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加倉 基金追逐高性價比板塊
上周市場劇烈調整,上證指數跌逾5%,不少偏股基金選擇逆勢加倉。據統計,上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近4%。另有數據顯示,部分基金已調倉換股,賣出估值較高的消費股、醫藥股,轉而買入一些業績好、估值不高的高性價比板塊。投資性價比和配置均衡性,成為當前公募關注的重點。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月22日至2月26日當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3.68%,當前倉位為69.37%。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上升3.26%,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上升3.73%,二者當前倉位分別為87.36%和66.98%。 據光大證券測算,牛年開市以來,一些持有“抱團股”較多的基金已經出現調倉趨勢。光大證券研報表示,以2020年年末基金持有數量排名前10的股票為例,2月18日至2月26日期間,貴州茅臺、五糧液、寧德時代、立訊精密、美的集團、中國中免、隆基股份、邁瑞醫療、騰訊控股等9只股票跌逾10%,超出同期間滬深300指數8.1%的跌幅,但基金凈值回調程度整體上低于這些股票的下跌幅度。 “春節長假過后市場波動加劇,且風格有所切換。一方面,行情向中小市值股票擴散;另一方面,行情風格分化背景下,資金流向具備基本面支撐的順周期及低估值領域。目前來看,結構性估值壓力有待調整消化,投資機會進一步擴散至更具性價比的領域。”國金證券在研報中稱。 在多位基金經理看來,今年A股市場大概率會是震蕩市,仍不乏結構性機會。“結構性機會來自于哪里?一部分可能來自于現在優秀的龍頭公司,這些公司的估值還沒有特別高或沒有泡沫化,但業績仍在快速增長,這一類公司未來仍可以帶來相對較好的回報。”滬上一位基金經理稱。 另外,該基金經理表示也非常重視估值相對偏低、公司治理良好、能夠符合其成長股投資標準的標的,并且會從部分行業或產業鏈細分領域中挖掘一些龍頭公司。 展望后市,德邦基金專戶業務部執行總經理孫博巍認為,股市估值將在一定程度上受壓,業績驅動將是主要定價因素,全年市場有望呈現震蕩向上行情,結構上也會更均衡,配置上會更偏重估值合理而業績確定性強的板塊個股。 “目前我們比較關注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板塊、家電及汽車產業鏈。”萬家消費成長基金經理高源表示,銀行估值相對較低,在經濟復蘇階段資產負債表向好;家電行業經歷了兩年左右的下行周期,有望進入上行趨勢;汽車產業鏈則可能處于變化初期,或將面臨洗牌,長期看可以配置。 匯豐晉信研究總監陸彬認為,全球經濟已進入明確復蘇態勢,與全球經濟密切相關的順周期行業基本面正在發生明顯變化。“我們主要看好一些偏順周期的行業,比如化工、有色。這些行業基本面改善明顯,同時估值在過去幾年回調較多,目前的估值水平非常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