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1年4月7日周三人民日報及四大證券報頭版內容精華摘要

    2021-4-7 09:20|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2284| 評論: 0

    摘要: ????【人民日報】  跨界造車 期待跨出新路(觀象臺)  資本看好、時機正巧、條件具備……信息通信技術企業紛紛跨界造車,但要想在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取得成功,仍須應對不少挑戰。????【證券日報】???? ...


    29份罰單直指投行違規業務 監管強化看門人職責

    ????因保薦項目存質量問題,證監會向多家券商和投行人員開出罰單。

    ????4月6日,證監會公布了29條投行業務違規處罰信息,涉及中山證券、中信建投證券、海通證券、中金公司、國金證券、東方證券承銷保薦、中信證券和五礦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多和IPO業務相關,包括對發行人核查不充分、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未勤勉盡責督促發行人等。相應的,負責承銷的保薦代表人也受到監管談話、警示函監管措施等不同程度的行政處罰。

    ????今年以來,監管層強化了對“帶病闖關”發行人的懲處力度,也提高了對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實質性要求。市場人士認為,從嚴監管利于為真正優質企業讓路,利于注冊制進程穩步推進,注冊制對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要求更高。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監管層對券商等中介機構的監管日益增強。

    ????多家券商領罰單

    ????因投行業務受罰的券商包括了海通證券、中信證券、五礦證券、東方證券承銷保薦、國金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中山證券等券商,其中,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被多次采取行政監管舉措。

    ????總體來看,上述券商多因為首次提交的保薦工作報告等材料中未詳盡披露、對發行人情況核查不充分、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走訪客戶的方式不合理且流于形式等被開具了監管罰單。

    ????中信證券收到了兩份罰單,一份是因為在保薦深圳市亞輝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過程中,提交的申報材料存在財務數據前后不一致,披露口徑出現明顯差異;信息披露內容前后矛盾;未履行豁免披露程序,擅自簡化披露內容等方面問題,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并責令中信證券對內控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的報告報送證監會;另一份是由于個別首次公開發行保薦項目執業質量不高,存在對發行人現金交易等情況關注和披露不充分、不準確,對發行人收入確認依據、補貼可回收性等情況核查不充分等問題,被證監會要求責令改正。

    ????同時,中信證券還存在私募基金托管業務內部控制不夠完善,個別項目履職不謹慎的情況。一是業務準入管控不到位,部分項目業務準入未嚴格執行公司規定的標準和審批程序,未充分關注和核實管理人準入材料。二是投資監督業務流程存在薄弱環節,部分產品未及時調整系統中設定的監督內容,部分投資監督審核未按公司規定履行復核程序,對投資監督崗履職情況進行監督約束的內控流程不完善。三是信息披露復核工作存在不足,對個別產品季度報告的復核存在遲延。四是業務隔離不到位,托管部門與從事基金服務外包業務的子公司未嚴格執行業務隔離要求。另外,公司個別資管產品未根據合同約定的時間和方式向客戶提供對賬單,說明報告期內客戶委托資產的配置狀況、凈值變動、交易記錄等情況。

    ????海通證券則收到了三份罰單。一是在保薦四方光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在首次提交的保薦工作報告等材料中未披露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熊友輝涉嫌行賄的事項;二是在履行上海中技樁業股份有限公司重組上市持續督導職責過程中,未按規定履行定期回訪、現場檢查等程序,未按規定對所利用的會計師工作進行審慎核查,走訪客戶的方式不合理且流于形式等。并在擔任上海富控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收購上海宏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51%和49%股權財務顧問過程中,未對上市公司存貸雙高、標的資產相關方在上市公司實控人關聯企業繳納社保等異常情況保持必要的職業審慎并充分核查,未通過函證、訪談等方式對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情況進行核查。三是作為山東新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推薦掛牌主辦券商,未勤勉盡責,對掛牌公司內控情況、股權情況等核查不充分。因此,海通證券分別被證監會采取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舉措。

