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按下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快進鍵
昨天,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專場。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杰群介紹,在“十三五”時期,北京充分發揮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傳播交流和服務保障的功能,積極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按下了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快進鍵。 率先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市覆蓋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始終站在學習傳播黨的科學理論的最前沿,以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筑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堅實思想價值基礎,推動“北京榜樣”優秀群體獲評“時代楷模”,率先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市覆蓋,構建形成覆蓋17個文明實踐中心、347個文明實踐所、6962個文明實踐站的三級組織體系,在全國最早出臺文明實踐工作規程。同時,革命文物形成集中連片主題保護,香山革命紀念地已成為北京文化新地標,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正在保護利用。 北京市還以服務保障重大國事活動和主場外交活動展示國家文明形象,完成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等重大活動的新聞宣傳、對外宣傳和服務保障任務。 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牽引,推動老城整體保護 “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制定北京老城整體保護規劃、歷史文化街區風貌保護管控導則和實施細則,剛剛閉幕的市人大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明顯擴大了保護范圍,對不同保護對象分級分類管理,在保護責任上更加嚴格,在保護利用方式上更加創新。 在推動老城整體保護中,北京市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牽引,同時著力推進胡同和四合院、會館、名人故居等歷史建筑的保護利用,并通過城市“雙修”重塑老城活力,福祥、蓑衣、雨兒、帽兒四條胡同人均居住面積由8平方米提升至37平方米,使“老北京新氣象,老胡同新生活”成為今天北京的生動寫照。此外,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構建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新標識。 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公共文化服務豐富 “十三五”時期,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規劃體系、法規政策保障不斷完善,落地項目不斷增多,每年安排重點任務和折子工程上百項,環球主題公園將于今年正式亮相,啟動新國展二期建設、張家灣設計小鎮、臺湖演藝小鎮等項目,郎園、798、詠園等一批老舊廠房利用等文化產業園區成為北京文化產業一大特色。 北京精品力作不斷涌現。在2017年、2019年兩屆“五個一工程”評獎中,北京的獲獎數量均居全國第一,2019年更是創造了縱向比歷史最好、橫向比遙遙領先的成績。一批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文藝精品集中涌現,中國電影票房榜國產電影前5名影片《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全部是北京出品、北京制作。吉祥戲院裝修改造、北京歌劇舞劇院原址重建、京南藝術中心、中國雜技藝術中心等一批重點劇場項目加快推進。 北京公共文化服務不斷豐富。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建設持續推進,北京文化中心拔地而起,北京人藝國際戲劇中心工程加快建設。全市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已建成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截至去年11月底,本市實體書店數量為1938家,排在全國第一,比2019年增加639家,同比增加49%,實現每萬人擁有0.9個書店。此外,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公益廣告大會、中國戲曲文化周、北京國際音樂節等文化品牌活動有力提升了全國文化中心的全球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