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1年1月19日產經要聞(產業新聞,產業聚焦)

    2021-1-19 15:04| 發布者: admin| 查看: 14517| 評論: 0

    摘要: 31個國際品牌首店去年入駐北京;3720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全年開行量穩居全國第一;貴州加速打造裝備制造業產供銷一體化“無人工廠”;重慶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漢王科技推出白玉版人臉門禁 ...
    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實現國產化


      機器人展開機械臂,自主掃描環境,準確識別導線,精準定位接火位置,剝切導線絕緣層,精準完成接引線作業,動作一氣呵成。昨天,在天津濱海新區臨港工業區,由“時代楷模”“改革先鋒”張黎明主持研發的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在低溫環境下完成10千伏灣24線37號桿帶電接引線任務。與以往不同,這款新亮相的機器人“胳膊”首次使用了國產機械臂作業,標志著張黎明團隊研發的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全部零部件實現國產化。

      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解決了人工帶電作業風險高問題,同時降低工作強度。“截至目前,系列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已在天津地區累計開展試點應用325次。以往機器人使用進口機械臂,價格貴,且當溫度低于0℃或受力過大時,容易產生保護性停止,導致作業失敗。”張黎明介紹。

      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主要由機械臂、核心控制器、電源系統等模塊組成。機械臂是其核心部件,承擔各種高精度作業,對機器人性能發揮有重要影響。在機器人研發初期,機械臂控制系統、減速器及伺服系統國產化剛剛起步,缺乏高性能零部件,機器人運行的穩定性、可靠性及操控準確性無法保證。

      張黎明團隊研發的國產機械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運用低溫型減速器及低溫元器件設計,針對電力作業現場全天候、全地域、強磁場的特點實施了改良設計,解決了進口機械臂大負載保護性停止問題,滿足不同地域用戶安全、可靠、高效作業需求。國產機械臂最大負荷增至12千克,短時過載可達15千克,能夠在-20℃至60℃及95%以下濕度環境工作,通過增加絕緣外殼、電磁屏蔽措施,優化軟硬件系統,使操作更便利,響應能力和運動速度大幅提升。

      國產化機械臂成功應用,打破了國外機械臂在我國電力行業的技術壟斷,突破了協作機械臂戶外應用限制,提高了機器人的可控性與可靠性,拓展了機器人地域和季節溫度適用范圍,真正實現全天候、全地域作業。此外,國產機械臂相比于同類型進口機械臂,擁有20%到30%成本優勢,有利于大規模推廣應用。

      “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國產化是新起點,我們將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機器人各項技術性能,加快機器人技術迭代升級,不斷拓展帶電作業機器人應用范圍,讓帶電作業機器人在配網帶電作業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張黎明說。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本文導航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