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突遇“驚雷” 各方激辯工業化養豬模式 ...
3月13日,雪球論壇的大V“天地俠影”發表了《牧原會是驚雷嗎?》一文,對牧原股份提出多項質疑,將牧原股份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15日,牧原股份相關人士回應記者稱,已對市場討論的話題有所關注,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與控股股東旗下建筑公司的關聯交易也屬正常。 “人怕出名豬怕壯”,市值最高曾接近5000億元的養豬企業牧原股份這兩天對這句老話深有體會。 近日,網絡大V“天地俠影”一篇名為《牧原會是驚雷嗎?》的文章,將牧原股份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昨日,牧原股份相關人士回應上海證券報記者稱,已對市場討論的話題有所關注,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與控股股東旗下建筑公司的關聯交易也屬正常。 昨日早盤,牧原股份股價低開近2.5%,全天走勢基本隨大盤起伏,收盤下跌3.58%,收于103.82元,成交金額41.19億元,較前一日增加超過25億元。公司最新市值為3902億元。 質疑突發:主要集中在三點 3月13日早間,雪球論壇的大V“天地俠影”發表了《牧原會是驚雷嗎?》一文,直接對牧原股份提出多項質疑。 具體來看,“天地俠影”質疑的點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牧原股份的固定資產/銷售收入遠高于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二是牧原股份與控股股東旗下建筑公司存在大量的關聯交易(過去兩年的金額約為190億元),暗指承建豬圈的牧原建筑從上市公司賺了大錢;三是少數股東ROE遠低于母公司股東ROE(少數股東的ROE僅為13.98%,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ROE卻高達47.88%),相當于這些少數股東在同上市公司做不掙錢的合伙生意。 該文章猶如一顆驚雷,徹底引爆了資本市場,參與討論者中不乏支持“天地俠影”觀點的人,同時也有人質疑其不懂養豬行業。此外,一券商農業團隊也直接下場參與激辯。 關于質疑一,有投資者在評論中表示,這是由牧原股份的重資產養豬模式決定的。從飼料廠到繁殖豬仔再到養豬場,牧原股份全部親自下場,全產業鏈打通,而溫氏股份等其他同行企業則主要是外包養殖模式。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相比溫氏股份、正邦科技等目前大力推行的“公司+養殖小區”模式,牧原股份為“自繁自養一體化”模式的代表。這種重資產養豬模式,制約企業規模擴張的主要是資金,其固定資產/營收自然遠遠大于同行企業。 對于“天地俠影”提出的少數股東權益與收益不成正比問題,雪球投資者“坐著不動”認為,該問題由會計合并規則造成,并非造假。 一券商農業團隊則認為,對于牧原股份關聯交易的質疑并不成立,原因是:牧原建筑成立的主要原因就是減少建筑商環節層層外包以及建筑環節的財務規范,從而達到為上市公司節約成本的目的。這些年牧原股份資本開支大幅增加,產能快速擴張,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可以為其驗證之一。牧原股份的快速擴張,以及同行從其外購大量母豬、仔豬,行業有口皆碑的評價可以為其驗證之二。 牧原回應:關聯交易屬正常 對于質疑,牧原股份相關人士3月15日下午回應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稱公司已對市場討論話題有所關注,目前經營一切正常,對網上質疑目前尚未公開回復,與控股股東旗下建筑公司的關聯交易也屬正常。 此前,牧原股份已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成本采用平行結轉法核算,生產成本中與養殖直接相關的成本計入原材料、折舊等對應科目;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等計入其他費用。 牧原股份的回復還涉及產能問題,其稱公司現有養殖類子公司200余家,布局全國20余省份。目前生豬產能主要分布在河南(占比近40%)、山東、內蒙古、安徽、遼寧、黑龍江等,上述六省份產能占比接近80%。公司根據市場情況,綜合考量地理位置、環境條件、疫病防控等因素,選擇適宜地區進行產能布局。 針對牧原股份被質疑的種種問題,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天地俠影”的質疑尚缺乏數據支撐,而且養豬已經不是其認為的“四片磚墻”的散養模式,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影響,養豬已是融合了多門學科的“高科技”行業,其中包含的專利能達到上百項,而牧原股份的“樓房養豬”項目是大型工業化設施正迅猛取代小型傳統養豬場的縮影。 不過,該人士同時表示:“對于關聯交易的諸多細節問題,還需要公司說明白,給廣大投資者一個交代。” 益研究高級研究員林一鳴分析認為,要判斷一家公司有無造假嫌疑,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予以考量。第一,這家公司有無造假的動機;第二,財務指標有無異常,且異常是否能得到合理解釋。對于“天地俠影”的質疑點,牧原股份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力可以合理解釋,公司也曾就商業模式等出過相應的公告。基于此,牧原股份并不存在強烈的造假動機,且質疑點均存在合理解釋,“牧原的造假可能性并不高”。 業界之聲:爭議有助于發展 經過多日激辯后,“天地俠影”昨日下午再度發文《潮流不改,上周不過幻像》。他在文中提到,“實錘幾乎沒有”“很后悔標題用了個‘驚雷’”等等。此前,他也表示:“作為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人,我只是有疑不投。寧可錯過,絕不做錯,如此簡單而已。”一番言論似有要給此前的質疑畫上句號的意思。 回看這場圍繞“牧原股份是否財務造假”的大討論,有意思的一點是,不少投資者甚至券商團體當起了上市公司的義務“救火員”,背后原因恐不言自明;而對于“天地俠影”而言,如果本著一顆公心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其“質疑”何嘗不是幫資本市場“排雷”,從而捍衛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在業界看來,正是有了不同的聲音和爭議,才能夠使相關公司和行業朝著良性方向發展。經此一辯,希望牧原股份能夠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給市場和投資者一個“定心丸”,讓投資者可以探索其獨特養殖模式、商業模式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