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深化“放管服”改革 服務“六穩”“六保”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新辦1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政策解讀。 ????【證券日報】 ????“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藍圖躍出 專家建議相關企業借好資本市場“東風” ????主持人楊萌:4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文公開征求對《“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兩個發展階段,到2025年,中國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普及數字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到203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全面普及數字化,骨干企業基本實現智能轉型。兩個發展階段,為我國未來智能制造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需要在數字化甚至自動化普及上“補課”,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智能化轉型,搶占技術制高點。 ????為加快推動智能制造發展,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國家重拳整治醫藥行業違規行為 揚子江藥業涉壟斷被罰7.64億元 ????4月1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依法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壟斷協議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決定稱,2019年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對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子江藥業”)涉嫌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行為立案調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六條、四十九條規定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揚子江藥業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18年銷售額254.67億元3%的罰款,計7.64億元。 ????當晚,揚子江藥業的母公司楊子江藥業集團就此事回應稱,市場監管總局對集團部分產品涉嫌壟斷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集團尊重決定,服從監管,接受教訓,并已采取切實措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全面深入整改。公司將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理解,完善各環節管理,堅持質量至上,繼續用高質量藥品惠及人民生命健康。 ????數字貨幣指數月內漲近2% 機構看好行業長期發展前景 ????4月份以來,數字貨幣板塊震蕩上漲,截至4月15日收盤,數字貨幣指數期間累計漲幅為1.88%,表現強于同期上證指數(-1.25%),板塊內有22只個股期間實現上漲,占比超四成。其中,楚天龍表現出色,期間累計漲幅達112.33%,旗天科技和南天信息期間累計漲幅分別為22.27%和20.14%,高偉達、智度股份、御銀股份等3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3%。 ????對于數字貨幣板塊近期的上漲行情,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記者表示,從政策面來看,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范圍有序擴大,應用場景逐步豐富,央行數字貨幣落地進程加快,加大了對數字人民幣的預期。同時近期比特幣不斷創新高,資本市場對數字貨幣板塊的炒作熱情再次被點燃。 ????【證券時報】 ????券商資管凈收入直奔300億 中信廣發優勢明顯 ????根據中證協發布的經營數據,2020年證券公司共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99.60億元,同比增長8.88%,顯示證券行業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轉型初見成效。這一數據已經創下近三年新高,僅略小于2017年的310.21億元。 ????值得提及的是,市場的分化格局正在進一步加劇。從已發布的28家上市券商年報來看,中信證券和廣發證券2020年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為80.06億元、65.98億元,與排名第三的海通證券(33.72億元)拉開了較大距離,兩家合計占比更是超過40%。 ????智能駕駛進入發展快車道 9只概念股去年業績翻番 ????近期智能駕駛消息不斷。華為研發的智能汽車部件已經全面推向市場,正在逐步獲得應用。華為與車企合作的“HuaweiInside”智能汽車也已實現量產,可做到在車輛密集的市區無干預自動駕駛。 ????在4月14日結束的華為第18屆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主題發言中指出,公司將持續加大智能汽車部件產業的投資,尤其是自動駕駛軟件,直言“比特斯拉好多了”。徐直軍介紹,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是華為重點投資的產業。 ????6家公司創新藥上市在望 盛諾基首創新藥報產 ????人民金融·創新藥數據庫監測顯示,在4月9日至4月15日的發布周期內,6家公司的7個創新藥通過了生產現場檢查。一周7個創新藥通過生產現場檢查,這種情況并不多見。 ????這7個品種分別是亞盛醫藥的奧瑞巴替尼片、榮昌生物的緯迪西妥單抗、恒瑞醫藥的脯氨酸恒格列凈片和磷酸瑞格列汀片、百奧泰的巴替非班注射液、瀚森制藥的艾美酚胺替諾福韋片,以及神州細胞的重組人凝血因子Ⅷ。 ????【中國證券報】 ????央行:逐步將氣候變化風險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央行網站消息,4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召開“綠色金融和氣候政策”高級別研討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人民銀行計劃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為碳減排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資金。人民銀行正在探索在對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中,系統性地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并逐步將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 ????“人民銀行高度重視發展綠色金融。”易綱稱,2020年末,中國綠色貸款余額約1.8萬億美元,綠色債券存量約1250億美元,規模分別居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近期,市場主體已發行40多只碳中和債,規模超過100億美元。 ????白馬股閃崩背后是誰作怪 量化私募緊急辟謠 ????近一段時間,順豐控股、中國中免、康弘藥業、宋城演藝、正邦科技、恒瑞醫藥等白馬股持續閃崩。與此同時,白馬股閃崩引發的余波仍在延續。4月13日晚間,某頭部量化私募旗下產品遭遇強贖并爆倉的消息在市場上瘋傳。當天夜間,該量化私募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了一則聲明,稱網傳“強贖”和“爆倉”等信息均屬謠言。 ????對于接二連三的白馬股閃崩,有量化私募合伙人解釋,量化投資的特點是交易量大,但存量小,與此次閃崩關系不大。“只有持有白馬股,才會受到影響。而國內股票量化私募90%以上做的都是對標中證500指數的增強策略,這其中白馬股整體持倉市值相對比較小。” ????