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政策有異:發達國家寬松不改 新興市場加息
????受疫情影響,去年全球央行均保持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減弱,經濟恢復成為主要看點,通脹擔憂等也隨之出現。一季度,巴西、土耳其、俄羅斯先后加息,成為疫情以來首先進入加息周期的經濟體。然而,由于疫情并未得到全面遏制,經濟活動水平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多數發達國家央行宣布會繼續保持寬松的貨幣環境,全球央行在貨幣政策抉擇上,走到十字路口。 ????3月以來,對于美聯儲是否會收緊政策的預期較為高漲,在最新一次會議紀要,美聯儲明確,將維持利率不變,調高通脹預期。為實現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的雙重目標,在利率方面,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保持在0~0.25%的水平不變,直到實現最大就業和通脹水平達到2%并在一段時間內略微超過2%的目標;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維持在0.1%;將主要信貸利率維持在0.25%水平。 ????近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蘇和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美聯儲將減少債券購買。 ????歐洲方面亦將維持利率不變,并加快緊急購債速度。歐洲央行理事會決定,在利率方面,主要再融資利率、邊際借貸利率和存款利率均維持不變,水平分別是0、0.25%和-0.50%。同時,保持當前或是更低的利率水平直到通脹前景穩定收斂在充分接近但低于2%的水平上。在資產購買方面,決定加快疫情緊急資產購買計劃(PEPP)購買速度,并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購買,以防融資條件收緊。 ????日本方面同樣表示將維持利率不變,澄清收益率區間。3月的議息會議上,日本央行決定,繼續維持政策利率在-0.1%的水平,同時將繼續購買必要數量且不設上限的日本政府債券,以使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水平保持在0左右。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上調2021年全球GDP增長預測0.5個百分點至6.0%,并對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前景更樂觀。同時,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呼吁發達國家不要過快撤出寬松,因為那樣會對其他復蘇較慢的新興市場帶來壓力。 ????與上述發達國家央行有所不同,出于對通貨膨脹升溫的擔憂,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性央行普遍選擇開始加息。 ????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上個月宣布,將基準利率從此前的2%提高0.75個百分點至2.75%。這是2015年以來巴西央行首次提高基準利率。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在對加息作出解釋時稱,由于未來一段時間對通貨膨脹的預期超出了貨幣政策水平的目標,加息勢在必行。但盡管短期的通脹壓力被證明比預期的更為強勁和持久,但委員會仍然認為當前的沖擊是暫時的。 ????3月19日,俄羅斯央行上調關鍵利率25個基點,從4.25%至4.5%,這是俄羅斯自2018年以來首次上調關鍵利率。主要是受俄羅斯國內市場需求上升以及通貨膨脹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俄羅斯國內通貨膨脹率從今年1月的5.2%上升至3月的5.8%。4月23日,俄羅斯央行意外將關鍵利率上調50個基點至5%,市場主流預期為加息25個基點至4.75%。 ????此外,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等新興市場指標均顯示,市場對于貨幣政策收緊預期正在增強。除新興經濟體外,部分發達經濟體的加息預期也在提前。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分析,3月美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后,可能吸引部分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俄羅斯、巴西以及土耳其的貨幣均在3月下旬持續貶值。伴隨美國疫情的逐漸平復,加息預期逐漸提前,新興市場提前加息預防跨境資本流出,防止通脹與貨幣貶值的負螺旋也是新興市場國家逐漸啟動加息潮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