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人民幣目前發展重點是推進國內使用 4月1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舉行“數字支付與數字貨幣”分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人民銀行新任副行長李波出席并就數字人民幣使用、多國央行數字貨幣互操作以及加密資產監管等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會上,周小川、李波均強調數字人民幣推出的初衷是服務國內,將以國內市場為主。周小川稱,中國做數字貨幣并不是為了跨境,而是為了借助科技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后,可以更方便地為大眾提供支付。 “中國有一個14億人的非常大的零售市場,大家希望有更方便、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支付體系。央行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想過是不是需要做批發系統,或者是人民幣國際化,而是從零售系統開始。”周小川稱。 李波也表示,數字人民幣目前的發展重點是推進在國內的使用。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進程,我們的目標不是取代美元或其它貨幣,而是讓市場做出選擇,以實現國際貿易和投資的進一步便利化。 談及數字人民幣的特點,李波表示,數字人民幣采用的是雙層體系的設計,能夠兼容現在貨幣和銀行體系,確保金融脫敏化的風險最小化。同時,數字人民幣能夠實現可控匿名性,對小額交易可以實現匿名化,對大額交易央行可以進行追蹤,這種設計也是數字人民幣的理想特點。此外,數字人民幣在嘗試一套混合系統,使得數字人民幣與銀行賬戶系統、準銀行賬戶系統掛鉤,這將是一個相當開放的系統。 在數字人民幣試點進展方面,李波透露,數字人民幣試點很成功,但數字人民幣的正式推出尚無時間表。在數字人民幣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廣之前,央行將做好以下三方面事情:一是做好試點,擴大試點項目范圍;二是進一步完善數字人民幣基礎設施,包括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建立相關的法律和監管框架來監管數字人民幣的使用。 此外,談及比特幣和穩定幣的監管,李波表示,比特幣是加密資產,是一種投資選項,它本身不是貨幣。既然是作為一種投資工具,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在研究對于這種投資方式應該適用何種監管環境,并要確保這類資產不會造成嚴重的金融風險。同時,如果穩定幣等加密資產能夠成為廣泛使用的支付解決方案的話,就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監管規則,也就是說,要比比特幣現在所接受的監管規則更加嚴格。 “對于由私營企業發行的穩定幣,如果其將來成為一種支付工具的話,就必須要接受像銀行或者準銀行金融機構一樣的嚴格監管?!崩畈ǚQ。 五一黃金周旅游市場預熱 2億人出行熱線火車票已售罄 五一黃金周即將到來。由于此前鐵路部門調整了預售期,本次五一期間的火車票推后到4月17日開啟預售。就在不少人憧憬著出游、撒歡時,已經有網友表示,車票難搶到連12306都崩了,相關話題還沖上了熱搜榜。 五一假期熱門路線 火車票已全部售罄 “掐著點進12306,連五一回家的票都沒搶到”,不少計劃出行的網友發出如此感慨。這種局面通常只有在春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期間才會遇到,如今隨著五一黃金周的臨近,“搶票”再一次成為熱搜話題。 五一假期的火車票,于4月17日起售,但大量網友反映,自16日上午起,12306的App頻繁出狀況,存在接收不到驗證碼、提交訂單失敗等問題,還有很多用戶根本無法登錄。 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晚間20:30左右,全國已發售4月30日車票290萬張,是2019年同期的3倍以上。今年五一期間的熱門線路主要是廣州到長沙和武漢、北京到西安和鄭州、上海到武漢等。 記者登錄12306官網查詢,發現4月30日和5月1日不少熱門線路的車票已經售罄,不少線路所有車次,幾乎都處于候補狀態。 航空路線也出現搶票難的情形。從攜程機票的預訂情況來看,目前五一多地部分航班經濟艙已售罄。機票訂單量已經趕超2019年同期水平,增長23%。上海、北京、三亞、廣州、成都、重慶、西安、廈門、杭州、深圳位列前十大出行目的地。 近日多家在線旅游平臺發布報告顯示,今年五一或迎來爆發式出游,當前各平臺上旅游產品預訂火爆。有平臺預計,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突破2019年同期,達到2億人次的新高。今年五一假期被業界冠以“史上最熱五一黃金周”的稱號。 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 預計達到1.28萬億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擾亂全球經濟,旅游業遭遇“嚴冬”。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五一假期出游高峰來臨,旅游業、民航業觸底反彈的態勢明顯。4月16日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以來,國內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5天的假期會使前期抑制的航空運輸需求得到充分釋放。 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經濟運行分析與上半年趨勢預測》,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國內旅游人數6.97億人次,同比增長136%;國內旅游收入0.56萬億元,同比增長150%;預測2021年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17.22億人次,同比增長85%;國內旅游收入1.