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高科技領域多種功能性材料的關鍵元素,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多個經濟體相繼出臺政策將稀土納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環節全球領先,擁有全球最完善的稀土產業鏈。近年來國內稀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下游磁材、催化、儲氫等應用高速發展,供需基本面有望進入良性周期,新形勢下稀土資源戰略價值有望持續提升。 投資建議:新能源需求即將爆發,新形勢下稀土資源戰略價值或持續提升,持續推薦稀土板塊戰略配置價值,重點關注:北方稀土、盛和資源、廈門鎢業、廣晟有色、中科三環、正海磁材、寧波韻升、金力永磁。 2021-01-22北方稀土(600111):近期主要稀土產品價格呈上漲走勢 證券時報e公司訊,3天2板的北方稀土(600111)1月22日晚間公告,為依法規范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等生產經營秩序,有序開發利用稀土資源,工信部近日發布了《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稀土行業構成利好影響。近期受市場供需關系改善等因素影響,主要稀土產品價格呈上漲走勢,對稀土產品生產企業構成積極影響。受以上因素影響,稀土永磁板塊整體漲幅較大,稀土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近期持續上漲。 2020-07-01盛和資源(600392)產業全布局 受益稀土價格回升 輕重稀土資源兼具,產業上下游一體化。公司為六大稀土企業集團之一中鋁集團的成員單位,2012 年借殼上市之后通過向上游整合實現由單一稀土分離冶煉向上下游資源一體化的轉變。公司目前稀土礦資源總量近5 萬噸/年(REO),僅次于國內第一大稀土集團包鋼-北方稀土。公司稀土資源結構呈現輕重稀土兼具、海內外市場并舉。公司正在推進海外格陵蘭礦國內獨居石選礦增產項目,隨著國內外項目落地,公司稀缺資源儲備將進一步提升。 鋯鈦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副產品獨居石為重稀土原料另辟蹊徑。2017 年,公司通過收購海南文盛材料增加鋯鈦業務和副產品獨居石。鋯鈦采選中副產品獨居石中也含有大量的鋱、鏑等重稀土。由于緬甸離子礦進口不確定性增加,國內以獨居石為原料的重稀土分離工藝逐漸增多。2019 年,海南文盛鋯鈦年產量接近40 萬噸,獨居石產量1 萬噸,共貢獻營收27%。公司計劃在連云港新建150 萬噸的鋯鈦選礦項目,擬將選礦處理能力提升2 倍。 國內外疫情好轉,稀土價格底部回升。稀土價格目前分化較大,受資源限制的重稀土價格堅挺,但供應寬松的輕稀土價格近年來持續走低。2020 年疫情期間,稀土氧化物代表氧化鐠釹價格一度下跌至26-27 萬元/噸,接近稀土分離企業成本線。隨著國內外疫情恢復,以及終端稀土磁材需求長期向好,中重稀土價格中長期有望持續回升。6 月份以來,國內稀土氧化物價格不斷上漲,截止月末,氧化鐠釹價格已經回升近30 萬元/噸。 首次覆蓋予以“增持”評級 盈利預測:預計20-22 年分別實現營收72、77.3 和82.3 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02、3.74、4.11 億元,實現EPS 分別為0.07、0.21、0.23 元每股。對比可比公司,行業估值為50 倍,考慮公司資源中輕稀土比重較高,給與公司40 倍估值。公司2020 年6 月24 日價格為7.14 元,對應估值為33 倍,給與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稀土政策變化,海外疫情反復 2020-05-11廣晟有色(600259)中重稀土資源深厚 黑鎢閃耀再添助力 廣晟有色主營稀土和鎢,是一家集有色金屬投資、采選、冶煉、應用、科研、貿易、倉儲為一體的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擁有龐大的稀土資源和鎢資源。當下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5G 手機需求旺盛,拉動稀土儲氫材料、永磁材料、耐熱涂料、硬質合金等下游產品的需求增長,公司所擁有的豐厚資源有望為公司未來發展增添更多助力。 投資要點: 新能源汽車需求不減,永磁與儲氫材料需求旺盛:隨著環保政策不斷推行,新能源汽車的全面推廣勢在必行。根據"十三五"規劃對2020 年一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規劃,預計相關稀土需求量為釹鐵硼7000 噸,鐠釹1960 噸,鋱106 噸,鏑210 噸,超出廣晟有色相關產量。旺盛的需求增添了公司永磁與儲氫材料的消費熱度。 深空探索勢在必行,耐熱材料與鎢產品未來可期:根據國家航天局的相關規劃,預計將于20 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衛星;并將在20 年首次發射火星探測器,實施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還計劃在30 年實施小行星、木星探測等多次深空探測任務。一系列重大的航天工程勢必將推動稀土耐熱材料與火箭的鎢制噴嘴等高端材料的應用端需求快速上漲。 5G 手機換機潮加速,手機更替拉動硬質合金需求增長:近日,IDC報告顯示,隨著5G 手機的價格下滑,中國市場用戶換機比例明顯提升。目前,國內5G 智能手機出貨量累計達2,380 萬臺,而平均單價也在迅速下探,2020 年第一季度已降至$600(美元不含稅基準)以內。