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1年3月4日周四人民日報及四大證券報頭版內容精華摘要

    2021-3-4 08:56|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5111| 評論: 0

    摘要: ????【人民日報】  滬蘇浙皖聯手打造長三角強勁增長極――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構建市場“彩虹橋”  國務院日前批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基本建成,中央商 ...


    引導長期資金助力碳中和 建議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帶來了兩份提案,分別是關于引導長期資金助力碳中和以及擴大外幣國債發行。其中,關于鼓勵長期資金投資碳中和的提案與去年兩會她提出的關于ESG(環境社會治理)投資的提案一脈相承,體現出她近兩年對投資推動環境保護的關注。

    ????未來五年是經濟

    ????轉型升級重要窗口期

    ????“責任投資”理念源遠流長。據了解,在投資實踐中,全球排名前列的主權財富基金挪威央行投資管理機構(NBIM)、加拿大養老基金(CPPIB)、中投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也在主動融入推動環保。與此同時,世界一流公司越來越關注節能減排。由于數據存儲等生產經營活動需要大量電力,亞馬遜、谷歌和臉書已成為2000年以來累計購買新能源發電量最多的企業。

    ????趙海英表示,環保被投資界重視和強調的原因有三:一是新生代投資者的價值觀正發生變化,希望在達到收益目標的同時做到有利于社會和環境保護。二是監管趨嚴推高公司違規成本,目前已有30余個國家和地區交易所提出了鼓勵或強制性的ESG信息披露要求。三是ESG指標和績效的正相關性逐漸被市場發現,比起發達國家,ESG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更為顯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將ESG指標納入投資決策可獲得更高收益率。

    ????趙海英認為,未來五年是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期,我國應當從基礎性工作入手,大力發揮市場機制,引導資金助力經濟低碳轉型升級。一方面,由監管機構引導、行業協會推動,共同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信息披露是實現碳中和的首要步驟和基礎環節。碳排放、碳足跡定量信息披露是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短板。據中證統計,對照GRI全球標準,2019年我國僅有283家A股上市公司進行了企業環境影響披露,占比僅為7.5%。

    ????另一方面,循序漸進完善電力、碳排放權、綠色電力證書等交易平臺。在市場體系未健全前,可考慮將暢通企業直購綠電通道作為突破口。我國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頭部企業迫切需要尋找綠色電力,但我國碳指標及綠證交易市場發展滯后。另外,電力市場存在較大地域壁壘和交易成本。在著眼長遠完善市場機制的同時,暢通企業辨別和購買綠色電力的渠道或是短期內最為便捷的解決方式。

    ????此外,她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出臺措施鼓勵機構投資者將綠色投資納入其評價體系,帶動銀行、保險等社會資本進入碳中和前沿科技領域,助力實體企業產業鏈綠色化。一是推動大型機構投資者改進投資理念,將碳中和主題作為投資策略考量,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二是鼓勵引導資金支持重點技術行業。低碳能源替代和減排技術需要大量投資,例如儲能和碳捕獲技術都是實現碳中和的核心技術,但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鼓勵金融和投資機構根據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和需要,靈活利用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貸聯動和債權等方式提供更大投融資支持。

    ????擴大外幣國債發行

    ????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趙海英今年關于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的兩會提案話題新穎,此前市場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并不多見。她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發達國家大幅寬松貨幣和財政政策,對我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外溢效應,外匯資產保值增值面臨更大挑戰。當前我國經濟顯示出強大修復能力和旺盛活力,長期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外匯儲備連年穩定在3萬億美元以上,規模全球第一,海外資金對我國資產的配置需求旺盛。我國大國信用優勢凸顯。但中國外幣國債市場發育尚不健全,體系仍不完善,難以滿足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要求。

    ????因此,趙海英建議,應當用好我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良好信用優勢,抓住時機、另辟蹊徑,在外債水平和風險可控的范圍內,擴大外幣國債發行,完善市場體系,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除發行美元債外,還可以考慮發行歐元債、日元債和英鎊債。

