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截止至10月21日,1.2D*38mm粘膠短纖國內地區出廠均價為10400元/噸,較10月初上漲1240元/噸,漲幅13.54%,同比下跌5.99%。10月滌綸短纖期貨上市多次漲停,提振紡織行情,棉花、粘膠短纖中旬大漲。較多國外紡織訂單轉移至國內,訂單回暖驅動人棉紗價格走高。 粘膠短纖俗稱“人造棉”,是一種天然纖維素的再生纖維,和棉花同為棉紗的原材料,質地與棉花相近,此外,粘膠的吸濕性、染色性、垂懸性和強度均優于棉花,常用作仿棉、仿毛面料,從終端用戶體驗來看,棉花和粘膠的差異非常細微。 東吳證券認為,從歷史上看,棉花與粘膠價格高度正向相關,二者價差整體在±3000元區間波動,具體則由當時的供需情況決定。長周期來看,粘膠-棉花合理價差均值在2000元/噸左右。2020年以來棉花-粘膠價差長期處于4000元/噸以上,棉花受產區萎縮影響價格有支撐,因此粘膠仍有漲價空間。 東吳證券指出,在主動庫存去化的內功和冷冬、春節日期較晚、大促、海外訂單回流的外功推動下,紡織制造、服裝、家紡在Q4業績均有望呈現較好表現。同時,紡服需求回升向上傳導,帶來上游粘膠短纖和氨綸景氣度的提升。建議關注以下核心受益公司: 1)紡織板塊:建議關注色紡紗龍頭魯泰A和針織運動服飾龍頭健盛集團; 2)服裝板塊:建議關注時尚休閑服飾龍頭海瀾之家和森馬服飾,功能性服飾龍頭波司登,電商新零售服飾企業南極電商; 3)化工行業:建議關注粘膠短纖龍頭三友化工和氨綸龍頭華峰氨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