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2年將擁有城市級AI計算平臺
上海明年將擁有城市級AI計算平臺 記者日前從商湯科技了解到,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重點項目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順利封頂,距離開工僅168天。作為推動AI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該平臺不僅可為AI算法研發提供大規模數據處理能力,同時也為城市級的AI產業應用,提供充足的計算資源。 “臨港速度”一天發兩證 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于去年7月7日開工。9月10日9時,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規劃和自然資源處啟動項目一期上部結構工程規劃材料的審核;14時30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完成審核頒發;16時59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 “不到8小時就發了兩張證。聽說過‘臨港速度’,親身體驗才知道,比想象中還要快好多。”商湯科技項目報建負責人潘鳴偉說,“當天我就發了朋友圈,點贊的人特別多,大家都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潘鳴偉初來臨港時還有些擔憂:項目規模大且復雜,涉及經辦人員很多。關于項目建設的正式聯系微信群就有4個,為了專項事務建的群更是少說有十來個。他沒和管委會打過交道,不知這里辦事效率如何,會不會為一件事反復跑幾次? 他的憂慮很快被打消——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通過全面升級“工程建設一件事”,實行一次報審、并聯征詢的工作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線下申報,利用一網通辦的聯審平臺,企業可以一次辦結所需業務。這個投資規模約56億元的大項目,商湯科技“只報一次、只跑一次”。 另一方面,管委會工作人員用心服務企業,更是讓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滿。有一次,規資處的審核人員白天開了一整天的會,到20時才有空看微信群里的留言。本來終于可以歇一會的審核人員,又一次打開電腦,幫商湯科技方面看圖紙,直到半夜。潘鳴偉想起這件事,感動不已,“有這樣盡心盡力幫助我們的政府專員,項目推進還能遇到什么困難?” 1天可處理時長23600年視頻 去年11月,該項目220千伏內部用戶電站的“兩證”也得以順利核發。“項目用電需求很大,越早拿證越好。”潘鳴偉告訴記者。 商湯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至今,商湯已在上海、北京、深圳、香港、東京、新加坡等地部署人工智能計算平臺。此次封頂的平臺正是基于商湯多年的科研和落地經驗積累,推出的集大規模AI算力、工業級AI算法、開放式AI服務于一體的城市級AI計算平臺,占地面積約5.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6億元,預計2022年竣工。通過縱向垂直打通,平臺將構建包括硬件設施、平臺基座、訓練系統、算法工具等核心AI中間層軟件,形成面向多種行業的基礎解決方案。 “平臺將打造以商湯科技自主研發的原創AI訓練框架SenseParrots為核心,包括集成訓練開發環境、數據與計算工具鏈等服務的完整AI系統框架,從而有效支持工業級規模的算法訓練,為各行業提供靈活、全棧的AI能力支持。”該負責人說,“建成后該平臺的算力可以支持同時接入850萬路視頻,同時滿足四個超2000萬級人口的超大規模城市使用。1天內可處理時長23600年的視頻,等同于從舊石器時代晚期不間斷錄制到今天的長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