    ????中山證券是在債券承銷過程中未核查充分被出具警示函;中信建投因保薦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時對發行人商譽減值、關聯交易、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等情況的核查不充分,未按規定對發行人轉貸事項發表專業意見,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被監管談話;中金公司保薦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未勤勉盡責督促發行人按照監管要求清理相關對賭協議并履行披露義務,未主動就對賭協議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發表專項核查意見被出具警示函;國金證券作為參仙源參業股份有限公司推薦掛牌主辦券商,未勤勉盡責被出具警示函;東方證券承銷保薦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時,對發行人收入確認政策、固定資產、關聯交易和關聯方資金占用等情況的核查不充分,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被出具警示函;五礦證券在保薦深圳信測標準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時,未披露發行人重要子公司蘇州市信測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涉嫌行賄的事項被出具警示函。

    ????涉及IPO的項目,有的是已發行項目,有的則是撤回項目,如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在2019年就撤回了首發申請。

    ????3月20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就IPO“撤回潮”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易會滿表示,“最近,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了高比例撤回申報材料的現象,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看,并不是說這些企業問題有多大,更不是因為做假賬撤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

    ????易會滿認為,從目前情況看,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易會滿同時表示,對“帶病闖關”的企業,將嚴肅處理,決不允許一撤了之。

    ????有保薦代表人

    ????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在處罰券商的同時,具體承接項目的保薦代表人也被懲處,相比被出具警示函的舉措,有一些保薦代表人被認定為不適當人選。

    ????具體來看,證監會認定胡珉杰、李永昊為不適當人選。因在擔任上海富控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收購上海宏投網絡科技有限公司51%和49%股權財務顧問過程中,未對標的資產實控人在發行人實控人關聯企業繳納社保等異常情況保持必要的職業審慎并充分核查,未通過函證、訪談等方式對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情況進行核查,證監會決定認定胡珉杰為不適當人選,在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9月22日期間,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業務相關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李永昊在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6月22日期間,不得擔任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業務相關職務或者實際履行上述職務。

    ????另外,因保薦撤單項目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時,未能勤勉盡責,對發行人商譽減值、關聯交易、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核查不充分,未按規定對發行人轉貸事項發表專業意見,證監會決定在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6月22日期間,暫不受理趙鑫、王璟出具的與行政許可有關的文件。還有四位保薦代表人被暫停受理3個月行政許可文件,均因保薦項目證券發行上市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被證監會中止審核已受理的行政許可申請。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從核準制到注冊制,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的首要目標是提高發行人上市的“可批性”,也就是要獲得審核通過;現在應該是要保證發行人的“可投性”,也就是能為投資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標的,這對“看門人”的要求實際上更高了,監管層對券商等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日益增強。

    ????王驥躍強調,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中介機構既不能形同虛設,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只有緊繃審慎履職這根弦,切實把好入口關,才能奠定好全面推行注冊制的基礎??梢灶A期,以犧牲信譽換取短期利益的中介機構終將被市場拋棄,而履行專業職責、切實保證執業質量、內控制度建設完善的中介機構會立于不敗之地。

    在線教育駛入十字路口 野蠻生長遭遇強監管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在線教育因其不受時間地點制約以及無接觸式教學的優勢,站上“風口”。然而今年3月以來,就在資本玩家們摩拳擦掌蓄勢待發的時候,央媒頻繁發文“敲打”在線教育行業,直指亂象,這也波及到A股市場,此前密集投放在線教育廣告的分眾傳媒受此影響股價大跌。

    ????相關部門重拳出擊讓當下在線教育熱陷入了冷思考,在線教育已然走到了十字路口——繼續野蠻生長勢必遭受政策迎頭痛擊,就此偃旗息鼓顯然又將錯失大好市場。未來,在線教育將何去何從?

