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碳纖維產品需求釋放可期 龍頭有望受益(概念股)

    2021-7-26 09:16|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1648| 評論: 0

    摘要:   近日,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主持召開研究碳纖維產業發展專題會議。他強調,進一步放大優勢、明確方向、強化舉措,加快推動碳纖維產業規模躍升、技術迭代、集群發展,搶占發展制高點,全力以赴打造“中國碳谷 ...
      近日,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主持召開研究碳纖維產業發展專題會議。他強調,進一步放大優勢、明確方向、強化舉措,加快推動碳纖維產業規模躍升、技術迭代、集群發展,搶占發展制高點,全力以赴打造“中國碳谷”。

      碳纖維被譽為21世紀新材料之王,是材料皇冠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能源裝備、交通運輸、體育休閑等領域。自2020年8月起,碳纖維市場又迎來一場“漲價”潮,市場更是面臨缺貨困境。各大碳纖維原絲的生產商紛紛發布漲價公告,有的漲價幅度達到50%以上,下游建筑加固補強市場中的碳纖維布等產品價格也因此“水漲船高”。目前,我國碳纖維行業正處于爆發增長期,市場需求與日俱增。在我國軍費支出向航天航空裝備結構性傾斜以及先進機型加大對碳纖維使用的支撐下,軍工航空航天對高性能碳纖維需求仍將維持快速增長。民用市場中風電需求高速增長,未來風電向大葉片裝機的發展趨勢以及“碳中和碳達峰”國家戰略背景下風電裝機容量長期空間大幅提升,將共同擴大對碳纖維產品的需求。有數據顯示,未來中國碳纖維需求市場增速將保持在17%左右,市場需求量有望在2026年突破11萬噸。

      可關注行業龍頭上市公司中簡科技(300777)、光威復材(300699)、中航高科(600862)等。

    2021-04-28中簡科技(300777)2021年一季報點評:折舊增加短期影響毛利率 不改長期看好公司發展
    事件:2021年Q1,公司實現收入0.73億元,同比+64.19%;實現歸母凈利潤0.32億元,同比+16.36%。
    折舊同比大幅增加短期拉低毛利率,看好未來規模效應帶來成本降低。隨著四代機及航天裝備的放量,碳纖維產品需求強勁,公司積極組織碳纖維及織物的生產及交付,收入實現較快增長。業績增速低于收入主要受到Q1折舊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職工薪酬提高、研發投入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利潤率水平有所降低,公司Q1毛利率78.16%(-3.97pct),凈利率43.61%(-17.93pct)。我們認為, 隨著新產能負荷的提升,成本有望降低,毛利率水平將回歸。
    IPO項目投產,助力公司突破產能瓶頸。據公告,公司2020年碳纖維產量114.08噸,百噸線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在高性能碳纖維 需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公司產品供不應求問題凸顯。公司IPO項目1000噸/年(12K)國產T700級碳纖維擴產項目產線采用柔性化設計 ,可根據不同客戶需求生產不同規格和級別的碳纖維,其具備高強型ZT7系列(高于T700級)、ZT8系列(T800級)、ZT9系列(T1000/T1100級)碳纖維千噸級(12K)的穩定化生產能力。據公告,公司千噸線已于去年轉固,新產能的投放將助力公司解決產能瓶頸問題、 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并可實現更高端型號的生產,提高公司競爭力。
    擬在常州布局新產能,打開公司發展空間。據公司3月17日公告,公司擬與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協 議》,擬投資建設高性能碳纖維及相關制品項目,具體內容包括高性能原絲生產線、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高模量石墨纖維生產線、碳纖維織物生產線、產品研發中心、輔助設施及公用工程等。新項目的實施將為公司繼續開拓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纖維領域、布局高端民品市場奠定良好基礎。
    投資建議:買入-A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1年-2023年的凈利潤分別為3.20、4.76、6.32億元。
    風險提示:下游認證及開發不及預期;產品價格大幅下滑。

