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畜禽新品種培育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 于文靜)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圍繞國家對畜禽種業的重大需求,引領優質、高效育種方向,培育了一批畜禽新品種,助力保障國家種業安全。 這是記者從中國農科院日前召開的“科技創新引領畜禽種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消息。 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所長秦玉昌表示,肉蛋奶是百姓“菜籃子”重要品種。目前我國畜禽種業自主創新水平和種源保障能力持續提升,主要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 “十三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加強培育國產畜禽新品種,取得新進展: 以北京油雞為素材,培育出“栗園油雞蛋雞”和“京星黃雞103”肉雞配套系,在保持肉、蛋品質風味基礎上,產蛋量、繁殖力和飼料轉化效率顯著提高。 以北京鴨為素材,培育了兩個瘦肉型肉鴨配套系,2020年推廣量達12億只,占全國市場的36.5%,打破國外品種壟斷。培育了烤鴨專用配套系,不再采用傳統填鴨方式。 在肉牛育種方面,以西門塔爾牛與我國本地黃牛雜交培育的肉牛新品種“華西牛”(暫定名),計劃于2022年前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有望打破肉牛種質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2020年組織了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鑒活動,推介了一批地方品種。正在培育的“平涼紅牛”,有望成為高檔牛肉專用品種。 同時,中國農科院培育了“高山美利奴羊”,實現高山細毛羊培育重大突破,與地方聯合培育“魯西黑頭羊”新品種,適應北方農區舍飼養殖。利用國內外豬遺傳資源,開展了“中畜一號”“中畜二號”優質豬新品種培育,完成多世代選育,將為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據悉,“十四五”期間,中國農科院將在畜禽種質資源、重大品種培育、條件能力建設、成果產業化應用方面進行部署,推進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建設,加強畜禽生物育種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研究,加強科企融合推動畜禽育種產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