    ????疫情催旺在線教育

    ????2020年初一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行各業紛紛停工停產,學生群體也迎來了延遲開學的消息。彼時,教育部發文稱,要各個學校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一些線下教育機構不得不向線上轉型,在線教育迎來新機遇。

    ????資本的嗅覺一向敏銳,2020年春節后開市第一天,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A股市場萎靡,大盤暴跌近8%,超過3000只股票跌停,只有少數疫情受益板塊逆勢上漲,其中就包括在線教育。

    ????因為疫情影響上課模式的改變,在線教育被賦予了美妙的預期,并且野蠻擴張。

    ????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Q1&2020Q2e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約為4003.8億元,同比增長24.1%,疫情對剛需性的線上K12教培市場產生一定正向影響。

    ????來自天眼查的數據顯示,2020年6月至今,我國新增在線教育企業數量為8.7萬家。

    ????除了疫情影響,教育的內卷化也是推動國內教培機構蓬勃發展的因素之一。機構數量驟增的背后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當代家長的焦慮。

    ????今年年初,一位海淀媽媽的“雞娃”時間表刷爆了各大社交平臺,時間表上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孩子每天精確到分鐘的學習計劃,除了整體系統的線下學習時間,見縫插針的線上課程也緊隨其后。

    ????一位深圳家長向記者介紹,最近雞娃圈流行這樣一句話——“絕大多數孩子,還輪不到拼天賦”。他表示,大多數家長都十分認可該觀點,認為孩子必須進行課外補習,而且要堅持不斷地課外補習。

    ????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重點實驗室2021年1月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網課市場白皮書暨2021年前瞻報告》,在線教育行業是2020年投融資規模最大的風口行業之一,這一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融資額高于該行業此前十年的融資總和。

    ????據艾瑞咨詢統計,2020年教育行業累計融資1164億元,其中在線教育融資1034億元,占比89%。這1034億融資中,80%流向了頭部5家平臺。換算得出,僅這5家平臺的融資就多達約827億。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專家張家勇表示,一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中小學在校生接近2億,規模如此龐大的群體是一座待開發的“金礦”;二是中國家長對于子女教育非常重視,特別是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等選拔機制的壓力下,在線教育剛性需求旺盛;三是在線教育是數字化智能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全民終身學習時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形態。

    ????頭部企業年報啞火

    ????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確實迎來了大好機遇。然而,另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線教育行業目前還普遍處于虧損之中。

    ????近期,跟誰學、51talk、新東方在線等頭部在線教育企業相繼發布了2020年財務報告,與行業發展勢頭正好相反,除51talk之外,幾家企業的凈利潤均為負數。

    ????2020年,跟誰學的營收為71.25億元,同比增長236.9%;一起教育科技2020年全年營收大漲218.6%,達到12.9億元;網易有道的營收為31.68億元,同比增長142.7%。

    ????財報顯示,一起教育科技2020年凈虧損13.399億元,調整后的凈虧損(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9.839億元。網易有道2020年凈虧損17.53億元,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2020年有道普通股股東應占凈虧損17億元。跟誰學2020年凈虧損13.93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虧損11.54億元。

    ????其中,一起教育更是長期虧損,公司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9個月的營收分別為3.1億元、4.1億元、8.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6.56億元、9.64億元、9.75億元,累計虧損額達25.95億元。

    ????財報看出,增收不增利是目前行業的普遍現象。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公司業績虧損與他們近乎激進的廣告投放有關。

    ????可以看到,當前的熱門綜藝,熱播電視劇,各大衛視的重要晚會上,在線教育機構的廣告成為了觀眾無法忽略的存在。

    ????跟誰學的財報顯示,其銷售費用從2019年的10.409億元增至2020年度的58.162億元,增加47.75億元,占其凈收入的比例增至81.6%。

    ????同樣致力于廣告營銷的網易有道,2020年全年市場營銷費用達到近27億元,同比增長332.9%;僅第四季度的營銷費用就達到8.05億,相比去年同期的2.06億元翻了近4倍。

    ????此外,51talk2020年銷售及營銷費用為10.35億元,同比增長了30.7%;一起教育科技2020年的總運營支出為21.328億元,其中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為10.979億元。

    ????資本愛追逐風口,但卻沒有耐心陪跑。盈利能力不明朗的在線教育概念股在公布業績后紛紛下跌。3月29日,跟誰學跌超18%,流利說跌超10%,網易有道跌超7%,新東方跌超3%。Wind數據顯示,自2月股價觸頂以來,新東方在線、跟誰學、網易有道等公司的股價已下跌二至四成。

    ????近期中央臺大熱的一部勵志電視劇《甜蜜》也反映了當下在線教育困境。該電視劇的開篇,女主的丈夫創辦了一家在線教育公司,因資金鏈斷裂,走投無路最終結束了生命。這部電視劇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線教育的燒錢屬性。