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旅游和航空股上周五小幅上漲,桂林旅游(000978)漲停,西域旅游(300859)漲7.46%,凱撒旅業(000796)漲5.37%,峨眉山A、三特索道(002159)、華夏航空(002928)、中國國航(601111)等漲超3%。4月以來旅游和航空股平均漲幅達到4.42%,超過同期滬指4.8個百分點。桂林旅游、大東海A(000613)、中科云網(002306)、曲江文旅(600706)、凱撒旅業、西安旅游(000610)、云南旅游(002059)等7股累計漲幅在10%以上。桂林旅游累計漲幅29%排在第一位,最新收盤價超過疫情前水平。 從業績數據來看,旅游和航空股一季度整體盈利出現回暖態勢。與上年同期相比,有14股一季度凈利潤扭虧或者減虧,占已公布股票數量的87.5%。大東海A、深圳機場(000089)、云南旅游、峨眉山A等個股凈利潤預計扭虧。 根據5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數據,15只旅游和航空股,機構預測2021年全年凈利潤有望同比翻倍增長,包括深圳機場、錦江酒店(600754)、黃山旅游(600054)、白云機場(600004)、峨眉山A等。凈利潤預增幅度最高的是深圳機場,機構一致預測該股2021年凈利潤為5.28億元,同比增長17.8倍。 10日9漲停 金發拉比今日起停牌核查 今年3月以來,連板個股頻出,仁東控股(002647)、*ST眾泰(000980)、順控發展(003039)等相繼停牌核查后,金發拉比(002762)也獲此“待遇”。 金發拉比4月18日晚間公告,因近期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情況進行核查。公司股票自4月19日開市起停牌,披露核查公告后復牌。 4月2日以來,金發拉比接連“踩準”醫美、二胎兩大概念風口,市場資金輪番拉升,10個交易日出現9個漲停,期間漲幅近150%。 10交易日9漲停 金發拉比停牌核查公告顯示,公司股票自2021年4月2日至4月16日收盤價累計漲幅為149.92%,累計換手率為168.23%,期間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復盤金發拉比4月16日走勢,當日早間,二胎概念板塊延續強勢表現。其中,金發拉比早盤高開,10分鐘內即被資金打至漲停,全天以15.22元/股的漲停價報收,換手率22.40%,成交額6.34億元。 消息面看,金發拉比“精準”從醫美概念接力二胎概念風口,市場熱度一直高企。 金發拉比4月1日晚間公告,為加快在醫療美容領域的發展,公司擬投資設立共青城嘉美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公告稱,該醫美產業基金為有限合伙制,基金規模為3億元,其中第一期基金規模為1億元,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認繳出資1500萬元。 另一方面,近日央行工作論文在生育問題上發聲,疊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發布預期,在鼓勵生育的政策預期利好下,整個二胎概念板塊起飛。因為金發拉比主要從事母嬰產品和服務,公司再度成為游資拉升標的。 游資炒作拉升 從基本面看,公司2020年受疫情影響,實現營業總收入3.13億元,同比下降28.69%;實現凈利潤為3228.98萬元,同比下降30.71%。4月14日晚間,金發拉比發布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500萬元~750萬元,同比增長567.29%~900.9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近期也已發布多份股價異動公告提示風險。其中即包括母嬰消費品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投資韓妃醫美項目的標的資產估值風險、標的資產盈利能力波動風險等。 即使如此,公司因為盤子小,股價低,契合熱門概念風口而成為市場資金攻擊拉升的熱門標的。 公司最新交易信息顯示,買入和賣出前五席位中,其中不乏華鑫證券深圳益田路證券營業部、國盛證券寧波桑田路證券營業部、中信證券杭州鳳起路證券營業部等活躍知名游資,無一機構上榜。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份以來,連板妖股迭出,其中仁東控股、*ST眾泰、順控發展分別走出“妖孽”走勢,市場高熱之下也相繼停牌核查。順控發展股票更是自2021年3月8日至4月6日累計漲幅為869.80%。 為何近期“垃圾股”、“概念股”被頻頻熱炒?一位私募投資者向記者表示,這與近期市場環境有關。市場指數從前期高點調整下來后進入小型箱體震蕩,兩市成交量一直維持在7000億元左右。加上前期抱團白馬股進入調整期,資金面收緊,市場偏好開始指向小盤概念股、ST股等,“但上述炒作均為游資等短線資金推動,并不具備長期持續性?!?/div> 注冊制全面推廣 將激發資本市場活力 2020年3月1日新修訂的《證券法》正式實施,明確了全面推行注冊制,此次修訂對發行注冊制做出了比較系統的規定,對中國資本市場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注冊制改革是我國資本市場一項系統性、基礎性制度變革。注冊制的運行邏輯是讓發行人在符合基本發行條件的基礎上,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真實準確完整地披露信息;投資者則根據發行人披露的信息審慎作出投資決策,形成合理價格,從而更有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全面推行注冊制是我國“簡政放權”的改革思路在資本市場運用的最新成果,政府將選擇權更多地交給市場,而更加強調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提高市場透明度,有效平衡了政府職能和市場效率,在合理運用監管的同時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必將進一步激發資本市場活力,有利于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注冊制將促進證券公司投行業務轉型升級。