    2021-04-26光威復材(300699)2021年一季報點評:Q1業績穩健增長 全年業績有望加速
    簡評
    Q1業績穩定增長,全年加速增長可期
    公司2021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2,498.8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847.2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32%。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且受益于航空、航天以及高端裝備對碳纖維需求的穩定增長、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應用領域的快速拓展。預計未來隨著下游裝備需求的持續放量,國產碳纖維需求不斷增長,以及風電工業領域的需求釋放,公司軍、民品業務有望獲得更快增長,全年業績有望加速增長。
    持續聚焦碳纖維主業,新材料板塊亦實現較快增長
    分業務來看,碳纖維板塊實現銷售收入35,936.61萬元(+23.46%);通用新材料板塊實現銷售收入10,771.62萬元(+197.93%); 能源新材料板塊實現銷售收入13,845.98萬元(-10.16%);復合材料板塊實現銷售收入1,496.29萬元(+229.80%),精密機械板塊實現銷售收入336.75萬元(+1,173.37%)。碳纖維板塊和通用新材料板塊受益于各項產品研發和制造業務有序推進,保持良好增長;而能源新材料板塊由于受近期碳梁用碳纖維市場供應緊張影響,收入略有下滑,預計供應端影響減緩后將恢復增長。
    毛利率相對穩定,未來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2020年銷售毛利率為54.63%(-1.74pct),凈利率34.92%(-0.61pct),相對穩定;期間費用率15.33%(+9.20ct),其中銷 售費用率0.76%(+9.31pct),管理費用率2.39%(-35.22pct),財務費用率-0.45%(-21.28%pct),研發費率12.63%(+23.51pct), 主要是新產品研發投入增加所致。公司毛利率相對穩定,預計未來隨著公司產品研發技術與生產能力提升,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持續布局研發創新,助力技術、產能雙提高
    公司持續加強研發創新投入,新項目、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成果顯著,三大募投項目取得重大進展。“高強高模碳纖維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成果,項目產品M40J級、M55J級國產碳纖維歷經多個航天應用場景的應用驗證,有望在今年得到放大應用;高強碳纖維高效制備技術產業化項目年底如期建設完成,采用干噴濕紡工藝生產的TZ700S碳纖維產品在建筑補強、氣瓶等一般工業和高端裝備領域打開市場,有望成為公司碳纖維業務新的支撐點;公司先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一期全面投產,先進的復合材料成型和生產裝備、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為公司業務向碳纖維下游延伸提供重要保障。我們認為,受益于航空裝備建設提速和復合材料滲透率提升的雙重影響,公司在產品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建設方面積極推進,軍品業務收入將維持快速增長態勢。
    碳纖維板塊繼續貫徹“兩高一低”發展戰略,產研規劃有序推進
    公司是國內最早實施炭纖維國產化事業的民營企業,擁有近二十年連續碳纖維生產線開車生產歷程,掌握先進工藝技術,是國內碳纖維行業領軍企業。碳纖維板塊是公司業務五大板塊之首,2020年,公司持續貫徹“兩高一低”發展戰略,推進碳纖維產能建設以及相關產品產線的等同性驗證,繼續進行T800H級、M40J級、M55J級等項目的應用驗證;努力推動公司T700級/T800級/T1000級等碳纖維產品的應用準備和推廣;繼續推動公司T300級/各款T800級碳纖維產品針對民機應用的產品準備和應用驗證。受益于軍機放量、材料在軍機 滲透率提高以及國外疫情減緩,公司碳纖維板塊有望保持長期穩定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持續聚焦碳纖維主業,全年業績增長可期,維持“買入”評級
    公司未來將形成以高端裝備設計制造技術為支撐的從原絲開始的碳纖維、織物、樹脂、高性能預浸材料一直到復合材料零件、部件和成品的完整產業鏈,并在現有的產銷規模基礎上,三年內實現產能和銷售的較大增長,進一步鞏固公司在國內碳纖維行業的領先地位,為未來五到十年的快速發展奠定基礎。預計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43、11.24和15.14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1.31%、33.37%和34.74%,相應21年至23年EPS分別為1.63、2.17、2.92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42、31、23倍,維持“買入”評級。

    2021-05-06中航高科(600862)航空復材領軍者 產業拐點將至
    復合材料領軍者、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公司的航空工業復材積累了多年的航空復合材料原材料生產工藝,有望受益于國際民航市場高速發展機遇。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歸母凈利潤6.6億元、9.4 億元、12.4 億元,EPS 分別為0.48、0.67、0.89 元,對應PE估值分別為54x、38x、29x。根據Wind 一 致預期可比公司2021 年平均PE估值為42x,公司在復合材料原材料技術和產業規模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且我們預計公司21-23 年歸母凈利潤CAGR 為42.19%,高于可比公司Wind 一致預期的同期CAGR 平均值37.82%,給予公司2021 年65 倍的PE 估值水平,目標價為31.20 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技術底蘊深厚,聚焦“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
    公司以航空新材料研發生產、高端智能裝備研發制造為主業,主要業務涉及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裝備、軌道交通零部件、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等領域,主要客戶為航空工業主機廠和零部件生產單位。公司子公司戰略布局清晰,共劃分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裝備”兩大業務板塊,背靠航空工業及航材院、航空制造研究院,公司在技術支持和銷售渠道領域優勢顯著。
    剝離地產業務,航空新材料成收入和利潤主力軍
    公司自2015 年起重組完成后有序退出房地產業務,2019 年完全剝離,復材業務成為核心業務,貢獻主要收入和利潤。2020 年公 司復合材料業務實現營收27.18 億元,占比達93.4%,實現利潤8.68 億元,占比高達99.3%。2020 年,公司在技術創新取得進展,通過了中國商飛特種工藝能力鑒定和供應商綜合能力評估,兩種C919 國產預浸料在新生產線驗證中通過中國商飛PCD 預批準,未來營收有 望隨C919 批量交付而相應增加。
    航空產業快速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需求確定性較高
    根據 2020 年中國商飛發布的《中國商飛市場預測年報(2020-2039)》,未來20 年,全球航空旅客周轉量將以平均每年3.73%的 速度遞增,預計將有4.1 萬架新機交付,價值約6 萬億美元,用于替代和支持民航機隊的發展。國際民航業的發展將帶動民航飛機制造業的增長和轉型,進而為公司所屬的上游的新型先進復合材料產業帶來增長機會。我們認為隨著我國軍民機復材需求持續提升,公司航空復材業務將持續高增長。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風險、產品定價風險、產品質量與安全生產風險。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