    ????亂象頻出監管趨嚴

    ????羊毛出在羊身上,教育機構大手筆支出的營銷費用最終還要靠消費者來買單?!笆谡n”變“售課”是資本介入教育行業后的一大變化。此前,猿輔導CEO李勇在接受采訪時說教育行業重要的是服務而不是內容,正因為此,各個教育機構紛紛組建精銳的銷售團隊。

    ????“現在的培訓機構推銷體系太成熟了,你不踏進去都不知道他們有這么多業務,你需要的不需要的他們都有。”一位海淀“雞娃”的家長這樣說。

    ????“他們有一套完整的銷售思路,先委婉地描述你的現狀,你要面臨的競爭,再激發家長的焦慮,讓他們覺得別人的孩子都在補習,你不能特立獨行。再講很多逆襲案例,最終就是要讓你報名他們的課程,報名一個課程以后就是沒完沒了的推銷,數學推完推英語,英語推完推物理。”深圳紅嶺中學一位高二學生告訴記者。

    ????為了求證,記者撥打了一知名雅思機構的銷售電話,不到半小時就有專業的三位老師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專門服務于記者,并向記者推銷了一系列的雅思課程,甚至包括留學中介。

    ????除了自身強大的銷售體系,在線教育機構還做起了“口碑裂變”營銷,即利用家長推銷課程。在利益的推動下,有的家長專門做起了“拉人頭”的生意,一個人頭能獲利上百元。

    ????在中國消費者協會梳理的“2020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同樣提及在線教育服務亂象,認為在線教師資質造假、機構無證辦學、誘導消費、虛假宣傳、霸王條款、解除合同退費難等行為使得行業亂象叢生,消費者維權困難重重。

    ????“當前在線教育魚龍混雜,有很多在線教育平臺虛構老師資質,找沒有水平的老師來進行在線教育,屏幕那一端的孩子就可能是受害者?!痹诮衲陜蓵陂g,全國政協委員白巖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線教育要建章立制,規范發展。

    ????“不要以為披上了互聯網的外衣,教育培訓這個行業就能夠被顛覆?!苯逃拷逃l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專家張家勇表示,在線教育機構融資火熱不代表教培行業出現了革命性的創新,教師池還是那么大,名師也只有那么多,資本充其量只能靠提高薪酬來獲取資源的集中,但是本身的教育能力并沒有相應的提高。

    ????這些不合理現象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1月18日,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觀察|資本漩渦下的在線教育》一文,劍指在線教育滋生的亂象與監管問題。

    ????文中強調:“今年,教育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強化日常監管,抓好線上機構備案審查工作,動態更新黑白名單,建立監督舉報平臺,嚴查嚴處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并通過多種渠道曝光,推動在線教育規范發展?!?/div>

    ????1月25日,人民日報發布《在線教育,莫背離初衷》,明確提出在線教育機構要把精力放到教學研發上,守住服務的質量底線。

    ????次日,人民日報評論《在線教育首先要教育“在線”》中強調,若在線教育在營銷誘導上一味燒錢卻在教學質量上偷工減料,在賺快錢上下功夫卻在謀長遠上沒打算,只會失去消費者的信賴,斷送行業未來。

    ????除了遭中紀委和央媒“點名”,此前因幾大知名教育機構“共享”代言人,在線教育還被中消協納入重點關注對象。

    ????2月5日,北京市教委下發通知,要求在線教育機構核查在職教師信息,確保學科類教師具備教師資格。2月15日之前,所有無教師資質人員的在售課程全部下架。

    ????3月16日,由中央網信辦主管的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了在線教育專業委員會,針對當前教培機構出現“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完善在線教育行業認證和標準,加大規范力度,強化行業自律和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牛三平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規范在線教育發展的難點問題不能久拖不決,須予以重點突破。為此,牛三平建議對在線教育立法,確保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和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規范市場回歸本質

    ????在線教育行業能否可持續發展?

