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在近日舉辦的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福州高新區與易科騰就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網絡項目達成一致,并成功簽約。據易科騰副總經理夏盛透露,目前初步的方案已經出爐,預計今年6月份將在高新區的福州市量子安全運營中心啟動試用。 我國量子通信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量子通信目前已具初步商用條件,在我國政府/金融等部門的推動下,我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量子通信網。未來在投資驅動下我國量子通信網絡有望進一步完善,預期未來3-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區/中西部地區等城市將陸續新建或擴建量子通信城域網。僅考慮量子干線以及量子城域網的建設,量子通信建設投資規模達到百億級別。考慮長期在國防、金融、政府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量子通信整體市場規模有望超過千億。 相關標的:國盾量子、神州信息、藍盾股份、福晶科技、光迅科技。 2021-05-10神州信息(000555)2021年一季報點評:訂單增速超預期 場景金融迎突破 事件概述 近日公司發布2021 年一季報,Q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4 億元,同比下降3.8%;歸母凈利潤3911.0 萬元,同比增長32.7%;扣非 歸母凈利潤3494.9 萬元,同比增長47.6%。 分析判斷: 金融科技訂單依舊樂觀,持續受益于銀行IT 新周期 2021Q1 年公司利潤端表現亮眼,扣非凈利潤高達3494.9 萬元,同比大增47.6%,但相較而言收入端僅確認營收20.4 億元,同比下降3.8%,判斷主要系收入確認結構問題,后續季度將大概率迅速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就確認進入Q1 口徑的業務來看,金融科技主賽 道依舊強勢。公司在Q1 實現金融科技(銀行IT 為主)業務收入11.4 億,同比增長31.9%,其中金融科技軟服收入4.2 億,同比增長35.6%。不僅如此,從訂單角度來看,公司在相對淡季Q1 已經實現金融科技已簽未銷訂單23.5 億元,同比增長76.7%,超出市場預期。 我們認為公司下游的銀行客戶的IT 需求擴張主要有三方面驅動因素:一是銀行分布式核心系統升級浪潮正在開啟,核心系統改造 帶動六大外圍系統跟進配套改造,合計增量超過500 億,2020 年僅為初步釋放、2021年釋放節奏仍將加速;二是中美博弈背景下,自 主可控成為大趨勢,金融信創推動力度不斷加大,試點名錄逐批擴容,帶來更明確增量;三是銀行IT 的(硬件)投資周期為4-7 年, 距離上一輪景氣低點2013 年已經過去7 年,當前已經進入新的景氣上行期。考慮到公司穩居銀行IT 頭部廠商,且在分布式技術和金融信創領域占據先手,有望極大受益本輪需求擴張,全年實現跨越式增長。 場景金融深度布局,謀求差異化業務模式創新 此外,公司在金融科技主賽道以外,還在積極布局各類場景金融領域,推動實現金融科技由銀行系統向產業生態的外延,助推產業數字化轉型。Q1 來看,公司在銀農、銀稅、數字貨幣三大新場景均有突破,2021 年或是公司場景金融的破局之年,領先同業的差異化競爭力或就此產生。 1、銀農場景來看,一季度公司銀農直連項目簽約超1 億元,同比增長超8 倍,同時簽約某國有大行銀農直連項目2000 余萬元。我們認為,在金融科技的產業應用方向中,農業場景兼具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強大的監管助力,極具拓展價值,新的商業模式或帶來更強盈利彈性。 2、銀稅場景來看,銀稅互動平臺在Q1 接入可廣發銀行、重慶富民銀行等銀行總、分行,隨著標桿案例逐漸落地,后期大規模復制推廣可期。 3、數字貨幣場景來看,公司在一季度已經結合數字人民幣的推廣進程,服務了10 余家金融機構,推動實現數字錢包功能落地,在支付新變局中率先推進布局。 數字貨幣試點加速,落地預期帶來估值催化 單就數字貨幣場景而言,2021 年來看數字人民幣試點進程仍在加速,產業變化或發生得比預期更快:據上證報3 月23 日報道,六大國有銀行已經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數字貨幣)錢包。在國有銀行營業網點中,客戶可以自由申請白名單,在央行數字人民幣APP 中以設立銀行子錢包方式參與測試。同時,當前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已經開始接納數字人民幣,不僅有京東、美團、B 站這樣的互聯網頭部平臺,還有上海地鐵里的黑拾自動販賣機以及徐家匯匯金百貨這樣的實體購物中心。 我們認為,此次銀行開始主導賬戶開放的行為體現了試點范圍的大規模擴容(接近全面開放),預計后續數字貨幣即將走進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判斷數字貨幣將在央行側、銀行側、公眾側三個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機遇,其中銀行側兼具系統改造的確定性與數字貨幣錢包場景運營的想象空間,公司作為核心受益標的,有望迎估值/業績雙升。 投資建議 維持此前盈利預測不變,預計2021-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40.0/174.3/214.6 億元,增速分別為31.0%/24.5%/23.1%;歸母 凈利潤分別為6.0/7.7/9.7 億元,增速分別為26.5%/28.0%/26.2%,對應的EPS 分別為0.62/0.79/1.00 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金融科技政策風險;分布式技術推廣不及預期;市場系統性風險。 2020-10-26福晶科技(002222)2020年三季報點評:業績逐季改善 Q3單季歸母凈利+26%達0.4億 2020年業績逐季改善,繼續保持高研發投入。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綜合毛利率為54.2%,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Q3單季度毛 利率56.6%,較去年同期+5.9pp。