工信部數據,截至3 月底,全國已建成5G 基站達19.8 萬個,5G 手機時代已全面到來,與此相關的硬質合金材料也將迎來新一輪的消費端需求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22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0、0.53 和0.58 億元,EPS 分別為:0.16、0.18 和0.19 元,因公司擁有龐大的稀土資源和鎢資源,以及稀土永磁材料、硬質合金等下游產品的需求增長預期,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波動、國家行業政策變化、下游需求不及預期 2020-05-28中科三環(000970)新能源汽車助攻 稀土磁材龍頭騰飛 公司是稀土永磁行業龍頭。公司主要從事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和新興磁性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大的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企業,目前產能接近2萬噸。公司依托中科院及有關科研院所,擁有雄厚的科技背景及強大的研發力量,工藝技術領先,研發創新能力強,掌控高性能釹鐵硼生產核心技術; 高性能釹鐵硼為核心,新能源汽車推動需求新增長。公司磁材產品主要為燒結釹鐵硼磁體、粘結釹鐵硼磁體等高性能釹鐵硼磁體,產能約為17000噸、1500噸。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是高性能釹鐵硼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將拉動13902噸的釹鐵硼永磁材料消費量,2019-2022年需求的復合增長率超過30%; 高端釹鐵硼領域進入壁壘較高,尤其是海外車企供應鏈體系。高端釹鐵硼因其性能優勢,需求難以被替代,是永磁材料行業發展趨勢。當前行業兩極分化明顯,一方面行業內低端產能過剩嚴重,集約化程度低,另一方面高端釹鐵硼領域進入壁壘較高,尤其是海外車企供應鏈體系; 進入特斯拉供應鏈,加速企業發展。公司是特斯拉Model3永磁同步電機的主力供應商,國內獨供釹鐵硼磁體。2016年公司與特斯拉簽署《特斯拉零部件采購通用條款》,成為特斯拉永磁同步電機的主要供應商。公司現有14000噸產能可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生產。公司進入特斯拉供應體系,將有助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客戶拓展,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高;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公司作為稀土永磁龍頭企業,研發能力強,產能規模大,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來的需求擴張,同時進入特斯拉供應鏈,有助于公司在行業份額的進一步拓展。我們預計公司2020-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3/3.26/3.77億元,EPS分別為0.21/0.31/0.35元,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47/32/28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稀土價格波動;市場惡性競爭 2020-11-17正海磁材(300224)卡位電車磁材 公司贏未來 投資要點 高性能釹鐵硼龍頭企業,全線發力布局電動汽車領域,成為多家車企定點企業,有望贏得未來發展機遇。公司逐漸成為高性能釹鐵硼行業龍頭,隨著在建產能的釋放,到2022年產能或將提升至1.5萬噸,成為國內第二大釹鐵硼生產企業。公司釹鐵硼產品結構優勢明顯,汽車用磁材占比接近50%,同時公司抓住電動汽車發展機遇,已成為多家汽車廠商的定點單位,隨著新能源車發力以及產能釋放,公司業績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全球電動化趨勢明確,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高性能釹鐵硼磁材的最大消費領域。高性能釹鐵硼材料屬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2018年高性能釹鐵硼在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消費電子、變頻空調領域的需求占比分別為37.5%、11.8%、10%、9.1%、9%;2019-2025年,預計新能源汽車用釹鐵硼磁材需求量卡位電車磁材,公司贏未來將由8050噸快速增長至3.15萬噸,CAGR為33.7%,增長最快;需求量占比將由14%增長至36%,在五大需求領域中占比最大。 研發+新能源布局+激勵,三大優勢,保駕護航。①公司持續研發,釹鐵硼產品具有“低重稀土、低失重、高一致性、高工作溫度、高鍍層信賴性”等優勢。②布局迅速,公司已成為多家新能源車企的高性能釹鐵硼磁材定點供應商,預計2025年公司新能源汽車客戶對釹鐵硼磁材的需求量將增加至1.68萬噸,而公司2022年毛坯產能為1.5萬噸。③員工持股計劃制定業績考核目標,2019-2022年營收的CAGR不低于11.9%,完善管理層激勵機制,三大優勢助力公司發展。 