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收官 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
金融風險總體可控 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污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 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這是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出的重要信號。行至2020年末,中國金融體系重點領域的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風險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風險總體可控;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我國相繼打響藍天、碧水和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展望未來,要繼續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使杠桿率盡量保持穩定,并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也將推出更多舉措。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回顧過去幾年,三大攻堅戰向全面、縱深不斷推進,取得積極成效。 位居三大攻堅戰之首的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要成果:宏觀杠桿率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贏得操作空間;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得到有序處置;銀行業金融機構近三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5.8萬億元,超過之前八年處置額的總和;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總體看,經過治理,中國金融體系重點領域的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存量風險得到逐步化解,金融風險總體可控,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日前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指出。 全面脫貧攻堅也交出一份難能可貴的成績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以及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的長遠之計,產業扶貧取得的成果頗為亮眼。“在產業扶貧的有力支撐下,貧困戶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長30.2%。”這是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12月16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的一組數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三五”期間,我國相繼打響藍天、碧水和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全國自然保護地面積總數量達到1.18萬個,約占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截至今年9月,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達96.1%,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超過90%。從空氣質量看,今年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重污染過程次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0%。 展望未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系統評估和總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范。 “當前存量金融風險已經明顯下降,但由于我國整個金融體系規模龐大,對存量風險總體規模不能掉以輕心;另外,今年宏觀杠桿率上升明顯,表明下一步存在增量風險壓力,要采取更多措施來遏制。”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一方面,要“使杠桿率盡量保持穩定”。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撰文表示,給定目前的發展階段,趨勢上看中國的宏觀杠桿率還有可能上升,宏觀調控的任務就是使杠桿率盡量保持穩定,從而在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實現平衡,并為經濟保持長期持續增長留出空間。另一方面,面對金融科技的持續快速發展,要既鼓勵創新又守牢底線。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類金融和科技領域,跨界混業經營,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復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近日表示,要設立過渡期,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主要的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幫扶資源、幫扶力量總體保持穩定。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建立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幫扶機制。據悉,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正在研究制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 多部門也將推動各項舉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戰峰預計,“十四五”時期,調整結構或將成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心,政策重心將進一步從污染治理末端的污染防治向污染治理前端的發展源頭調整,更加突出綠色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度融合,結構調整成為生態環境政策體系調控的主要領域,尤其是創新發揮好激勵引導類政策工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