嚴監管倒逼投行提升執業質量 ????“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話音剛落,近期一系列指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問題的監管動作便接踵而至。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在新形勢下,保薦機構應積極轉變執業思路,從單純重視財務指標到關注核心競爭力,從提高“可批性”到保證“可投性”,從選擇性披露到主動披露,從“帶病闖關”“任性撤單”到主動歸位盡責、強化執業操守。 ????【上海證券報】 ????挑戰特斯拉Model3 吉利宣布進軍高端電動車 ????4月15日晚間,吉利在杭州灣新工廠正式發布純電動新品牌新車極氪001,宣布進軍高端電動車。該車最大續航712公里,售價按配置不同設定在28萬元至36萬元,與同一價格區間的特斯拉Model3形成高度對標的競爭關系。吉利控股集團高層表示,極氪未來將尋求海外上市,開拓吉利新的融資渠道。 ????吉利汽車集團董事長、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4月15日晚宣布吉利旗下極氪公司首款量產智能純電動車極氪001正式發布。極氪001基于吉利浩瀚架構制造,搭載“極芯”電池包,最大續航里程712公里,充電5分鐘可以續航120公里。 ????西藏景源表決權受限? 皖通科技被問認定依據 ????皖通科技曠日持久的內斗引來了第12份深交所關注函。4月15日,深交所向皖通科技下發關注函稱,公司需根據《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說明西藏景源與劉含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的具體依據,并要求西藏景源自查并說明是否與劉含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此前經南方銀谷(內斗一方)發布函件,皖通科技董事會核查發現,西藏景源(內斗另一方)與劉含均為公司股東,并且從2019年7月1日起構成一致行動人。但是,在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2月26日期間,西藏景源與劉含未在增持公司股份比例至5%后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之后持續增持公司股份也未及時通過公司披露。 ????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度 鎖定保費收入正增長 ????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度保費收入數據悉數出爐。據記者統計,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五大A股上市險企一季度累計實現保費收入9731.78億元,同比增長2.64%,鎖定正增長態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與市場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取得這一戰績殊為不易。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3239億元、2034.02億元、2437.75億元、1387.09億元和633.9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23%、4.97%、-5.45%、6.27%和8.84%。 深化“放管服”改革 服務“六穩”“六保”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新辦15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政策解讀。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職能轉變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審改辦協調局局長迪晶介紹,《意見》主要從七個領域提出了40多項務實管用的具體改革舉措,涉及降低就業門檻、健全惠企服務機制、提高投資審批效率、消除消費隱性壁壘、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高便民服務水平、提升事中事后監管效能等20個方面。 迪晶分析,《意見》體現出三方面特點:一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群眾和企業關心的問題,從“放管服”的角度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二是堅持務實管用,對于一些改革舉措,一方面鼓勵地方先行先試,一方面總結提煉地方試點的成功經驗全國推開;三是注重系統集成,堅持放管結合并重,強化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條系統推進改革,確保放管有序銜接。 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是激發我國投資市場活力的有力舉措。《意見》要求進一步推動擴大有效投資,持續提高投資審批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楊潔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關于強化審批數據資源共享、協同推進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的政策意見,加快推動投資審批權責“一張清單”、審批數據“一體共享”、審批事項“一網通辦”。同時,要打造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3.0版,為優化投資項目審批、加強項目調度和監管、促進利企便民提供支撐。 服務“六穩”“六保”,離不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意見》提出依法查處壟斷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司長劉衛軍就此分析,2020年有關部門積極回應社會強烈關切,不斷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鮮明釋放出無論線上線下(300959)都不能成為反壟斷法外之地的強烈信號。 推動穩外貿穩外資,必須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意見》提出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楊潔表示,2017年―2020年,我國已連續4年修訂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限制措施減少近2/3,在金融、汽車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舉措,制造業基本放開,僅剩4條。“我們將通過縮減負面清單,重點推動服務業有序開放,進一步放寬制造業等領域準入限制,更廣泛地引入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商業模式。” 提升勞動者技能,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推動高質量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提升職業技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行風辦負責人吳禮舵表示,近年來人社部門實施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315工程”,即用3年時間、1000億元專項資金,培訓不少于5000萬人次。 今年是“315工程”收官之年,吳禮舵介紹,人社部將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同時加強對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培訓,比如從2020年到2022年,培養培訓家政、養老等從業人員500萬人次以上,在方式上將開展“菜單式”培訓和定崗定向培訓,加大易返貧致貧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此外,還會全面推廣職業培訓券。依托電子社保卡加載職業培訓券,來解決勞動者先行墊付培訓費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