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協發布券業2020年度成績單 127家券商實現盈利 ????2月2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中證協”)發布了證券公司2020年度未審計經營數據。數據顯示,證券行業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484.79億元,同比增長24.41%;實現凈利潤1575.34億元,同比增長27.98%,127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中證協表示,2020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資本市場持續推進疫情防控、深化改革、防范風險等各項工作,證券行業抓住機遇加快業務轉型,加強能力建設,積極服務實體經濟和居民財富管理,經營情況整體向好。 ????一是證券行業積極發揮投資銀行功能,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提升。2020年度,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通過股票IPO、再融資分別募集5260.31億元、7315.02億元,同比增加74.69%、41.67%;通過債券融資13.54萬億元,同比增加28.02%,服務實體經濟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共65家證券公司承銷完成疫情防控債170只,助力22個省份的142家發行人完成融資1651.06億元。證券行業2020年實現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672.11億元,同比大幅增加39.26%。 ????二是證券行業加快財富管理業務轉型,服務市場投資理財需求。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1161.10億元,同比增長47.42%;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134.38億元,同比增長148.76%;實現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8.03億元,同比增長26.93%;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99.60億元,同比增長8.88%。 ????三是證券行業業績保持增長,資產規模穩步提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證券行業總資產為8.90萬億元,凈資產為2.31萬億元,分別同比增加22.50%、14.10%。 ????四是證券行業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合規風控水平整體穩定。2020年末,證券行業凈資本1.82萬億元,其中核心凈資本1.60萬億元。 今年已有5家國企登陸A股 多地力推國企混改上市 ????“上市公司已經成為中央企業混改的主要載體,有效促進了各種所有制資本的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2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近年來,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國企混改推向縱深。實施股權激勵,進行并購重組,推動國企改制上市,資本市場成為國企混改的重要陣地。2021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推動國企改制上市仍是重要任務之一。市場人士認為,國企混改上市不僅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有助于促進證券市場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記者據數據梳理,截至2月23日,A股國有上市公司累計達1250家,占比29.81%。今年以來,共有5家國企在A股上市,3家為央企,2家為地方國企。 ????去年30家國企在A股上市 ????1月中旬,柳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向廣西柳工集團機械有限公司(簡稱“柳工有限”)的全體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柳工有限,實現集團資產整體上市。去年12月份,柳工有限剛剛完成混改。 ????深交所數據顯示,2020年,國資共取得35家深市上市公司的控制權,8家國有控股公司在深交所首發上市。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去年22家國有控股公司在上交所IPO。綜合來看,去年30家國企在A股上市。 ????去年10月初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支持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10月份,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當中,明確提出要通過推動國有企業的上市以及圍繞上市進行各種改革。 ????“從2015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系列改革文件均提出要‘推進國企改制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這表明推動混改企業(整體)上市是深化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項安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項安波表示,一般而言,上市被視為混改的高級形式。對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而言,上市是更規范、更安全的混改形式,不僅有利于國資保值增值,也有利于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持續改革發展動力機制。而整體上市又被視為更徹底、更干凈的上市方式。國有企業整體上市不僅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有助于促進證券市場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地方力推國企混改上市 ????記者據公開信息梳理,目前,上海、天津、浙江、廣東、安徽、江西、重慶、甘肅、黑龍江、云南、廣西壯族自治區等省市區已經發布各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其中,上海、黑龍江、江西、安徽等地,均明確提及推動企業改制上市。 ????如,去年12月底,《安徽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印發后,安徽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中接受采訪時表示,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提升混合所有制企業運營治理水平,積極推動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突出抓好改革專項工程;2月初,《黑龍江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印發,黑龍江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智奎介紹實施方案時表示,將重點推進省級產業投資集團具備條件的子公司上市。 ????翁杰明表示,上市公司是混改的主要載體,也是推進企業內部治理的重要渠道,相信經過三年的改革,代表混合所有制重要特征的國有絕對控股、相對控股或者國有資本參與的上市公司會越來越多。 ????“國資監管理念由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就為國企混改上市建立了思想基礎,也為相關配套機制的完善鋪平了道路。”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對記者表示,國企混改上市具有三方面重要意義。首先,基于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關鍵作用,國企混改后上市,可以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來完成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結構調整、技術升級、資源要素配置優化等重要使命,對于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有重要推動作用的。其次,從微觀層面來看,混改上市意味著要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進行高質量的信息披露,這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的運行規則來影響國有企業提高運行效率,做強做優做大。通過上市來提高直接融資比例,也能有效降低國企的發展成本。最后,通過混改上市可以讓國資更好地發揮帶動引領作用,撬動更多民營資本參與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中,共享發展紅利。隨著更多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參與到資本市場中來,也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成效得到進一步提升。 ????項安波認為,相對其他的混改方式而言,推動符合資本市場要求的混改企業上市有理論基礎、政策依據、法律支撐和實踐價值,當然,對企業資質也有相應要求,實施起來相對風險更小。總的來說,推動混改企業上市具有現實價值、政策意義、改革促進與示范效應。 周期付息存款產品退場 銀行存款業務不斷規范 ????去年一直火爆的周期付息存款產品如今已是曇花一現。記者近期發現,多數民營銀行周期付息產品已不見蹤影或顯示“售罄”狀態。對此,記者咨詢多家民營銀行客服獲悉,多數銀行已停售該類產品。 ????周期付息存款產品加速退出市場的同時,部分民營銀行的攬儲招數,除了存款送禮等經典老招之外,開始在產品設計上玩出新花樣——推出質押功能和存款贈積分活動。 ????銀行客服稱“新產品即將推出” ????近年來,央行持續整治不規范存款產品。隨著監管“組合拳”規范創新型存款,互聯網平臺存款產品下架、靠檔計息產品相繼被規范后叫停,近期周期付息存款產品也在規范中。 ????央行2月8日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周期付息”產品與活期存款靠檔計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產品同屬于“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要督促整改。 ????記者從一位民營銀行相關人士處確認,由于監管指導高息存款需要整改,因此部分民營銀行近期已經叫停周期付息存款產品。 ????記者查閱多家民營銀行APP發現,多款周期付息存款產品目前已下架或顯示售罄。 ????以華通銀行為例,1月下旬還有多款“周期付息”存款產品,比如在“福e存”存款產品中,起投金額1000元、滿7天每期派息收益率為3.7%,滿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每期派息收益率分別為4.1%、4.3%、4.5%、4.6%。周期付息存款產品已經銷聲匿跡,目前,1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僅為2.25%,3年期存款產品年利率為4.125%。 ????一家億聯銀行APP顯示,其周期付息存款全部售罄,目前僅有一年定期在售中,利率僅為2.1%。該行的客服稱,售罄背后系銀行根據市場的情況和產品的運行情況對周期付息存款產品進行了調整,目前此類產品已經停售,即將推出新的產品。 ????記者注意到,周期付息存款產品在加速退出市場的同時,即通過高息產品吸收存款這一渠道受限,部分民營銀行通過宣傳存款送禮、產品創新、額外的積分獎勵等方式拉存款。 ????例如,某民營銀行一年期儲蓄存款當月日均存款達10萬元,當月即可獲得健康禮包,多存多送,最多可贈送12次。 ????記者還發現,部分民營銀行在產品設計上“玩”出新花樣。微眾銀行近期開始在5年期4.2%和3年期3.85%定期存款上,加上了“可質押”3個字眼,并且注明“質押功能即將上線”。 ????也有民營銀行推出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贈積分活動。例如,眾邦銀行的定期存款5年(支取無憂版),提前支取除了活期利率之外,還可獲得一定數量的bang豆,根據該行APP上示例,1萬元存入1年提前支取可獲取3萬多bang豆,折算年利率差不多3%,以及加上活期利率0.35%,也就是可獲得3.35%利息。 ????民營銀行還加大了微信渠道的推廣力度,通過微信公號推出營銷活動以促進和激活眾多客戶,此外,還通過銀行工作人員的朋友圈進行銀行存款的營銷。記者發現,近期不少民營銀行員工的朋友圈里都是存款營銷廣告。 ????存款業務合規性有待加強 ????周期付息存款產品被規范在預料之中。部分業內人士表示,按周期付息與提前支取靠檔利息實際上是異曲同工,原理上沒有任何區別,一個是固定時間付息,一個是根據儲戶提前支取時間計算利息,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本質還是一致的,均是利用高利息吸引客戶。 ????“存款利率定價具有較強的外部性,去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也連續打出“組合拳”,對各類不規范情形實施穿透式監管。此次部分銀行停售(周期付息型產品)的舉動或成為一種信號,不排除后續會有更多銀行采取類似措施以謀求存款業務的合規性。”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蘇筱芮看來,基于合規因素考慮,不止一家銀行停售或計劃停售這一產品。 ????也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民營銀行攬儲手段花樣翻新其實反映了銀行負債的現狀。無論是送禮還是產品設計創新等都是中小銀行緩解攬儲壓力的一大創新,但是商業銀行攬儲壓力將長期存在,尤其是民營銀行,由于成立時間不長,在知名度和網點上都沒有優勢。 ????蘇筱芮稱,在互聯網平臺存款渠道關閉后,未來,中小銀行需要厘清自身的業務結構與規模占比,通過加強同業融資來緩解監管帶來的沖擊;要認真評估監管指標,如流動性匹配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充足率、核心負債比例等重要監管指標,進行壓力測試;要加緊平衡收入結構,做好客戶精細化運營,大力發展自營渠道,借助網點優勢提升自身的運營能力;地方法人銀行應堅守定位,在自身能力范圍內精耕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