    ????看懂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程宇向記者表示,除非一種情況,那就是疫情不斷持續,學生被強制要求非面授或互聯網學習。否則這種互聯網在線教育以目前的情況不太能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

    ????“互聯網教育本來就是迫不得已的產物,對于學生而言,需要有極強的自律性,效果并不如面授。大部分中小學生的自覺性真的很差。如果是零約束條件下,能認真學習的學生是極少數。不認真,成績就會下降,成績下降就與機構的廣告不符,家長還是會用腳投票。”一位線下教育機構創始人這樣說。

    ????在2020亞布力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公開表達了質疑,“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認為在線教育是一個跑通的商業模式。”他斷言,在線教育每收入一塊錢,就要花掉兩塊錢。一旦資本停止輸血,在線教育會哀鴻一片。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教授潘先軍向記者表示,在線教育的長處在于技術,最大的短處是師資,而師資對于教育來說是核心,技術只是形式與手段,沒有過硬的師資,在線教育就會缺乏根基與靈魂。所以“水貨”師資就會直接影響在線教育的聲譽,甚至是導致“崩盤”的“最后一根稻草”。

    ????目前市場上多數是悲觀預期。那么監管之下,在線教育機構將何去何從?

    ????“國家高層和主流媒體關注到的行業亂象一般來說會得到雷霆整治,并且整個行業會有一個一到兩年的整理期,參考此前廣電總局對電影電視從業人員的規范。”匯永(深圳)投資咨詢CEO張曉彬向記者表示。

    ????“短期確定的結果是線下延期開課,對教培企業短期收入有較大影響?!贝猴L時雨教育創始人王思鋒表示,“長期看,教育部規范教培市場的要求逐步落實,嚴查辦學資質,要求資金監管。這些對于企業運營能力要求都會提高,可能會加劇行業馬太效應。而如果升學選拔機制本身不發生大的變化,競爭導致的培訓需求并不降低的話,長期并不見得會有實質負面影響。”

    ????華創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高教板塊兼具估值性價比和成長確定性,建議關注希望教育和中教控股。K12教育線上線下均迎來強監管周期,線下的中小機構預計將進一步出清,同時在線教育機構買量營銷的力度也可能減弱。

    造船業復蘇強勁 集裝箱船批量接單

    ????“從近期接單情況來看,國內造船企業已經迎來小陽春;而從2021年全年來說,國際造船市場訂單或將較為可觀?!边@是船舶行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作出的新判斷。

    ????近日,以集裝箱船為代表的主力船型實現批量接單,顯示出造船行業的強勁復蘇勢頭。前述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隨著全球疫情的變化,尤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恢復,航運市場基本面向好,這筑牢了造船市場向好的基礎。受益于行業回暖,國內造船上市公司也有望迎來業績改善。

    ????集裝箱船迎搶單潮

    ????4月2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宣布,旗下兩大船廠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和廣船國際有限公司攜手承接13艘16000TEU集裝箱船訂單,訂單總金額超百億元,為中國造船企業承接的最大單筆集裝箱船訂單。其中,大船重工承接7艘,廣船國際承接6艘。

    ????受該消息影響,4月6日,相關造船領域上市公司股價出現上漲。其中,中國重工收盤上漲2.95%,中國重工是大船重工全資股東;中國船舶收盤上漲5.19%,中國船舶是廣船國際控股股東。

    ????業內介紹,集裝箱船批量接單的情況已持續一段時間,尤其今年一季度,全球集裝箱船市場迎來一波訂單潮。根據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一季度,全球累計成交集裝箱船151艘,共1659萬載重噸,以標準箱(TEU)計,是2020年全年成交總量的1.6倍,并創下同期歷史最高紀錄;以載重噸計,已占目前全球新船成交總量的52%,成為今年造船市場復蘇的主力。揚子江等國內主要船廠也紛紛宣布斬獲集裝箱船訂單。

    ????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相關人士表示,在全球集裝箱航運市場行情大幅改善的情況下,航運公司收益頗豐,船東資信狀況持續改善,投資信心重建,國際市場訂單快速釋放,此前受疫情影響擱置的集裝箱船新船訂造計劃,尤其是超大型集裝箱船訂造計劃紛紛重啟,帶動全球集裝箱船造船市場迎來新一輪訂單潮。

