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第17批星鏈互聯網衛星,這是該公司在2021年進行的首次星鏈衛星發射。華創證券指出,衛星通信將成為地面通信外的主流通信,國內虹云工程、鴻雁星座等有望加快建設,低軌衛星制造、衛星應用、配套零部件等產業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 航天電子是國內宇航級電子產品的核心供應商,專業能力覆蓋從機電組件到系統級全部產品層級。 北斗星通是導航定位產品及服務領域最大的研發、制造和供應商之一。 其他個股:華力創通、天銀機電。 2021-01-05航天電子(600879)無人機業務子公司航天飛鴻公司擬實施股權激勵 事件:公司12 月31 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航天飛鴻公司擬以員工設立持股平臺方式實施股權激勵并對其進行增資。航天飛鴻公司凈資產評估值為3.99 億元,實施股權激勵的股份總額為增資完成后總股本的5%。本輪激勵對象共計139 人(占在職員工總數的24%);股權激勵份額共計1,433.54 萬股,出資價格為1.46 元/股(對應增資后的航天飛鴻公司估值為4.19 億元)。 投資要點: 疫情影響減弱,擬剝離普利門電子進一步聚焦主業 無人機業務子公司航天飛鴻公司擬開展股權激勵 精確制導炸彈業務市場前景廣闊 公司未來整體航天產品業務成長可期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作為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從事航天電子專業產品研發與生產銷售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在我國航天裝備配套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競爭力,具體觀點如下: ① 2019 年公司軍品業務營收近百億,在軍工配套企業中位居前列; ②在A 股無人機公司中,公司無人機業務體量較大,未來伴隨公司無人機業務的快速放量,規模效應有望帶來利潤的快速增長,同時,公司對無人機業務平臺航天飛鴻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并增資,也有助于激發公司無人機業務創新活力; ③公司精確制導炸彈業務在A 股軍工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全球精確制導武器軍貿熱度有望提升的背景下,該業務或將成為公司未來航天產品業務新的收入增長點; ④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各項業務影響有限,且從公司2020 年業績變化中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造成的沖擊正在逐漸消退,伴隨2020 年多個航天重大工程正式啟動,中國航天“十四五”期間或將迎來高光時刻,公司相關航天電子配套業務的收入也有望持續保持增長; ⑤ 公司擬剝離普利門電子,有利于公司資源優化配置,未來公司或更加聚焦航天主業,同時,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團所屬被納入“ 雙百行動”的企業之一,未來也有望開展更多的國企改革舉措,或將促使公司發展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改善。 基于以上觀點,我們預計公 司2020-2022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38.05億元、170.29億元和218.6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6 億元、5.67 億元、7.40 億元,我們給予目標價格11.05 元,對應2020-2022年的PE 為65 倍、53 倍、41 倍。 風險提示:航天發射任務存在風險;公司無人機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2020-09-21北斗星通(002151)輕裝上陣 一體兩翼布局核心業務 公司是國內衛星導航業務的領導廠商之一,衛星導航業務是公司的主體,是根基所在,未來可見的3-5 年隨著北斗網絡成熟,該業務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衛星導航業務快速增長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數據, 2019 年國內衛星行業總產值已達3450 億元,同比增14%,預計未來3-5 年將保持20%的復合增長率。 