盈利預測與評級:歐洲電動景氣高企,隨著產能擴張(6300噸到1.5萬噸),公司釹鐵硼業務有望快速增長,業績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我們預計2020-2022年公司將實現歸母凈利潤1.46億元、2.49億元和3.97億元,EPS分別為0.18元、0.30元和0.48元;對應11月4日收盤價的PE分別為59.8、35.0和22.0倍,維持“審慎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波動、項目進展不達預期、下游需求不達預期等 2020-09-28金力永磁(300748)行業潛在冠軍 跨界成長黑馬 報告導讀 公司積極布局新興領域、開拓3C 產品市場,并深耕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全球龍頭企業建立合作,成效顯著。公司當前產能12000 噸,公司總產量占全國高性能釹鐵硼總產量的比例近30%。展望未來,我們認為2023 年公司產能有望達到25000 噸,躍居全球第一。 投資要點 稀土永磁行業景氣向上,高端釹鐵硼發展空間巨大 稀土永磁材料在各類新興經濟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2030 年我國對稀土永磁的需求量將達到45 萬噸/年。釹鐵硼永磁材料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已經成為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材料。中國已經取代日本及歐美國家成為最大稀土及稀土材料生產商。當前我國稀土永磁產能過剩是結構性過剩,即低端釹鐵硼產能嚴重過剩,而高性能稀土永磁產能不足。高端釹鐵硼市場存在較高的壁壘,包括技術、客戶認證、資金、人才等壁壘。隨著行業競爭格局的改善,特別是高性能稀土永磁產能占比提高,行業平均盈利水平有望顯著改善。 金力永磁積極進取強者恒強,成長屬性與日俱增 1)公司治理:股東結構明晰穩定,公司股東基于業務產業鏈,更容易形成資源優勢共享,降低產業鏈運行成本,形成良性的戰略互動協同。2)客戶基礎:公司已成功進入金風科技、西門子歌美颯、博世集團、特斯拉、比亞迪、美的、格力、三菱、通力電梯等各領域頂尖客戶的供應體系,行業龍頭企業具有門檻高、訂單增長較快、回款穩定、粘性高等優勢,增強公司競爭優勢。3)業務拓展:公司業務由風電為主導,發展到多點開花、均衡發展,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節能電梯等領域已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并積極開拓3C智能產品領域。4)核心技術:公司是國內少數能以晶界滲透技術批量生產和供應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并掌握了六大自有核心技術體系及專利體系。未來幾年,公司高毛利產品包括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3C 智能等領域的產品占比將不斷提高,盈利結構也將得 到進一步改善,公司收入規模和盈利將實現階躍式增長。我們預計公司產能在2023 年將擴大至25000 噸以上,躍居全球第一。 新興產業崛起,金力永磁乘風順勢有望進入快車道 金力永磁基于自身優勢,將受益于風電、汽車、新能源汽車、變頻空調、節能電梯、工業機器人、消費電子等新興產業崛起。我們測算2020-2025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量CAGR 為14.51%,到2025 年將達到122367.61 以上,中國市場CAGR 增速為13.21%,到2025 年將達到58933.07 以上。預計到2025 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市場新能源汽車需求占比有望上升至29.84%;中國市場下游需求占比最高的領域將由風力發電變為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需求占比有望由2019 年的10.39%上升至2025 年的24.45%。變頻空調、節能電梯以及機器人領域,2020-2025 年對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量CAGR 均保持在10%-15%左右的水平。新興產業崛起背景下,金力永磁積極布局、多領域共振,驅動公司駛入成長快車道。 盈利預測及估值 1) 我們估計,公司2020-2022 年收入分別實現23.17/30.44/42.76 億元,同比增速36.56%/31.37%/40.47%;歸母凈利潤分別實現1.73/2.60/4.10 億元,同比增速10.55%/50.08%/57.38%。當前市值對應的PE 分別為92.95 倍/61.93 倍/39.35 倍。 2) 參考可比公司正海磁材、寧波韻升、中科三環,其2020-2022 年市盈率均值分別為59 倍/58 倍/31 倍,公司2020 年的估值存在一定的溢價,但是考慮公司當前產量占全國高性能釹鐵硼總產量近30%,并且在未來產能仍將繼續擴大,并且增速顯著快于可比公司。此外,公司重點布局的新興領域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我們持續看好公司業務結構優化,以及新興領域市場擴大驅動的成長性。 3) 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原料價格大幅上漲,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產能投放低于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