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月4日某龍頭硅片廠突發上調硅片價格0.1-0.12元/片,單晶M6硅片價格上漲至3.35元/片,G1硅片價格上漲至3.25元/片,G12硅片價格上漲至5.6元/片。 據了解,受到上游原料多晶硅供給不足以及停電的影響,2月市場上硅片實際產出減少。而下游主要電池片企業為保證正常生產,春節前市場上又開始出現搶硅片的情況,整體硅片交付仍顯緊張,單晶158硅片緊張尤為突出。硅片龍頭企業由于原材料保障程度高、成本管控好,盈利表現將顯著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中環股份擬加碼50GW 210硅片產能,未來產能將達100GW以上。 隆基股份已在組件和硅片端取得雙龍頭地位優勢,后續將逐步加快電池產能配套。 通威股份在建超過8萬噸硅料產能將于2021年建成投產,產能將翻番,成為硅料環節絕對龍頭。 特變電工子公司新特能源硅料產能達到8萬噸。 2021-02-04中環股份(002129)TCL入主盤活發展 光伏、半導體齊頭并進 要點 中環股份是一家致力于半導體和光伏新能源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獨特的半導體材料-節能型半導體器件和新能源材料-高效光伏電站雙產業鏈,以硅片為起點和基礎,縱向在半導體制造和新能源制造領域延伸,以太陽能材料、電站,半導體材料、器件為主要產品。中環股份是光伏級硅片、8英寸半導體硅片龍頭公司。 首發“夸父”系列210mm硅片平臺產品,引發產業大尺寸革命。公司憑借自身在半導體材料制造領域的基因與思路,在光伏領域首推210mm平臺系列產品,該平臺有效降低光伏電站的BOS和LCOE,可有效提高盈利水平,助力平價上網。公司2020年底基本形成了年產約58GW,210產能15GW的單晶生產規模,2022-2023年未來整體規劃產能約85GW,其中210產能約45GW-50GW。此外,公司通過上下游合作布局,降低原料硅料成本;強化與拉晶核心設備商晶盛機電合作,保證生產質量;自主研發復投、拉晶、區熔直拉等技術,使得產業鏈綜合成本降低,硅片產品性能、品質領先。 發力8、12英寸半導體硅片,實現功率半導體進一步突破。公司區熔單晶硅片領先,半導體級硅片總產能規劃8英寸105萬片/月、12英寸62萬片/月;2020年底已實現產能8英寸50萬片/月,12英寸7萬片/月。公司從2008年開始利用區熔法制造8英寸硅片,已具備成熟供應能力,成為全球領先供應商,在功率半導體用硅材料方面,與全球行業領先客戶配合,與中車時代電氣、長安汽車、南網科研院等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打造功率半導體器件與應用全產業協同。 TCL入主實現雙贏,光伏及半導體硅片、顯示半導體、功率半導體三大領域協同發展。通過混改,TCL科技成為中環股份的控股股東,進而提升TCL前沿顯示等領域戰略儲備,借助中環在硅片領域的積淀以及智能制造優勢,完善產業鏈形成半導體材料核心競爭力;TCL科技也將通過自身的資金、管理優勢、產投聯動能力賦能中環股份,加速業務擴張技術商業化轉換效率,使其在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及功率半導體器件領域持續快速增長。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我們維持原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0-22 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5/287/359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71/20.13/25.41 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48/0.66/0.84 元,當前股價對應20-22 年PE 分別為57/42/33 倍。考慮到公司屬于硅片環節雙寡頭之一,賽道優良,競爭格局集中,公司推出的技術革新產品G12 超大硅片領先于行業,具有長期成長邏輯;同時,半導體硅片使得公司具有科技類屬性,12 英寸半導體硅片也已實現量產,隨著光伏和半導體硅片規劃產能釋放和下游需求回暖,公司業績向好趨勢明 顯,給予公司2021 年合理市值水平996 億元,對應目標價32.83 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210 硅片出貨及盈利不及預期;半導體硅片產能投放及銷售不及預期。 2021-02-04隆基股份(601012)硅料鎖單比例近八成 供應鏈優勢持續加強 事件描述 2月2日隆基股份發布公告,公司同江蘇中能(保利協鑫)簽訂多晶硅料采購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間多晶硅料合作量不少于9.14萬噸,預估本合同總金額約73.28億元(不含稅)。 事件評論 本次框架協議不限定硅料種類,塊狀硅和顆粒硅均在框架范圍。至此,硅料頭部企業(通威/新特/大全/亞硅/保利協鑫)均與公司形成長期供應關系,據統計2021年硅料供應量合計約為25萬噸左右。若按公司2021年硅料需求約30萬噸計算,當前公司硅料鎖定比例已達80%左右。整體看,2021年硅料供給趨緊,公司硅料鎖定比例較高,在保障硅片市場份額的同時,基于大客戶的優惠政策對硅片成本端同樣更為友好。 近年來公司供應鏈前瞻性布局戰略明確,2019年下半年開始便陸續簽訂玻璃、邊框、硅料等長單,提前市場一年左右。截止目前公司在手長單共計12單,覆蓋硅料/光伏玻璃/邊框等環節,2021年硅料/玻璃/邊框的鎖定比例分別達到約80%/58%/38%,訂單規模和鎖定比例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憑良好的供應鏈把握能力,公司出貨及盈利均有望維持高位,綜合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凸顯。 當前公司硅片、電池、組件產能分別約85-90GW左右,33-35GW左右,45GW以上(含越南基地)。