游應用的蓬勃發展是行業增長的關鍵因素,近年來互聯網巨頭的入局加劇了行業競爭,因此網宿擬利用自身的技術、資金優勢,逐步延伸高附加值、高增長的下游應用服務領域。創而新為客戶提供豐富的基于多種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產品和教學應用服務,同時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對網絡基礎服務的需求較大,通過本次交易,網宿和創而新有望在資金/技術實力和教育行業經驗/資源方面形成一定互補協同:一方面網宿將獲得進一步深入教育信息化等業態場景下對CDN/云安全/IDC等網絡基礎服務的專業化、定制化需求,從而實現主業的持續向好;另一方面,網宿深厚的信息交互/信息安全技術優勢、研發能力、資金實力能夠為創而新的產品迭代升級、市場地位鞏固提供有力支持,形成網宿新的業績增長點。 落地有待觀察,教育信息化大有可為。教育的受重視程度與日俱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明確提出教育經費支出逐年只增不減,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不低于4%,2019年我國政府教育經費總投入50175億元。教育信息化獲得國家政策高度支持,《教育信息化規劃(2011-2020)》明確要求各級政府教育信息化經費占總教育經費不低于8%,由此計算政府教育信息化經費每年將超4000億元。教育信息化正從"硬覆蓋"向"軟服務"過渡,據艾瑞咨詢,2018年底全國中小學(除教學點外)網絡接入率為96.7%,使用多媒體教室的學校占比達92.3%,硬件全覆蓋初步實現,但尚存在信息技術融合度不夠、信息應用水平不高、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重點支持智慧課堂/教務/校園等"軟服務"發展,2020年3月《關于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軟服務"有望由發展初期向高速增長期過渡,"軟服務"正逐步由試點試驗階段向規?;B化應用階段過渡,行業高速發展、集中度偏低,A股從事教育信息化的上市公司的營收規模占市場規模(4000億)不足5%,預計未來隨著教育信息化行業逐步優質化、規范化、規?;?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行業理解/產品研發/渠道銷售/資金實力有望成為核心競爭要素 創而新目前競爭對手為訊飛皆成、天喻教育、天聞數媒、明博教育等,公司與其規?;鞠喈?行業尚未出現絕對龍頭。創而新2008年設立以來先后承擔了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的華文數字教材研發項目、人民教育出版社數字化教材開發項目等,在教育信息化行業經驗豐富;基于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多項核心專利開發而成的課程教學平臺、智慧課堂教學系統、智能硬件設備,產品競爭力較強;目前已在一批重點公立學校/知名民營教育集團/政府重點教育項目打造了系列標桿案例,通過自建銷售團隊+渠道銷售進行市場開拓,渠道合作和銷售能力較為領先。 風險因素:交易落地不確定性;教育信息化業務拓展不及預期;CDN等業務市場競爭加劇;收購整合及業務協同不及預期;商譽減值風險等。 投資建議:暫不考慮發行股份對公司股本的影響,當前2434百萬股本下,由于2019開始行業流量紅利消退和公司CDN主業市場競爭趨于常態化,下調公司2020/2021年EPS預測為0.16/0.21元(原值為0.53/0.62元),新增2022年EPS預測為0.28元,維持"增持"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