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合體”謀求“化學反應” 資本市場應如何催化 ????資本市場正在努力求解一道央企重組“化學題”——“兩大化工元素緊密融合,且合計涵蓋資產規模超過萬億元,請問,在元素自身活性強大、政策環境充分、資本市場作為介質加入的情況下,該化學反應能夠釋放多少能量?” ????3月31日,國資委披露,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化工)實施聯合重組,新設公司由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合并簡稱“兩化”)整體劃入新公司。這意味著一家資產過萬億元的央企呼之欲出。昨日,“兩化”旗下12家A股上市公司同步披露了上述消息。 ????這是資本市場乃至國資系統近期尤為重視的一次“化學反應”,其“合成目標”被投資者充滿期待的稱為“中國神化”。筆者注意到,新公司業務范圍并不是“兩化”產業分布的“1+1”,而是進行了結構優化,并特別對科研創新“加杠桿”,進一步明確定位于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八大業務領域,十分契合“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的政策導向。此外,結合資本市場“把支持科技創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表態來看,資本市場對于支持兩家央企“合體”,乃至對于未來更多國資、央企的產業結構優化和深入整合,均有望發揮樞紐力量。 ????一方面,從2014年的“兩車合并”到如今推進“兩化合體”,央企整合并不是模式復制,而是迭代升級。而且,“十四五”時期,央企整合更強調產業布局的戰略性和前瞻性。 ????應該說,“做好裝備制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企業戰略性重組”早已在國資委的工作規劃中,國資委從2019年以來也對此多次表態,乃至推進落實。但是,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關鍵領域央企重組的內涵也進一步深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簡稱:“十四五規劃”)提出,“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推動國有經濟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增量資本配置,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 ????本次“兩化合體”顯然并不僅是對于傳統行業的結構優化,目標公司的重點業務之一是“生命科學”,而“生命科學”被“十四五規劃”部署于“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篇目中,其戰略性和前瞻性鮮明。 ????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近日撰文表示,“十四五”時期做好國資央企工作的主要目標包括,“在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比重大幅提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引領和基礎保障作用全面增強,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從這個意義來說,此次“兩化合體”是一次對此的深層次探索,并為央企后續整合積累核心經驗和數據。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與國資改革一直是相向而行、相伴而行。“兩化合體”的戰略目標,其實與資本市場的發展目標和服務目標“不謀而合”。因此,資本市場對于央企推進重組大有可為,也必有可為。 ????我國經濟處于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于生產要素的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資本市場在要素流轉中具有樞紐特征,自然也有助于推進央企整合目標的落地。例如,資本市場強化對于科技創新的支持,并將其放在突出位置,這對于“兩化合體”后的產業升級轉型,具備強大的支撐和撬動潛能。 ????同時,資本市場的市場化特征,有助于實現對于央企重組的“價值再發現”。對于本次“兩化合體”,資本市場就已經在第一時間做出了自己的“價值判斷”。4月1日,中化國際與克勞斯股價均以漲停報收,其余相關A股公司股價也大多取得不同程度的上漲。 ????數據進一步印證了資本市場與國資央企的“親密度”。根據國資委此前披露的數據,各級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超過了1000家,約占A股市場的26%左右,市值約32%左右。此外,央企有近七成的資產注入了上市公司,近九成的利潤來源于上市公司。 ????坦率地說,“兩化合體”后,如何進一步形成產業發展合力、科技創新合力、戰略安全合力,還需要在實踐中持續探索,也需要以合理的時間換取更大的空間。不過,筆者認為,可以預期的是,“兩化合體”將優化業務布局、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資本市場幾乎可以對此提供全流程服務;同時,相關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股東重組帶來的公司治理持續改善、產業結構優化、產業鏈整合、經營能效提升等“綜合溢價”,為資本市場創造更大價值,從而將央企重組效能進一步發揮,增加投資者的財富獲得感。 