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1年4月21日周三人民日報及四大證券報頭版內容精華摘要

    2021-4-21 08:37|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3775| 評論: 0

    摘要:   人民日報  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健康綜合試驗區成立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醫藥健康綜合試驗區在廣州市荔灣區揭牌。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抓手,試驗區將成為粵港澳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合作示范區、中醫藥發展重 ...


    工行將進一步從嚴限制賬戶貴金屬業務

      中國工商銀行(601398)4月20日發布通告稱,將于5月23日對賬戶貴金屬業務規則和交易系統進行調整,賬戶貴金屬產品的風險級別調整為第5級(R5),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要求調整為進取型(C5)。

      業內人士分析,近期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價格或仍有下行空間,投資者應注重防控風險。投資貴金屬需合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

      將風險級別調整為第5級

      通告稱,工行對《中國工商銀行賬戶貴金屬產品介紹》和《中國工商銀行賬戶貴金屬交易規則》進行了修訂,包括但不限于:賬戶貴金屬產品的風險級別調整為第5級(R5),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要求調整為進取型(C5)等。自5月23日起,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為進取型(C5)的客戶可繼續在該行辦理賬戶貴金屬業務。

      通告表示,工行將自5月23日起,根據新版交易規則,逐步對符合一定條件的無持倉客戶關閉賬戶貴金屬業務功能(考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持倉份額為零、連續一定期限未進行任何交易、不滿足本產品的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準入標準等),并不再就此進行通告。

      另有股份行人士告訴記者,該行亦暫停了部分貴金屬相關業務。廣東盈瀚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茜認為,自“原油寶”事件之后,銀行對牽扯國際價格聯動的泛衍生品業務都有收緊的可能,這塊業務承擔的潛在風險較大。此外,近期抗通脹屬性資產波動加大,這也可能是銀行收緊相關業務的原因之一。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認為,工行將貴金屬產品調整為第5級,就是要將該產品匹配給合適的投資者,尤其是能夠承受較高風險的投資者。他建議,投資貴金屬需要合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法合規的產品。

      建議擇機減少持倉

      今年以來,黃金等貴金屬品種價格總體走弱。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記者發稿時,今年以來COMEX黃金期價累計跌幅達6.66%。

      工行稱,考慮到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賬戶貴金屬業務,對于有賬戶貴金屬持倉余額的客戶,建議擇機減少持倉,防控自身風險。

      平安證券研究分析,相對一季度而言,二季度的宏觀環境更加有利于黃金價格上行,黃金存在階段性機會。但在全球經濟整體復蘇的背景下,不宜對黃金價格反彈幅度期待過高。未來黃金價格面臨的利空主要還是來自美聯儲的態度轉鷹,一旦美聯儲向市場傳達收緊信號,黃金價格仍有下行空間。

    銀行理財子公司扎堆調研 電子板塊獲青睞

      4月以來,A股市場延續震蕩,各板塊估值分化較大。作為長線資金,銀行理財的動向頗受關注。數據顯示,4月以來,包括招銀理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興銀理財、工銀理財、匯華理財、農銀理財等在內的13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39家次,涉及上市公司23家。其中,電子板塊上市公司被重點調研。

      展望后市,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認為,機構重倉股反彈行情較難持續,投資機會將在價值成長股中出現。

      招銀理財調研最勤

      據中國理財網統計,截至目前,共有6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權益類產品共9只。其中,光大理財發行3只;招銀理財發行2只;寧銀理財、華夏理財、信銀理財和工銀理財各發行1只權益類產品。

      盡管從數量上看,目前純權益類產品占比較低,但從探索權益市場節奏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非常積極。不少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展調研,挖掘優秀的上市企業。

      記者根據數據統計,4月以來,包括招銀理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興銀理財、工銀理財、匯華理財、農銀理財等在內的13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累計調研上市公司39家次,涉及上市公司23家。

      具體從調研次數來看,招銀理財最勤奮,共調研8家次;緊隨其后的是興銀理財,共調研5家次;交銀理財、建信理財、中郵理財均調研4家次。

      從調研標的來看,電子板塊備受寵愛,海康威視(002415)、京東方A、TCL科技(000100)均被調研了4次。其中,中郵理財對TCL科技格外青睞,兩次調研該公司。此外,工業機械板塊的多家公司也被重點調研。

      對后市看法不一

      當前,A股市場整體延續震蕩格局,未來市場走勢如何?哪些機會值得把握?銀行理財子公司看法不一。

      工銀理財認為,目前權益市場整體估值仍相對較高。風格上,在存量資金博弈背景下,機構重倉股反彈短期對中盤藍籌及低估值、高股息的防御板塊可能產生一定壓制,但前期風險因素尚未消除,機構重倉股反彈行情較難持續,需警惕市場波動風險。

      華夏理財認為,經過前期快速調整,機構重倉股估值從極度高估回到了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未來可能仍需要一定時間消化。