    ????擴大外幣國債發行規模有何好處?趙海英分析,一方面,我國外幣國債信用好但發行量小、流動性低,擴大外幣債發行有利于充分體現我國國際融資能力,增強我國外幣債券吸引力。截至2020年末,中國外幣主權債僅存19只個券,其中美元債170億美元、歐元債80億歐元。與經濟體量和外匯儲備規模相比,我國境外融資仍有很大空間。

    ????“擴大債券發行規模、豐富可投資標的、增加債券期限類別有利于提升外幣債流動性和市場深度,并提高外幣國債的市場流動性,暢通跨境融資渠道,從而進一步增強我國主權債券的吸引力和海外融資能力。”趙海英稱。

    ????另一方面,我國外幣債利率曲線尚不完備,擴大外幣債發行有利于為中國企業境外融資提供“定價錨”,為完善新興外幣債市場作出貢獻。當前我國外幣主權債數量較少、券種不齊。這不僅導致我國企業海外融資難覓定價基準,也不利于新興外幣債市場加深擴容。

    ????以美元主權債為例,我國現存個券13只,規模約170億美元,期限僅有5類。同為金磚國家的俄羅斯現存個券22只,規模約1050億美元。其他新興國家中,墨西哥現存個券26只,規模約770億美元,期限7類;巴西現存個券規模也達480億美元。

    ????此外,趙海英表示,我國正面臨境外融資的大好時機,擴大外幣債發行有利于多方共贏。海外金融條件寬松,我國發行外幣債成本較低。過去4年我國發行的10年期美元國債收益率均低于1.5%;過去2年發行的10年期歐元國債收益率均低于0.5%,較短期限券種收益率甚至為負。同時,外國央行和金融機構對我國外幣主權債需求旺盛。去年我國美元債認購量與發行量之比高于3.8倍,認購比高達4.55倍,投資者地域廣泛覆蓋亞洲和美國等。

    ????趙海英認為,從對外投資和利用外資的整體結構看,我國對外資產大量投資于高流動性低回報的債券,而利用外資的主要形式是高成本的外商直接投資,這種結構在我國人均收入比較低的發展階段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但隨著我國人均收入增長,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這種結構是不利于國家財富積累的,有必要進一步優化。因此,可擴大發行外幣債的規模,降低利用外資成本。

    ????不過,趙海英也強調,擴大外幣債發行規模的同時,要提升境外投資能力,注重資產與負債的貨幣匹配和期限匹配。例如,可優化對外投資結構,適當增加配置海外股權類和實物類資產,推動國家財富保值增值。

    又一省專項債注資銀行計劃落地 尚有1380億額度待發

    ????各地中小銀行專項債漸次落地!

    ????3月2日,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文件顯示,2021年四川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向債券(一期)將于3月9日發行,計劃發行規模114億元,用于補充省內4家城商行、7家農商行及10家農信社的資本金。

    ????與廣西、內蒙古兩地相同,四川也選擇使用了可轉股協議存款工具,即募集資金以轉股協議存款方式支付給用款銀行(或農信社),在滿足條件后進行轉股。

    ????至此,已有廣東、浙江、山西、廣西、內蒙古、四川6個省區披露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計劃,發行規模合計620億元。

    ????惠及21家金融機構

    ????根據披露文件,2021年四川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計劃發行規模達114億元,品種為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債,全部為新增債券。

    ????本期債券期限為10年,存續期第6~10年(2027~2031年)每年按發行規模的20%償還本金,債券利息按半年支付。

    ????資金用途方面,本次專項債募集資金由相關地市政府專項用于省內4家城商行、7家農商行及10家農信社的資本金。具體包括:長城華西銀行、樂山市商業銀行、自貢銀行、雅安市商業銀行、瀘州農商行、達州農商行、宣漢農商行、萬源農商行、樂山三江農商行、遂寧農商行、安岳農商行、鹽亭縣農信聯社等。