    ????據了解,去年四季度以來,宏觀經濟形勢預期向好,出口貿易全面發力,集裝箱需求迅速從谷底轉為供不應求,集運貿易顯著復蘇。近期蘇伊士運河的意外擱淺事件,進一步加劇了航運集裝箱的緊張態勢。

    ????集裝箱需求的強勁回升,迅速拉動集裝箱海運價格暴漲,根據德路里航運咨詢公司(Drewry)數據,集裝箱運價指數自2020年7月以來快速回升,目前已處于相對高位。運價上漲帶動集裝箱船租金攀升,自2020年三季度起,頭部班輪企業業績大為改善。

    ????中遠???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6.76%;4月6日晚間,公司披露業績預告顯示,一季度預盈154.5億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僅僅約為2.92億元。公司介紹,報告期內,公司繼續通過增運力、保供箱、提服務等措施全力保障全球運輸服務,實現量價齊升,整體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幅度增長。

    ????此外,全球集裝箱龍頭中集集團2020年凈利潤也同比大幅上升246.88%。業內認為,“需求端創集裝箱歷史新高,加上蘇伊士運河意外事件,今年上半年集裝箱價格仍將維持高位?!?/div>

    ????根據業內預計,2021年全球集裝箱海運量將增長超5%,集運需求有望迎來全面復蘇,而全球集裝箱船船隊運力增速約為3.4%,市場供需將維持緊平衡狀態。

    ????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相關人士也稱,支線箱船市場前景可期,大型及超大型箱船仍有批量訂單,另外,部分中型箱船更新需求也有望釋放。不過,市場或存在投機訂單。

    ????企業迎業績改善良機

    ????產業人士對記者介紹,除了集裝箱船之外,2021年一季度以來,國際造船市場呈現較為強勁的復蘇勢頭,在宏觀經貿形勢預期向好、船東資信狀況持續改善、運力更新需求迫切等多重利好作用下,船東投資信心持續增強,新船需求量大幅放量增長,市場訂單快速釋放。

    ????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一季度全球累計成交新船訂單3180萬載重噸,同比激增157%;3月份,全球新船訂單成交超過1800萬載重噸,創下過去5年以來單月最高水平,亦為2008年金融危機后同期最高水平。

    ????訂單增多帶來市場供需關系改善,新船價格止跌回漲。截至4月初,克拉克森新船價格指數升至131.0點,較年初上漲5.4點,并創5年以來新高。從典型船型價格看,超大型原油輪(VLCC)、18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15000TEU集裝箱船的新船價格年內漲幅分別達6.4%、11.8%和12.3%。

    ????目前,克拉克森海運指數已突破20000美元/天,處于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較高水平。BDI、CCFI等主力船型航運業晴雨表也處于近期較高水平。

    ????中國船舶集團經濟研究中心相關人士認為,多種因素疊加助推市場迎來低迷數年后的積極增長,一是世界經濟貿易出現積極增長趨勢,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速有望回彈至5.5%,達到近十年來的高位。二是航運市場增長基礎日趨穩固,從需求端看,2021年全球海運貿易量有望回彈至4.2%,超越疫情前水平;從供給端看,截至2020年底,全球手持訂單與船隊運力之比已達新世紀以來最低的7.2%,預計2021年運力增速將下滑至2.4%。三是主流船東強勢回歸訂船。從訂單來源區域看,一季度,歐洲和北美船東共計訂造新船125艘、1384萬載重噸,市場貢獻率高達59%。

    ????除集裝箱船市場外,油船、散貨船、液化氣船等其他細分市場也不同程度地呈現復蘇態勢。

    ????前述行業分析人士預計,隨著全球宏觀經濟貿易形勢修復,航運基本面預期向好,將對新造船市場帶來有力支撐,2021年國際造船市場訂單將較為可觀,新船價格將處于回升通道。受益造船市場回暖,造船企業經營業績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尤其是近幾年業績不佳的國內造船上市公司或迎來業績復蘇機遇。

    ????不過,該人士也指出,由于鋼板、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仍具有一定上漲空間,進而抬升造船成本,盡管造船企業收入有望迎來增長,但想實現大幅改善盈利空間,仍需在成本控制上下大功夫。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