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今年衛生健康事業將抓十件實事
將高起點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10件實事 1 常態化疫情防控 2 加快推動《健康中國重慶行動》 3 全力構建公共衛生服務體系 4 深入推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5 全面建設高質量醫療服務體系 6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 7 構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體系 8 不斷夯實事業發展支撐保障 9 提升行業綜合治理能力 10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2月7日,在全市衛生健康工作會上,市衛生健康委拿出今年的工作舉措:重點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推動《健康中國重慶行動》等10個方面工作。 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重慶市堅持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動態調整防控措施,突出“人物同防”、精準管控、宣傳引導。 今年重慶市將持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對重點場所特別是冷鏈食品環境和從業人員,將增加核酸檢測頻次和數量,嚴格落實對中高風險區來渝返渝人員等重點人員開展排查,落實核酸檢測等措施,在農村地區,緊盯“誰摸排、誰檢測、誰流調、在哪兒隔離、在哪兒診治”五件事。 來自市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市“三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已達25個區縣,縣域內就診率達91.6%。所謂“三通”,即醫通、人通、財通,讓基層醫療機構能真正強起來。 今年,“三通”建設將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加強區縣域醫共體“三通”運行監測和績效評價。 重慶市還將高起點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成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推動9個專業區域醫療中心項目立項。在重大工程項目上,加快推進三峽應急醫院等4所應急醫院建設,啟動重大附屬腫瘤醫院、重慶醫高專附一院、市十三人民醫院、市急救中心等醫院新院區建設。 去年,全市99.8%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2.5%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今年重慶市將推動出臺《重慶市中醫藥條例》,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在體系上,完善“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其中市級平臺將建設中醫疾病救治基地和中醫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創建國家區域中醫醫療中心、中西醫協同旗艦項目、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區縣這一級將啟動新一輪三級中醫院建設,推動二級(甲)以上中醫院實現區縣全覆蓋;在基層,每一個基層衛生機構要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在智慧醫療上,將繼續推動“智慧醫院”示范建設,全面建成市級醫學影像云中心和基層衛生信息系統,整合跨區域、跨層級、城鄉一體的健康醫療信息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