    ????其中,4家城商行計劃使用專項債券金額較多,分別為:自貢銀行30億元、樂山商行19億元、長城華西銀行14.3億元、雅安商行14億元,合計占發行總規模的68%左右。此外,阿壩州農信聯社、瀘州農商行計劃使用專項債金額分別達7億元、5億元。

    ????“這個方案基本上是點、面都兼顧到了,方案既針對性地補充了幾家規模稍大銀行的資本金,惠及的銀行數量也比較多。”有銀行業分析師認為。

    ????在這之前,去年12月披露的《關于四川省2020年預算調整方案及1至10月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稱,經國務院批準,11月中旬財政部先行下達四川省支持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專項債券額度114億元。為加快推進專項債券支持化解中小銀行風險相關政策落地見效,省政府擬新增舉借專項債務114億元,并全部轉貸市縣。

    ????轉股協議存款工具再現

    ????據了解,“四川版”中小銀行專項債將通過轉股協議存款方式補充資本金,即募集資金以轉股協議存款方式支付給用款銀行(或農信社),在滿足條件后進行轉股。

    ????以瀘州農商行為例,該項目由省政府發行專項債后轉貸5億元給瀘州市政府,由瀘州市財政局代表市政府履行相關職責,并指定瀘州市興瀘投資集團以轉股協議存款的方式存入瀘州農商行,實現專項債券補充該行其他一級資本。

    ????瀘州農商行方案還披露,對于轉股類型的資本補充工具,地方政府原則上以持有到期為主,以還本付息的方式退出。如發生轉股,則采用轉讓所獲股權的方式退出,具體包括:1.經股東大會決策,使用銀行未分配利潤回購轉股股權;2.由原股東定向轉讓轉股股權;3.由當地政府出資增持銀行股權。

    ????同時,如果出現提前退出的情形,為避免資金閑置,原則上提前退出的收益用于認購瀘州農商行發行的其他金融產品,并保持所認購的金融產品期限結構與專項債券剩余期限結構的匹配。

    ????長城華西銀行方案則明確,該行計劃使用的14.325億元專項債資金退出方式為市場化退出,即轉股后債券存續期第6至10年,項目計劃采取逐年轉讓一定股份,轉讓價格不低于每股凈資產,同時采用等額本金還款法,每年償還專項債總額的20%本金并支付相應利息,到第十年實現全部退出。

    ????根據披露,四川省本期中小銀行專項債的償債資金來源為債券存續期內用款銀行對應的貸款利息、中收等經營收入(用于支付轉股前的協議存款利息)、轉股后股利分紅及專項債資金對應股份市場化轉讓所得。

    ????兩條注資路徑各有優劣

    ????截至目前,已有廣東、浙江、山西、廣西、內蒙古、四川6省區披露中小銀行專項債發行計劃,發行規模合計620億元,共50家中小銀行的資本得到相應補充。

    ????整體來看,目前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的路徑主要包括兩條:

    ????一是廣東、浙江、山西采用的,由地方國資平臺作為資金運營主體通過間接入股的方式注資,直接補充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其中,浙江與山西的專項債計劃均只針對一家中小銀行,分別為溫州銀行、籌建中的山西省級城商行;廣東省發行的全國首單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向債券則惠及4家本地農信機構。

    ????二是廣西、內蒙古、四川采用的,通過轉股協議存款的方式補充中小銀行其他一級資本,轉股后再轉為核心一級資本。但三地的注資模式有細微差別,其中廣西中小銀行專項債募資主要投向當地農信機構;四川方案的近七成募資則投向當地4家城商行;而內蒙古發行的兩期總計85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僅用于分別認購內蒙古銀行、鄂爾多斯銀行的轉股協議存款。