后續公司擴產明確,硅片環節僅考慮當前規劃產能達產,2021年預計可達130GW左右,若考慮到部分產線升級至182,則總產能有望近140GW左右;市占率預計由當前的40%左右提升至50%以上。組件方面,產能擴張預計持續加碼,中長期份額有望達到30%左右。電池環節,規劃的24%以上轉化效率的新產能,有望復刻硅片環節自主掌握設備路徑,助力公司邁向一體化巨頭。 綜上,我們繼續重點推薦隆基股份投資機會。預計2020-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84.6、117.5、152.3億元,EPS分別為2.24、3.12、4.04元,對應當前PE分別為49、35、27倍。 風險提示 1. 行業裝機規模不達預期; 2. 行業政策發生重大轉變。 2021-01-27通威股份(600438)全球光伏制造新王者 引領成本、技術趨勢 精細化管理與技術優勢成就硅料電池雙龍頭,未來光伏王者可期 成本和效率依然是光伏行業長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公司適應產業發展趨勢,硅料成本低于競爭對手約15%,電池非硅成本低于行業均值約30%;技術方面,公司單晶料占比達到行業之最,并加快N型料占比提升,支撐產品均價,電池方面則繼續引領PERC滲透后積極投建HJT電池,抓住電池產業變革的機會。我們看好公司核心競爭力以及長期發展戰略,預計2020-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43.3、56.8和74.6億元,EPS為0.96、1.26、1.66元,當前股價對應PE為47.7、36.3、27.6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硅料成本優勢突出,積極擴產加速硅料市場集中,迎接平價大時代 公司2020H1硅料成本3.95萬元/噸,領先行業平均水平約15%,新產能成本僅3.65萬元/噸,突顯成本優勢。成本優勢源于低電價區的布局,充分利用云南和內蒙電費低的優勢,單噸硅料電耗僅55kWh/kg,低于行業平均10%。產品方面,公司單晶料占比已提升至95%,N型料占比20%,并計劃在2022年將N型料占比提升至80%,而高端硅料價格優勢明顯,有望支撐公司硅料單價。在全球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公司積極擴產,計劃2021H1啟動包頭2期和樂山3期擴產,預計2021~2023年底產能達到15.5、20、29萬噸,加速硅料市場集中度提升。 布局新電池技術及大尺寸產品,引領電池技術革命 在電池技術進步過程中,公司抓住PERC電池替代機會,2018~2019年產能同比增長約100%和60%,電池收入從2016年的38億增長到2019年的122億,GACR3為48%,分享行業變革紅利。未來公司繼續加強電池規模優勢,2023年產能有望達到100GW,市占率穩步提升。目前HJT等技術有望成為下一代路線,公司積極布局,在轉換效率及中試線規模水平上行業領先,且與龍頭設備廠商深度合作,準備引領下一次電池技術革命。另外,公司在成都四期和眉山基地布局166和210mm大尺寸產線,與天合等龍頭組件廠商合作加強全產業鏈優勢。 風險提示:新技術發展超預期、下游需求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2021-01-25特變電工(600089)子公司再拿長單 硅料業務將貢獻較大的利潤彈性 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1799HK)與上機數控簽訂長單,2021-2025年上機數控向新特采購多晶硅料7.035萬噸。 子公司新特能源再獲長單。公司公告,上機數控及其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頭)公司與新特能源簽訂合同,將在2021年1月至2025 年12月期間向新特采購單晶拉晶用多晶硅料7.035萬噸。產品價格采用月議方式確定,且上機將向新特支付一定預付款。 2021年硅料供需緊張,新特硅料業務將貢獻較大利潤彈性。新特能源是特變電工控股子公司(特變直接與間接持股65.43%),主營業務為光伏硅料生產銷售、風電與光伏項的EPC\B\BOO。此次上機數控的長單,是最近繼晶澳長單(5年約9.72萬噸)、隆基長單(5年約27萬噸)之后的第三個新簽長單,僅這三大客戶的需求,就已超過了公司現有產能的供貨能力,預計后續也會啟動擴產。2021年全球硅料供需會比較緊張,近期硅料價格有所回升,隨著后續硅片公司獲得熱場供應后開工進一步回升,硅料緊張可能加劇。新特能源2020年2季度投運了3.7萬噸新產能,現有產能達8萬噸,預計2021年公司硅料業務將量價雙升,并帶來較大的利潤貢獻。此外,新特能源回歸A股后,可能借助資本市場力量進一步優化和強化其產能投入,增強其光伏業務的競爭力與成長性。 特變電工傳統業務盈利情況正在穩步恢復。特變是全球最大的變壓器公司,輸變電設備總體規模國內領先。過去一個較長時期,隨著下游投資萎縮、大客戶招標政策導向、電網扶持體系內供應商等原因,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變壓器國企紛紛虧損),近幾年電網公司招投標政策比之前更合理;同時,電網近期剝離傳統裝備制造,預計公司輸變電盈利能力會進一步向上回歸。公司很早就在布局海外市場,在中東、東南亞、非洲長期布局并已形成了一定優勢,2019年在手訂單超60億美金,2020年受疫情影響大,預計未來幾年公司海外成套收入有望快速增長。行業維度看,海外輸變電產業有可能正在迎來新的景氣周期(美國與歐洲存量電力設施改造,新能源發電與電動車發展后帶來的新需求)。此外,公司能源業務(煤炭與電力)進入回報期,子公司天池能源利潤規模已超10億元,并在穩健擴產。 投資建議:公司硅料業務2021年將會出貨量、盈利能力雙擊,利潤貢獻將加大;其風電/光伏的BOO、BT業務貢獻也會更顯著。同時,公司傳統輸變電業務也開始恢復,預計公司歸上利潤有望上臺階,維持“強烈推薦”評級,調整目標價為15-17元。 風險提示:電網投資波動,新能源業務盈利不及預期,國家隊持股較多的減持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