      建信理財表示,微觀結構問題仍是A股的主要矛盾。微觀結構調整表面是籌碼因素,內在則是股票定價中的風險溢價因素。2019年至今,A股市場經歷了從勝率投資到目前的賠率占優兼顧勝率。勝率投資容易“賽道”集中,賠率投資則較為分散,更強調自下而上選股。

      交銀理財更為樂觀,交銀理財總裁金旗日前表示十分看好權益市場。他直言:“今年要進軍權益類市場,未來會推出符合交銀理財定位、追求絕對收益的權益類產品。未來也會加強和其他優秀資產管理機構的強強聯合,優選管理機構,來實現既能夠保障本金安全,又能夠分享中國股票市場發展的紅利。”

      談及具體投資機會,光大理財相關人士表示,主要的結構性機會集中在中盤的價值成長股當中。該人士說:“這些企業過去兩年由于市場關注度低,估值處于低位,同時它們2021年的業績增長也比較確定,這些股票會是2021年股票市場的主要投資機會。”

      建信理財則建議尋找邏輯改善、盈利和估值匹配度高的低PEG策略。低PEG策略進可攻退可守,具體可以關注零售、旅游、鋼鐵、電解鋁等板塊。

    供需兩旺 鋼企一季度盈利能力大增

      統計顯示,截至4月20日收盤,A股有1家鋼鐵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報;17家鋼鐵上市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16家預喜。

      需求增加疊加產品價格提升,提振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同時,鋼市供需兩旺,也拉動了鐵礦石價格上漲。4月20日,國內鐵礦石主力期貨合約突破1100元/噸,創歷史新高。

      預喜率高

      大業股份4月19日晚披露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1.49億元,同比增長120.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59.58萬元,同比實現扭虧。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下游汽車、輪胎行業回暖,市場需求增長,產品銷售量增加。

      大業股份在一季報中指出,一季度公司產品呈現供不應求態勢,前期投入建設的新增產能陸續釋放,因此一季度公司經營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公司預測,上半年公司累計凈利潤可能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重大變動。

      除需求增加外,不少上市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到,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上升,公司產品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以杭鋼股份為例,公司預計一季度共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8億元,同比增長152.11%。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141.38%。報告期內,國內經濟增長形勢較好,下游需求旺盛,同時在流動性寬松的樂觀預期下,鋼材價格同比大幅上漲,鋼鐵企業效益明顯提升。同時,公司內部積極策劃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工作,通過學先進、創新工作思路、加強精細化管理,成本控制效果明顯。

      受業績回升影響,鋼鐵上市公司股價2021年以來表現突出。太鋼不銹、華菱鋼鐵、鞍鋼股份、重慶鋼鐵等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年初至今的漲幅超過50%。

      鋼材消費謹慎擴張

      春節以來,受下游地產、基建開工率提升等因素影響,鋼材需求強勁,市場成交量明顯回升。

      東海期貨研報顯示,建筑鋼材需求逐步釋放,螺紋鋼庫存降幅擴大,表觀消費量突破455萬噸。多部委連續發聲,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大投資力度。熱卷方面需求也表現強勁,1-3月,國內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85%;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出口總值的60.3%。從供應方面來看,繼唐山限產后,邯鄲武安地區再度傳出限產消息,預計限產比例在30%左右,今年“碳中和”引發的供給收縮預期將一直存在。

      針對后市,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王靜認為,3月國內經濟穩步復蘇,疊加進入生產及施工旺季,工業生產保持高景氣,房地產投資依然不弱,基建投資顯著加快,國內鋼材需求保持擴張。4月國內經濟增長的動能較強,前期制造業PMI新訂單指數和建筑業新訂單指數都明顯回升,制造業生產有望延續較高景氣度,房地產投資短期尚具韌性,基建項目施工進度加快,且正值鋼材消費旺季,鋼材需求將延續較好態勢。但在原料價格保持高位的情況下,下游成本壓力傳導并不順暢,企業生產及投資意愿或會趨于謹慎,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鋼材消費的充分釋放,預計鋼材后市消費量將謹慎擴張。

      礦價震蕩走高

      鋼材市場供需兩旺也推升了鐵礦石價格。4月20日,國內鐵礦石主力期貨合約突破1100元/噸,創歷史新高。

      創元期貨研報顯示,近期鐵礦石期貨價格漲勢明顯強于鋼材,主要歸因于鐵礦石現貨價格漲勢較好,尤其是中高品位鐵礦石價格對期貨價格起到一定支撐。由于下游需求仍較強勁,鋼廠補庫意愿較強,并加大對高品位礦石的需求,預計鐵礦石價格短期內存在小幅回調的可能,但仍有上升空間。

      王靜指出,今年以來,受國際大環境影響,以鐵礦石、銅等為主的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針對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大商所日前發布《關于修改鐵礦石期貨限倉相關規則的通知》,對《大連商品交易所風險管理辦法》和《大連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管理辦法》進行了修改。根據新規則,對鐵礦石合約非期貨公司會員、境外特殊非經紀參與者和客戶持倉限額做出了數量限制。