注冊制設定了更為靈活的上市條件,也加快了企業發行上市的效率,為成長性企業提供了更加完善的融資環境,為市場引入了更多優質企業,將直接帶來以下4方面明顯變化。 一是全面推行注冊制后,新股發行更加市場化,公司IPO的節奏明顯加快,直接利好證券公司投行業務。根據證券業協會發布的證券公司經營數據,2020年度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672.11億元,較上年度增長39.26%。從投行項目數量和募集金額看,2020年共有399家企業完成首次公開發行,合計募集資金4726.49億元,同比增長86.55%。 二是回歸本源,促進投行業務定價、保薦、承銷三大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注冊制帶來的重大變化是發行定價的市場化,這對證券公司的發行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考驗證券公司的定價與承銷能力;跟投制度的存在也加強了證券公司和發行人的長期聯系,證券公司、發行人和投資者的關系更加緊密。因此,在初期的承銷保薦業務之后,后續并購重組、再融資、投資咨詢和直投等全業務鏈投行服務將成為證券公司新的業務機會,滿足客戶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資需求。 三是在投行業務不斷增長的同時,證券公司及時跟進注冊制變化進行組織結構調整。根據證券業協會專項調查數據,2020年約55%的證券公司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組織架構有變化,主要是業務組增減、內部層級調整等。組織設置方面,超過70%的證券公司按投行業務品種設置組織架構,通常分為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約80%的證券公司在總部之外設有異地業務團隊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異地團隊多布局于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杭州、南京、廣州、成都、武漢等城市。 四是從投行業務從業人員數量變化情況看,注冊制促進了投行從業人員數量增長和結構優化。根據證券業協會專項調查數據,2020年證券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總人數約2.78萬人,增長約20%。從業人員分布上,從事股權融資業務的人員約1.56萬人,增長約8%;從事債券融資業務人員約8400人,增長約20%;從事資本市場業務的人員約1600人,增長約15%;其他從業人員(如綜合管理、質控督導、新三板及其他等)約3100人,增長約10%。 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是注冊制改革的重要目標。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有序推進的注冊制改革正不斷地吸引著優質企業進入資本市場,但是進一步提高我國上市企業的質量,仍需要監管部門、企業、中介機構和市場投資者等多方共同努力。首先,信息披露需要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發行人和中介機構應該充分披露市場上投資者做出企業價值判斷所必需的信息,保證信息披露真實、完整和準確。其次,注冊制下原來核準制下的部分實質審核責任從監管機構逐漸向保薦機構等前移,保薦機構需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職能,篩選出優質企業向監管機構推薦。最后,需要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完善退市標準,進一步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對存量上市公司進行優化,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 全面推廣注冊制改革仍需各方力量協同努力。在制度層面注冊制改革優化了企業上市環境,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雖然注冊制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有效性仍存在改進空間;二是推行注冊制需要及時統籌完善各項制度,進一步明確各中介機構的職責,但受各種因素影響,中介機構之間仍存在責任不清晰的現象;三是注冊制的核心理念是將企業估值與定價的權利交還給市場,但是目前中國股市的參與者中散戶的比重較大,散戶對信息甄別的能力較弱且比較容易受市場情緒影響,市場對企業價值判斷做出理性判斷的能力還存在不足;四是注冊制下上市企業數量增速變快,若退市制度無法有效起到篩選及淘汰作用,將不利于整體提高中國上市公司的質量。 注冊制改革的關鍵,是建立有效的市場化約束機制,中介機構歸位盡責、勤勉盡責、專業負責、忠實履責是核心環節。2020年8月中國證監會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管理職責的意見》(證監發〔2020〕77號),從8個方面對加強協會自律管理職責提出指導意見。其中,在強化證券發行、承銷、保薦業務自律管理方面,明確提出強化證券發行承銷保薦業務自律管理,加強網下詢價配售、保薦、承銷業務自律規范,加強保薦承銷機構執業行為規范。下一步,協會將發揮自律組織的共建、共治、共享平臺作用,更加突出前瞻性引導、預防性規范作用,研究建立保薦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優化網下投資者自律管理工作,建立自律導向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督促中介機構提升專業水準、歸位盡責,為注冊制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