    ????“兩類注資方式各有優劣。通過本地國企間接入股的注資方式能夠直接補充核心資本,同時新股東的進入也有助于改善中小銀行公司治理,但審批程序可能比較繁瑣;而轉股協議存款的方式操作上相對簡單,注資效率較高,但因為是創新工具,監管標準尚待明確,對中小銀行經營機制、公司治理方面的改善作用也相對有限。”前述銀行業分析師表示。

    ????根據此前消息,2020年11月,國務院批準下達用于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共2000億元,且分地區額度已全部下達,惠及18個省市。

    ????這意味著,除前述6地合計620億元中小銀行專項債外,仍剩余12個省市、合計1380億元額度的中小銀行專項債尚待發行。

    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600028)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馬永生準備了2份提案,主要涉及氫能產業發展、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等話題。

    ????馬永生表示,“建議加快氫能產業發展,在頂層設計、核心技術攻關、標準體系制定和產業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針對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話題,他認為,應多措并舉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加強氫能產業頂層設計

    ????2020年以來,國家先后印發《關于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各地積極出臺配套規劃和政策,推動氫能研發、制備、儲運和應用鏈條不斷完善。截至2020年底,我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7352輛,建成加氫站128座,投入運營101座,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

    ????在馬永生看來,目前,我國在副產氫純化等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供氫規模和燃料電池汽車總量仍然很小。我國氫能產業長遠發展還面臨一些問題。

    ????具體來看,一是缺乏國家層面總體統籌和頂層設計,已出現產業雷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苗頭。二是在液態儲氫等核心技術、高端材料、裝備制造方面存在“卡脖子”風險。三是氫能管理體系尚未建立,行業標準、技術路線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四是當前“綠氫”(風光水核電等非化石能源制氫)成本高,經濟性利用較為困難。

    ????對此,馬永生建議:一是加強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堅持綠氫原則,重點圍繞氫能交通、綠氫化工產業,超前加大高純氫制備、加氫站、氫氣儲運設施、氫燃料電池等基礎設施布局。

    ????二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氫能全產業鏈產學研聯合攻關,探索并推動氫能從制取、儲運到應用全產業鏈技術提升和突破,盡快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三是加強標準體系制定。氫能全產業鏈管理涉及國家11個部委,需統籌推動,建立完整、先進的全產業鏈氫能規范標準。

    ????四是加強產業政策扶持。明確財政、稅收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標準和支持時限,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馬永生指出,需要高度重視的是,我國目前仍存在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還不夠突出、企業研發投入不及發達國家、企業承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不及高校院所、在國家科技創新平臺設置和項目立項上企業參與度相對較低且話語權較小、制約企業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亟待破除等問題。

    ????為了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馬永生建議:一是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針對行業特點,提出指導性研發投入強度意見;持續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并加大落實力度;以允許一次性計提折舊、配套支持資金、稅收優惠等方式,支持工業試驗裝置建設;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平臺,鼓勵企業研究院所牽頭承擔基礎研究項目,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

    ????二是支持企業牽頭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建設。針對涉及產業應用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科技項目,由企業牽頭提出指南建議,以企業為項目決策和組織主體,打造若干行業創新領軍企業;鼓勵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吸納更多企業參與,提高大科學實驗裝置與產業需求的結合度;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創新聯合體、實體型創新聯盟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加快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鼓勵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管理體制機制。

    ????三是完善科技人才引進、評價和激勵政策。拓寬企業高端人才引進渠道,支持企業自建高端人才引進平臺,在薪酬、落戶、子女就學就業等方面給予政策便利和傾斜;研究制定容錯規定,讓科技管理干部、科技人員大膽搞創新;建立以市場為主要導向、質量為主要標準、符合創新規律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基礎研究以同行評價為主,應用型成果主要采用市場評定方式并適當延長報獎成果的應用年限;加大對國有企業科研機構薪酬總額傾斜力度,對國有企業研究院放寬工資總額限制,實施市場化薪酬制度。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