      “最近幾天,鐵礦石港口庫存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全國主要鋼鐵企業高爐開工率繼續下降,鐵礦石市場供需基本面沒有明顯轉強,在鋼材價格保持高位情況下,鐵礦石市場也不易明顯走弱,后期價格或以高位震蕩為主。”王靜表示。

    去年成交逾3萬套創新高 北京限競房去化進入尾聲

      2021年以來,北京地區限競房成交呈現加速趨勢。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一季度限競房成交高達7200套,遠超近年同期成交數量。截至4月中旬,北京地區限競房自2018年以來成交總套數達到64445套,限競房住宅去化進入尾聲。成交明顯提速的限競房項目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北京整體新房市場的活躍度。

      去化進一步加大

      從成交套數來看,2021年1月至4月中旬,北京地區合計成交限競房8778套,延續了2020年下半年的井噴態勢。2018年,北京地區成交限競房4441套。此后,受限競房土地加速出讓、項目扎堆入市大力度促銷等因素影響,限競房出讓套數逐年走高。2019年成交20617套;2020年成交30609套,創下歷史新高。

      從目前限競房新增數據看,限競房出現了供小于求的局面,一改前期扎堆積壓態勢。2021年以來,北京地區新增供應套數僅為3443套,新增供應面積為31.5萬平方米,新增供應擬售均價為42873元/平方米,新增供應擬售金額為135.04億元。同一時期,北京地區成交金額達到434.42億元,成交套數達到8778套。

      從成交均價看,最近幾年北京地區限競房保持平穩態勢。2021年1月至4月中旬,北京地區限競房成交均價為47854元/平方米;2018年至2020年,成交均價分別為49208元/平方米、48501元/平方米和47490元/平方米。

      經歷了近3年多的去化,北京地區限競房可售存量趨于低位。截至目前,北京地區可售存量套數為25387套,可售面積為315.85萬平方米,遠低于2020年和2019年。2020年,可售存量套數為34453套,可售存量面積為413萬平方米。2019年,北京限競房可售存量套數為33607套,可售存量面積為406.04萬平方米。

      延續漲價態勢

      持續增長的限競房成交量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北京樓市的整體活躍度。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一季度,北京限競房累計成交7200套,遠超往年同期。同期,北京成交新建住宅網簽合計達到1.3萬套,達到近8年來最高點,同比2020年上漲明顯,甚至相比疫情暴發之前的幾個年度,也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一季度北京樓市整體相對活躍,從市場數據看,成交量刷新了調控后的新高。從調控政策角度看,一旦市場過熱就會有調控的預期長期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過熱。當下北京樓市處于“暖冬”,遠遠未到“小陽春”。但考慮到經營貸嚴查等因素影響,整體市場預計見底企穩是主流趨勢。

      張大偉指出,北京樓市經過持續4年的低迷,在2021年逐漸企穩,新房成交量放大,以學區房為代表的二手房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在全球量化寬松背景下,北京地區房地產市場景氣度有所提升的苗頭已經顯現。從分區域看,北京五環內房價上漲相對明顯,但五環外,價格戰依然明顯。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五環外的房價今年很難看到上漲,特別是亦莊、順義、房山等地區。但對于購房者來說,期望這些地區的房價明顯下調也不太可能。

      不限價地塊增多

      “全國其他城市房價普遍上漲,而北京已連續跌了多年。從全國范圍看,北京地區樓市的性價比也開始顯現。”張大偉強調,“回顧過去4年的北京房地產市場,熱點肯定集中在中小戶型的限競房上,井噴供應給了購房者較低的購房門檻。但是,目前北京地區市場供應結構出現了一定變化,不限價地塊出讓增多、不限價項目建設和出售逐漸代替限競房成為市場主力,使得新房市場成交均價企穩回升。二手房方面,以學區房為代表的核心區域二手房出現明顯異動,出國留學人數減少導致學區房需求增加,帶動二手房均價走高。”

      近日,北京市自然規劃局網站發布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地的名單。據統計,本次集中供地共有30宗經營性土地,總用地面積超過168萬平方米,建筑規模高達344.6萬平方米,起拍價總額高達1035.81億元。在30宗地塊中,位于中心城區項目有15宗,建設用地面積約73萬平方米,占比約43%。其中,朝陽區10宗,建設用地面積約41萬平方米;海淀區兩宗,建設用地面積約11萬平方米;豐臺區兩宗,建設用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石景山區1宗,建設用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

      與前幾年占據北京土地市場的限競房項目不同,此次集中供應的項目中首次引入了房屋銷售價格引導機制,未來上市房價作為重要政策工具之一,由過去預售環節引導前置到土地出讓環節,由住建、規自部門、區政府組成聯席會,共同研究每一地塊房屋銷售價格指導意見,并在公告期對外告知,開發企業在土地競買環節將提交房屋銷售的價格承諾,作為未來辦理預售的前置條件。

      此外,針對位于朝陽、海淀、副中心區位條件較好的6宗地塊項目,采取了競報政府持有商品住宅產權份額的交易方式,引導開發企業理性競買,通過政府和個人共有產權的方式,有效減輕購房人負擔,充分滿足居民自住需求。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