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液晶面板強國 在新型顯示領域仍存薄弱環節
????破除“少屏”之路,步入“顯示”大國,中國的液晶面板產業強勢崛起。 ????在面板產業高景氣度下,以京東方、TCL科技為代表的國內面板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股價表現也呈現“雙漲”態勢。作為面板“雙雄”的京東方A、TCL科技近一年股價已分別上漲89%和123%,市值雙雙升至歷史高位;其他面板產業鏈企業的股價也大多出現上漲。 ????如今,中國電子行業終于告別了“缺芯少屏”的窘境。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中國的液晶面板總出貨量約占全球總量的60%,在全球市場已占據強勢地位。中國企業從最初的引進到后來的自主生產,現已掌控全球大部分產能,在行業競爭中占據了主導。 ????中國液晶面板產業是如何實現逆襲之路的?中國要在面板產業實現全面引領,還要邁過哪些坎兒? ????中國成為液晶面板強國 ????巨頭并購擴張競賽升級 ????自去年6月份以來,液晶面板價格已連續上漲近10個月,行業景氣度居高不下。今年3月份,全球LCD面板價格延續上漲態勢,業內預計或將持續到下半年。 ????受產品價格上漲影響,面板“雙雄”京東方A和TCL科技也獲得了市場追捧。近一年來,京東方A的股價一路上行,從去年3月31日的收盤價3.69元/股,一直漲到今年4月16日的收盤價6.96元/股,累計漲幅達89%;TCL科技的股價則從去年3月31日的收盤價4.04元/股,漲到今年4月16日的收盤價9.01元/股,累計上漲123%。股價持續上漲的京東方A和TCL科技,市值也分別躍升至2443億元和1277億元的歷史高位。在此期間,彩虹股份、凱盛科技、三利譜等其他液晶面板產業鏈企業的股價也呈現上漲態勢。 ????兩大龍頭企業股價上漲的背后,依靠的是經營業績的歷史性增長。京東方A最新公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在2020年實現凈利潤50.36億元,同比增長162.46%;預計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區間為50億元至52億元,與去年全年的凈利潤相當,同比增長區間為782%至818%,環比增長區間為95%至103%。TCL科技在財報中預計,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區間為30.31億元至34.2億元,同比增幅區間為10.3倍至11.6倍;實現歸母凈利潤區間為23.2億元至25.5億元,同比增幅區間為470%至520%。 ????“近幾年,全球市場面板的終端需求持續強勁,同時,由于韓系面板廠的退出及新增產能爬坡放緩,液晶面板的供需關系持續緊張。中國面板廠商受到追捧,無論是經營業績還是股價的良好表現,都在行業高景氣度的基礎上得到兌現。”奧維睿沃副總經理陳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際市場,通過激烈角逐,國內液晶面板企業已將日韓企業擠出液晶面板領域,實現了對該領域的絕對控制,將定價權死死抓在自己手里。隨著全球面板產能持續向國內集中,中國液晶面板產業正在強勢崛起,頭部廠商將擁有更大話語權。” ????2020年4月份,三星宣布已決定在年底前結束其在中國和韓國的所有LCD面板生產工作。LG也表示,將結束韓國用于生產電視屏幕的LCD面板生產。這意味著,韓國兩大LCD面板商在逐漸退出LCD面板行業的競爭,中國的LCD面板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更大優勢。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液晶面板總出貨量約占全球總出貨量的60%,該數據在2019年僅為30%。 ????“中國液晶面板出貨量在全球占比達到六成,標志著中國已是液晶面板產能第一大國,此前‘缺芯少屏’的尷尬局面已徹底改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曉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京東方董事長陳炎順也認為,中國“少屏”問題已徹底解決。 ????在“少屏”問題解決后,京東方、TCL科技等液晶面板巨頭開始跑馬圈地,在全球市場尋找合適的標的進行并購擴張。其中,中電熊貓的面板產線在經歷TCL科技、惠科、中航國際(深天馬的控股股東)等多家企業角逐后,去年被京東方斥資百億元收購。TCL科技則收購了中環股份,并入股日本面板企業JOLED。 ????通過一系列并購后,京東方和TCL科技旗下的華星光電共同占據面板產業約50%的產能,進一步提升了行業話語權。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的液晶面板產能已達到全球第一,未來將主導液晶面板產業的發展。未來3年,預計中國液晶面板產能在全球的占比有望提升至70%。京東方和TCL科技兩大巨頭,未來將不斷進行‘頭把交椅’之爭。不過,中國要想在液晶面板領域全面占據主導地位,仍需要全產業鏈相關企業共同努力。” ????新型顯示技術引發投資潮 ????產業鏈本土化是薄弱環節 ????一方面,液晶面板產能持續往中國大陸地區集中;另一方面,在韓國暫時領先的OLED領域,中國廠商也在加速布局,市場醞釀變局。 ????OLED發展迅速、潛力大,已成為當下主流顯示技術之一。雖然OLED目前主要在小尺寸領域使用,存在技術路線不確定、良品率低等問題,但因其市場前景廣闊,發展速度驚人,也引得全球面板巨頭豪擲巨資布局。 ????在林芝看來,在OLED顯示領域,中國還在發展中,國產面板廠商在中小尺寸占據一定份額,但主要的技術目前仍被海外企業把持,國產廠商仍需進一步追趕。 ????林芝同時認為,“在液晶面板產業鏈上,中國液晶面板材料的本土化已達60%,但OLED材料及上游配套率還不高,在很多關鍵技術領域還沒有突破,屬于薄弱環節。目前,面板配套、設備、零部件的國產化率相對較低。中國面板產業要向強國全面邁進,必須要攻克上游配套難關,在設備、零部件等薄弱環節上加大投資。” ????在被視為新一代顯示技術的MiniLED、MicroLED領域,中國和日本、韓國目前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新型顯示技術也在全球市場引發投資熱潮。以京東方、TCL科技、三安廣電、國星光電為代表的國產廠商正在加大持續投入。據高工LED預測,到2024年,MicroLED市場規模將達800億元人民幣。 ????“作為國內較早入局顯示領域的廠商之一,TCL科技在OLED領域已有深度布局,并將加大研發力度。TCL科技將不斷優化和推進MiniLED、QLED、5G+8K等新型智慧顯示的產品布局和技術研發,并在這些領域扮演領跑者角色。”TCL科技高層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從面板產業投資來看,截至目前,中國已投資1.3萬億元到面板行業,其中大部分投資集中在液晶面板領域。液晶面板是高投資、周期性行業,需要高昂的固定資產投入及較長的建設投產周期,退出壁壘較高,攤銷周期需要8年至10年,具有風險高、收益低的特點,一般的民營資本很難單獨投入。在新型顯示領域,新發展機會已來臨,市場模式和合作也更加多元,企業可在產業鏈上進行全面延伸和協作,積極帶動產業持續升級,實現中國面板產業的全面引領。”林芝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