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市場成拉動業績引擎 外資銀行加碼中國不停步
渣打、花旗、匯豐、德銀等外資銀行2020年年報近期相繼出爐——從營業收入、利潤表現等財務指標看,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業務成為2020年拉動外資銀行業績表現的強勁馬達。對于這些外資銀行而言,今年加碼布局中國市場,也成為其繪就業務藍圖的重要著力點。 亞洲市場成拉動業績引擎 2020年,從利潤表現看,匯豐、花旗、渣打等外資銀行均面臨不同程度的下滑。 數據顯示,匯豐控股2020年經調整利潤下跌45%至121億美元;花旗凈利潤同比下降43.06%至110.47億美元;渣打撥備前經營利潤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下降4%;恒生營業利潤減少30%至201.25億港元。 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表現亮眼。以匯豐控股為例,2020年,單計亞洲業務,稅前利潤達128.32億美元,遠超中東及北非(0.19億美元)、北美(1.68億美元)等地區,且在該地區的盈利完全覆蓋了歐洲、拉美地區的虧損。 渣打、花旗亦如是。2020年,中國及北亞地區所產生的利潤占渣打集團整體稅前利潤的81%。渣打中國經營收入增加6%,未計減值及稅項前基本經營利潤提升26%。2020年,花旗在亞洲的收入為158億美元,貢獻了全球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成為北美以外花旗全球最大的區域市場。 先行布局“嘗到甜頭” 先行一步布局中國市場的金融機構,交出了亮眼的財務報表。 2020年,瑞銀稅前利潤為82.26億美元,同比增長47%;營業收入(不包括信貸損失支出)增長14%;股東應占凈利潤66.29億美元,同比增長54%。 2015年底,瑞銀就“中國2020戰略”達成共識,其中包括在5年內實現中國三大前臺業務——投資銀行、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增長,同時要取得前中后臺共同前進、相得益彰的發展。2018年12月,瑞銀增持其投資銀行業務平臺——瑞銀證券股權至51%,成為首家通過增持內地合資券商股權以實現控股的外資金融機構。 瑞銀集團首席執行官拉爾夫·哈默斯表示,2020年,瑞銀全球財富管理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實現雙位數稅前利潤增長,投資銀行業務取得20%的專屬股本回報率。從各地區看,美洲和亞太地區的稅前利潤分別增長逾10億美元。 再如德銀,2020年德銀4個季度均實現盈利——全年凈利潤為6.24億歐元,稅前利潤為10億歐元。 加碼中國已成共識 在外資銀行的全球版圖中,中國市場的地位愈發重要。今年以來,加碼布局中國,已成外資銀行的共識。 匯豐集團日前宣布,計劃未來5年招聘逾5000名財富管理人才,為中國和新加坡客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其中,中國內地計劃增聘3000名財富規劃顧問,以拓展集團在內地新推出的移動式財富規劃服務。目前,匯豐集團在上海、杭州、廣州和深圳已聘請200多名財富規劃顧問。 匯豐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亞太區主管欣格雷表示,亞洲的財富管理業務蘊含龐大的增長機遇。未來5年,匯豐計劃將中國內地的私人銀行業務擴展至10個城市。 恒生中國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強勁增長將帶動投資、消費增長,給恒生帶來更多業務機會。近年來,中國對外資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逐漸取消和降低外資在資本市場上的各種限制條件,使得恒生有更多機會參與內地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