國有六大行去年業績齊增 現金分紅3400余億元創歷史新高 ????時間來到3月底時,國有六大銀行2020年業績報告已全部出齊。在極其特殊的2020年,6家國有大行均克服了突發疫情及國內外復雜的經濟變化,凈利潤全部取得正增長。不良貸款率雖有所增加,但資產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可控,保持了良好的發展韌性。 ????在保持盈利穩定增長的同時,國有大行持續以現金分紅的方式回報廣大股東。據統計,六大國有銀行2020年度現金分紅合計逾3400億元,較2019年增長1.98%,分紅金額將再創歷史新高。 ????2020年6家國有大行 ????合計實現凈利潤1.16萬億元 ????根據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國有六大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集團口徑,下同)11566.4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201.52億元,增長1.77%。 ????國有大行中,工行仍最賺錢,2020年實現凈利潤3176.85億元,較2019年增長1.38%。凈利增幅最高的為郵儲銀行,2020年實現凈利潤643.18億元,同比增長5.38%。建行、農行以及中行去年實現凈利潤均超2000億元,分別為2735.79億元、2164.00億元以及2050.9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2%、1.63%和1.59%。交行去年實現凈利潤795.70億元。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有大行年報已全部披露完畢,上述銀行2020年業績仍全部保持正增長,反映出我國經濟在疫情好轉后,得到了較快的恢復,這為國有大行業績穩中向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國有大行盈利維持增長也有助于分紅體系的穩定,并獲得一定強度的資本補充。 ????為了夯實資產質量,去年國有大行紛紛加大了計提撥備和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盡管不良貸款率均較2019年年末有所增長,但資產質量基本保持穩定可控。6家國有大行截至2020年年末的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45%,雖然較2019年年末增加0.12個百分點,但仍遠低于同期商業銀行1.84%的不良貸款率均值。其中,交通銀行不良貸款率最高,不良貸款率為1.67%;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最低,為0.88%。 ????隨著信貸投放的加大,國有大行去年資產規模仍在持續增長之中。6家銀行截至去年年末的資產規模均在10萬億元以上。工行截至去年年末資產規模達33.35萬億元,遙遙領先其他銀行。 ????積極回報股東 ????現金分紅比例均達30% ????可喜的是,國有大行在去年克服困難保證自身盈利增長的同時,依舊各自推出了豐厚的分紅方案,且全部以現金分紅的方式回饋股東和投資者。 ????記者根據各家銀行披露的利潤分配方案統計,伴隨業績的穩定增長,六大國有銀行分紅金額將再創歷史新高,合計向普通股股東派發現金股息將達3418.87億元(含稅,下同)。其中,工行、建行、中行的現金分紅金額較2019年均增長了逾10億元,郵儲銀行現金分紅金額較2019年增長了5.35%,在國有大行中增幅最高。 ????工商銀行2020年度現金分紅金額高達948.04億元,居所有6家大行中首位。建行、農行、中行現金分紅均在600億元以上,分別為815.04億元、647.82億元和579.94億元,郵儲銀行與交行分紅金額略少,分別是為235.41億元和192.62億元。 ????雖然各家國有大行分紅金額不同,但利潤分配政策均保持了連續性和穩定性,六大國有銀行現金分紅比例均達到了30%及以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國有大行在保持業績穩定的同時,持續多年采用現金方式分紅,并保持與業績增長同步,這充分體現出國有大行高度重視對股東的回饋,也是響應監管部門現金分紅、履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 工業品期權豐富企業風險管理體系 夯實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2017年豆粕期權在大商所上市,拉開了國內商品期權上市的帷幕,隨后鐵礦石期權、液化石油氣期權、聚丙烯等3個合成樹脂期權同日上市,工業品期權市場進入發展“快車道”。 ????雖然工業品期權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工業企業對個性化風險管理工具需求不斷提升,鐵礦石、化工期權一經上市便受到產業和廣大投資者的關注。數據顯示,去年大商所工業品期權日均成交量、持倉量分別為8.61萬手和28.81萬手,法人客戶持倉占比均超過60%。可以看到,工業品期權在完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夯實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中已嶄露頭角。 ????鐵礦石期權: ????構建最完整衍生工具體系 ????2013年10月份,鐵礦石期貨在大商所掛牌上市,經過5年多穩健運行和持續發展后,在2018年實施引入境外交易者業務,同年年底大商所上線了鐵礦石和合成樹脂化工品種的場外商品互換業務。此后隨著鐵礦石期權上市,國際三大衍生工具——期貨、期權、互換在鐵礦石品種上齊備,鐵礦石也成為國內首個衍生工具齊備、打通境內外衍生市場的品種。 ????“2020年全球疫情暴發,鐵礦石價格強勢上漲,產業主體避險需求增強,鐵礦石期權交易規模提升。”中信期貨相關業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鐵礦石期權與期貨互為補充,有助于豐富交易主體的風險管理手段,降低市場整體運行風險,優化投資者參與結構,也有助于市場為鐵礦石產業的中下游企業開發出量身定制的風險管理產品。 ????記者了解到,面對去年頻繁波動的鐵礦石市場,本鋼集團北營鋼鐵有限公司(下稱“北營鋼鐵”)通過中信期貨開展了期權組合策略。作為本鋼集團控股子公司的北營鋼鐵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線材生產基地,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鐵礦市場先抑后揚。在鋼材銷售不暢的情況下,北營鋼鐵的鐵礦庫存跌價壓力增大。公司根據當地企業復工復產、港口庫存、加工利潤及下游需求等因素,判斷鐵礦供應或將逐步恢復,終端需求短期內難以形成強支撐,趨于震蕩或下跌。因此,企業決定采用熊市價差策略為鐵礦庫存進行保值。 ????北營鋼鐵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說,公司定位于對鐵礦石現貨庫存進行套期保值,在去年4月9日起陸續開展熊市看跌價差組合交易,具體策略是:賣出2009期權合約540元/噸-560元/噸的看跌期權,權利金成交均價30.13元/噸;同時買入2009期權合約570元/噸-590元/噸的看跌期權,權利金成交均價41.49元/噸。當時,期貨2009合約價位約在600元/噸-700元/噸區間。 ????“若期權到期不行權,企業認為項目期內若鐵礦石價格下跌,以此構建的熊市價差組合將會有所收益,用以抵補鐵礦石現貨庫存下跌的損失。若期權到期行權,在期權合約到期日之前,如果期貨價格跌至540元/噸-560元/噸以下,在被執行的情況下,企業將形成540元/噸-560元/噸的期貨多單以及570元/噸-590元/噸的期貨空單,獲利30元/噸,用以抵補損失。若期貨價格在590元/噸以上,企業將獲得30.13元/噸的權利金收入,同時形成570元/噸-590元/噸的期貨空單,鎖定現貨庫存的貨物價值。”北營鋼鐵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該公司自2014年起逐步參與期貨市場,通過對期現和基差走勢的研判,進行周期性套期保值,并實現動態庫存管理。為進一步增加收益和對現貨頭寸實現保護,公司從2015年開始增設期權研究團隊,并在2020年初完成場內期權開戶,截至去年年底累計持倉超過1000余手,累計交易量已達1000余手。 ????化工期權: ????助力化工行業轉型升級 ????記者獲悉,在目前的62個場內商品期貨品種中,有18個品種推出了商品期權。雖然起步晚,但部分期權品種得益于標的期貨市場成熟發展和產業企業的深度參與,上市以后迅速被產業、市場各方廣泛接受,市場參與度和運用程度快速增長。 ????這一特點,在聚丙烯等3個化工期權上表現得較為明顯。作為三大合成樹脂產品的聚丙烯、聚氯乙烯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一直是我國期現市場融合發展、產業深度參與期貨避險的“模范”品種,實體產業對衍生工具的充分認識、參與并形成的成熟套保模式,為期權工具發揮應有功能和價值提供了寶貴的產業土壤。據大商所數據,去年3個化工期權法人客戶持倉占比均超過60%。 ????總部位于寧波的大型化工貿易商中基石化正是期權“產業大軍”的一員。在該公司研究總監王林看來,3個化工期權上市以來運行狀況良好,為企業提供了全新的風險規避工具。由于化工期權合約的設計科學合理,再加上市場各方的廣泛參與,使得化工期權都有較好的成交規模,為企業參與套期保值提供了流動性基礎。 ????“3個期權上市以來,我們已逐漸將部分原本在期貨上進行套期保值的頭寸,轉移到期權上進行套保,這相對于傳統的期貨套保往往會有更高的收益。”王林表示。 ????他舉例說,去年年底化工期現貨價格波動頻繁,11月份至12月份的時間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主力合約L2015價格波動幅度達9%。12月25日,公司在L2105合約價格為7870元/噸時,以單價365.5元/噸賣出了行權價為7900元/噸的L2105看漲期權,對已有的期貨套保空單進行置換,以保證在市場行情出現上漲時,期權的虧損會低于期貨空單的虧損,從而優化原有套保頭寸。 ????今年1月22日,該筆期權交易在L2105期貨價格為7730元/噸時以230元/噸的權利金單價平倉離場,并在盤面7750元/噸時換回了期貨空單,平倉時期權盈利135.5元/噸,而當初的期貨空單將盈利120元/噸。相比之下,本次置換后每噸盈利多出15.5元。總的來說,利用期權賣權對多/空單進行置換,主要是利用期權的時間價值對期貨頭寸進行優化,在特定行情下這類操作可以擴大企業的盈利。王林同時強調,由于期權賣權具有有限盈利的特點,這類置換的總體規模應該進行合理控制,避免在大幅波動中出現一定的交易風險。 ????去年3月底大商所同步上市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同樣為市場關注。貿易商重慶寰孚商貿公司在液化石油氣期權上市后不久就做了期權套保。“對企業來講,相比于此前只有單一的期貨或期權品種上市,產業一下子有兩個衍生品避險工具,會有更多企業愿意主動參與進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大商所推出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對行業的影響很大,企業愿意用期貨價格來確定現貨價格,這將使現有定價公開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