公司長期深耕衛星導航技術,推出全球首款22nm 衛星導航芯片且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隨著下游能源、電信、交通和汽車行業高精度定位需求爆發,我們判斷此業務20-22 年CAGR 將高于行業13 個PCT。 通信器件業務高速增長 國家大力推動5G 基站建設,預計5G 基站建設總量將達506.4 萬個,且天線將從2T2R 向64T64R 發展,單個天線濾波器用量從2 枚上升至64 枚,帶動基站濾波器需求迅猛增長。 公司具備微波陶瓷介質元器件、波導濾波器和LTCC 的制造能力,且在華為等大客戶實現批量出貨,我們預計公司通信器件業務20-22年CAGR 可達132%。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 年凈利潤分別為1.23 億、2.01 億和4.05億元,對應2020-2022 年EPS 分別為0.25、0.41 和0.82 元,對應PE 分別為210.8、129 和64.2 倍,考慮到公司衛星導航、通信器件等業務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給予“增持”評級,給予60 元目標價。 風險提示:5G 進度不及預期;北斗應用不及預期;商譽減值風險。 2020-02-11華力創通(300045)空天互聯網地面端核心部件龍頭 早期布局同步軌道衛星地面接收端基帶芯片 華力創通是空天互聯網地面應用端核心部件“基帶芯片”的供應商。公司在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天通一號”上布局很早,是通信標準制定的核心參與者,并且與電科 54 所共同研發民用“天通”地面接收基帶芯片。在空天互聯網產業鏈中,華力創通有望在“天通一號”基帶芯片設計的基礎上實現空天互聯網的基帶設計,成為未來低軌衛星網絡通信標準的核心制定者,同時也是地面接收裝置的基帶芯片供應商。 空天互聯網打破傳統商業模式,民商用市場潛力更大 空天互聯網 2C 為主,商業模式極大改觀。衛星初為軍用,后逐漸轉入商用,但主要買單者仍是政府和大型企業機構,用戶范圍較小,商業模式簡單。而空天互聯網面向海量用戶,同時衛星公有云的商業模式也逐漸顯現,衛星數據和服務應用門檻都在降低,將大幅增加衛星相關用戶。 關鍵基礎設施領域與軍隊建設有望提供增量市場 民品北斗國產化推廣在即,軍品新業務布局良好。公司相關北斗業務都處于關鍵基礎設施領域,如政府公務車、水電站、鐵路等邊坡監測等。且公司憑借通導一體化的技術優勢,已經在無人機相關領域取得突破,未來有望在更多的無人平臺上實現布局。2020 年是十三五計劃最后一年,前四年因為軍改影響,相關仿真業務訂單全部停止,2020 年軍隊仿真訂單將集中出現,使公司受益。 盈利預測:2020 年天通一號將實現完整組網,中國電信 5 萬套訂單將加速交付進程。同時受疫情影響,各地應急管理部門相關硬件需求增強。考慮到空天互聯網的巨大需求市場,我們預計公司 2020/2021 年凈利潤分別為1.48 億元/2.93 億元,對應 EPS 分別為0.24 元/0.48 元,對應 PE 分別為45X 和 23X。首次覆蓋給予“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天通衛星運營進度不及預期,小衛星進展不及預期。 2020-02-10天銀機電(300342)依托清華大學星光敏傳感器技術國際領先 全球衛星制造核心受益標的 依托清華大學擁有核心技術,專注于星光敏傳感器生產 技術國際領先,相比國際同類型廠商性價比優勢明顯 18年公司在國內衛星市占率62%,并參與到國際市場 預計潛在市場空間或在25億元,持續關注市場拓展雖然目前天銀星際體量規模仍較小,但長期來看,衛星及其應用產業化是國辦發〔2017〕91號文軍民融合的重點領域之一,其將充分受益于軍民融合政策支持,國內空天天地一體化信息絡體系建設和國際商業航天的投資建議:公司依托天銀星際,星光敏傳感器技術國際領先,將直接受益于全球商業航天發展進程,業績彈性大。此外,公司繞華清瑞達加速轉型軍工電子,先后收購訊析科技等實現產業鏈縱深,并通過收購工大雷信新增雷達總體業務,預計隨著國防信息化建設、新產品不斷定型放量,軍工電子業務將保持高速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41、1.83、2.65億元,相應估值分別為39、30、21倍,維持“買入-B”評級。 風險提示:低軌衛星星座建設節奏不及預期;軍工電子元器件業務訂單較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