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近日,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科研團隊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合作,成功構建66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求解“量子隨機線路取樣”任務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0萬倍以上,這使得中國成為目前唯一在兩條技術路線上達到“量子優越性”里程碑的國家。 量子計算被認為可能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關鍵技術,“量子優越性”像個門檻,是指當新生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在某個問題上的計算能力超過了最強的傳統計算機,就證明其未來有多方超越的可能。作為重要核心技術,國內外巨頭均將量子計算機列入重要研究領域,中國已將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定位為重大項目。量子計算機被公認為下一代計算機,在人工智能、分子模擬、密碼學、金融建模、天氣預報、粒子物理學有廣闊應用前景。實現量子霸權,將代表超越經典的量子計算能力從理論走進實驗,標志著一個新計算能力飛躍時代的開始。 A股上市公司涉足相關領域的有國盾量子、科大國創等。 2021-05-21科大國創(300520)2020年年報點評:數據智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領先的數據智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科大國創以數據智能為核心技術,構建了國創九章數據智能平臺、國創天演PaaS云平臺、國創智能產品開發平臺、國創高可信軟件(HCS)集成開發平臺等自主技術平臺,研發了數智行業軟件、智能BMS系列、智慧物流云平臺等一系列自主核心產品,廣泛應用于運營商&政企、智能汽車、物流科技等行業和領域,形成了數據智能行業應用、智能軟硬件產品、數 據智能平臺運營三大業務板塊,創新性的打造了具有國創特色的“技術+服務”、“產品+服務”、“平臺+服務”三大業務模式。 商譽減值影響2020年利潤。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15.12億元,同比下滑3.67%,歸母凈利潤0.40億元,同比下滑66.11%,扣非歸母凈利潤-1.22億元,同比下滑-252.87%,經營性凈現金流2.58億元,同比增長175.79%。2020年利潤的下滑主要因為子公司國創新能因受疫情沖擊等因素影響,發展未及預期,公司對收購國創新能時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準備2.11億元。若剔除商譽減值準備及相應的業績補償等因素影響后,公司2020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0.59%。2020年毛利率為31.76%,同比增長2.1pct;銷售費用率6.25%,同比提升0.62pct;管理費用率5.90%,研發費用率11.93%,基本皆與2019年同期持平。2021Q1實現營收2.23億元,同比增長9.34%,實現歸母凈利潤0.22億元,同比增長234.01%。 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數據智能行業應用板塊,公司依托自主研發的技術平臺,在持續經營好現有電信、能源、交通、金融、政府等運營商&政企重點行業領域外,成功將優勢能力推廣至公安行業和信創領域,進一步豐富了市場開拓渠道。2020年公司數據智能行業應 用板塊實現銷售收入8.44億元(占比55.79%),較上年同期增長10.46%,其中軟件及技術服務占比78.77%,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智能軟硬件產品板塊2020年實現收入1.98億元(占比13.11%),同比增長6.81%,一方面公司加深智能BMS系列產品在新能源汽車的縱向延伸,另一方面加大智能BMS系列產品在新興領域的橫向拓展,同時不斷提升高可信軟件自主核心技術,發布“高可信軟件驗證平臺( 學習版)”。數據智能平臺運營板塊實現銷售收入4.70億元(占比31.10%),較上年同期下降24.20%。依托公司數據智能核心技術建設智慧物流云平臺,圍繞貨車ETC可信數據,以“平臺+服務”模式創新數智物流應用場景,面向貨主企業、物流企業和貨車司機提供數智物流、貨車后市場和數據運營等綜合服務,2020年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十四五”期間,公司致力于成為數據智能和高可信軟件領域的領導者,奮力實現百億國創的目標。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3、2.24、3.04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65、0.90、1.22元。綜合考慮,給予公司21年動態PE30-35倍,對應6個月合理價值區間為19.50-22.75元,首次覆蓋“優于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智能行業應用增速低于預期,國創新能推廣低于預期以及進一步減值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