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個新城建設實施意見出爐 2035年各集聚百萬常住人口
上海市政府昨日發布《關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確立了“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工作的總體目標要求和實施策略。 根據《實施意見》,至2035年,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和南匯5個新城各集聚100萬左右常住人口,基本建成長三角地區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綜合性節點城市。至2025年,5個新城常住人口總規模達360萬左右,新城所在區的GDP總量達1.1萬億元,新城基本形成獨立的城市功能,初步具備綜合性節點城市的地位。 從整體看,《實施意見》聚焦“新城發力”的戰略部署,從“站位”“賦能”“聚焦”“提速”4個關鍵詞出發,找準新城“發力點”。總體內容共分為3個板塊,9條28項。 板塊一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建設目標。建設目標方面,在產業能級上新增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新城中心初步具備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功能能級,新城成為“五型經濟”的重要承載區和產城融合發展的示范標桿。交通出行上,形成支撐“30、45、60”出行目標的綜合交通體系基本框架,即30分鐘實現內部通勤及聯系周邊中心鎮,45分鐘到達近滬城市、中心城和相鄰新城,60分鐘銜接國際級樞紐。 板塊二從功能引領、產業發展、綜合交通、人居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6個維度闡述新城“十四五”規劃建設的實施策略。 功能引領方面,《實施意見》提出,一是找準發展定位,集聚強化特色功能;二是提升文化影響力,率先實現數字化轉型;三是注重資源要素集聚,打造新城經濟增長極。 圍繞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提出,聚焦產業鏈價值鏈關鍵環節,夯實制造業發展基礎。形成“一城一名園”的推進機制,打響“上海制造”名園品牌。加快引進一批功能型機構、高能級項目、重大平臺和龍頭型企業,打造相關產業的區域控制中心。劃定產業基地內的工業用地控制線,確保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 綜合交通方面,《實施意見》提出,堅持綠色集約,打造系統完善的內部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完善以軌道交通(含局域線)為主的公共交通體系,加大主次干路規劃實施力度,構建有特色、高品質的靜態交通系統和慢行系統。 《實施意見》還提出,超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用。實現新城5G全覆蓋及重點區域深度覆蓋。推進一批海綿城市示范城區和項目。 板塊三明確了新城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機制和強化政策保障舉措。《實施意見》將重點地區和重大項目作為“新城發力”的主要空間載體,聚焦人才、土地、資金、營商環境等關鍵領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實施意見》提出,強化人才引進政策,完善居住證積分和落戶政策。優化土地保障政策,市、區用地計劃指標向新城重點地區和重大項目傾斜,支持產業區塊實行混合用地等政策。加強財稅支持政策,市、區兩級政府加強對新城的財稅支持力度,實施新城范圍內的市級土地出讓收入支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