公司在非線性光學晶體領域處于全球龍頭地位,主要下游應用為固體紫外激光器,國內主要客戶包括 大族激光、銳科激光等激光產業中的龍頭企業。受益國內市場,尤其是激光行業加速回暖,公司漸漸走出前期3C市場需求趨穩及海外銷售疲軟的影響,盈利能力逐漸修復。期間費用方面,銷售費用率1.7%,同比-0.3pp;管理費用率11.7%,同比+0.2pp;財務費用率0.1% ,同比+1.2pp。另外,前三季度研發費用0.4億元,同比+9.4%,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8.5%,研發力度保持強勁。 受益激光行業新應用加速落地,激光器件及晶體板塊前景可期。激光加工以高精度領先于傳統加工工藝。一方面,隨著汽車、軌交等行業輕量化要求的不斷提高,以高強度、低密度而得到廣泛應用的鋁、鏡面不銹鋼等高反材料也對激光加工設備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業內往往通過安裝光隔離器的方式阻斷反射光以保護激光器,利好公司磁光器件(光隔離器等)。另一方面,脈沖激光器在1mm以下 薄板的點焊、縫焊中更具優勢,利好公司用作脈沖激光器開關的聲光器件、電光器件。同時,5G換機潮將推動手機內部元件小型化、集中化,從而帶動工藝加工精密度要求進一步提升,催化中游產線設備更換升級需求,以超快紫外激光器為主的冷加工設備市場有望受益打開,有望帶動公司晶體板塊持續回暖。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公司立足核心的晶體生長工藝,經多年向下游領域的研發投入與積累,目前已形成“材料—元件—組件—器件”的產業鏈布局,未來有望進一步拓寬市場空間,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48、1.84、2.28億元,對應PE41、33、26倍,維持“持有”評級。 風險提示:國內激光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匯率大幅波動。 2021-04-28光迅科技(002281)2020年年報及2021年一季報點評:研發進展順利 現金流改善明顯 【投資要點】 公司發布2020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去年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60.46億元(YoY+13.27%),實現歸母凈利潤4.87億元(YoY+36.25% ),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4.54億元(YoY+39.07%),低于前次預期。2021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1億元(YoY+105.86%),實 現歸母凈利潤1.32億元(YoY+2488.26%),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3億元(YoY+1628.81%)。此外,公司公布2020年度利潤分配預案, 擬向全體股東每10 股派發現金紅利1.7 元(含稅)。 擺脫疫情影響穩步增長,2021Q1表現優異。公司總部位于武漢,疫情使公司在2020年開局時遇到巨大沖擊,但公司依舊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在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依舊實現了年度同比增長,一方面是公司采取了積極的應對策略,從2020Q2開始即扭轉了不利局面,另一方面,去年國內大規模的5G網絡建設和全球范圍內的數據中心建設加速帶來了旺盛的光通信產品需求,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光電子器件、子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直接受益,5G和數通訂單高增。2021Q1,公司繼續保持強勢復蘇表現,營收與凈利潤均創歷年同期新高。 毛利率提升,研發投入力度繼續加大。毛利率方面,隨著公司光芯片完成產業化和自動化水平提升,2020年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1.81pct至23.01%,銷售凈利率同比提升1.34pct至7.48%。費用支出方面,公司2020年研發費用率提升約1pct,達到9.19%,在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取得新進展,對25G的光芯片開發實現全覆蓋并實現產業化,光電子器件封裝新技術在400G、800G等更高速率光模塊上得到應用 ;基本完成放大器、光無源器件、光有源模塊等核心產品的多元化開發,技術體系更加健全。銷售費用同比降低0.7pct,我們認為是疫情期間銷售活動減少所致;財務費用由于匯率波動造成的匯兌損失增加,費率同比提升0.48pct;管理費用率變化較小。 經營活動現金流顯著改善。公司2020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19億元,同比增長245.33%,2021Q1為3.12億元,同比增 長24.63%,我們認為主要原因為收現率的顯著提升和在運營商客戶端應收賬款情況的改善。 【投資建議】 公司專業從事光電子器件及子系統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是該領域全球領先解決方案供應商,根據公司年報中援引咨詢機構Ovum的數據,4Q19-3Q20年度內光迅科技占全球市場份額約6.8%,行業排名第四,在5G和數通市場的持續高景氣下,預計未來三 年公司還會實現持續成長。根據公司財報情況和行業發展趨勢,我們上調了2021-2022年的期間費用率,下調了2022年的收入預測,因 此下調了2021-2022年的歸母凈利潤預測,并新增了2023年盈利預測。預計2021-2023年公司營收為71.39/81.35/93.43億元,歸母凈利 潤為6.05/7.48/8.38億元,EPS為0.87/1.07/1.2元,對應PE為26/21/19倍。我們謹慎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光芯片自產率不及預期; 全球5G及數據中心投資不及預期; 海外市場疫情風險; 市場競爭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