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2年8月19日《焦點訪談》文字版:隱形冠軍 追求極致 “鋰”中有我 ... ...

    2022-8-19 21:20|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11409| 評論: 0

    摘要: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而鋰電池則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部件,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我國的飛速成長,和我國在鋰電池上的制造能力有很大關系。鋰電池制造需要正極、負極、 ... ...
    焦點訪談: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大力扶持的新興產業,而鋰電池則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部件,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我國的飛速成長,和我國在鋰電池上的制造能力有很大關系。鋰電池制造需要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四大關鍵材料,現在這四大材料已經全部完成國產化,為我國整個鋰電池產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這其中,離不開上下游產業鏈協同,也離不開隱形冠軍發揮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鋰電池行業的兩家隱形冠軍企業。

    2021年,我國全年動力鋰電池產量達到219.7GWh,同比增長163.4%,全球動力電池前十大企業中,有八家是中國企業。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中國鋰電池產量占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三以上。

    電解液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號稱鋰電池的血液,對電池的性能至關重要,而六氟磷酸鋰又是電解液中最主要的一種核心成分,它技術含量高,占電解液成本的50%左右。2021年,全球六氟磷酸鋰的總產量為6.8萬噸,這其中有近三分之一來自中國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從2014年開始,多氟多連續8年產銷量居全球第一。

    說起今天的企業地位,董事長李世江底氣十足,而在十幾年前,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當時,中國的鋰電池電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鋰還全部依賴進口。2006年,李世江曾去國外的一家生產六氟磷酸鋰的企業考察。

    李世江說:“講得挺好,就是不讓看生產線。他說六氟磷酸鋰是長期科技積累的結果,這個事你們真的干不了。”

    六氟磷酸鋰是氟化工領域“皇冠上的明珠”,當年售價高達100多萬元每噸,靠從國外買成本巨大,企業難以承受。于是李世江下定決心要自己研發六氟磷酸鋰。當時,企業連做實驗需要的最基本設備都沒有,他們只能根據已有的化工原理,從零開始,邊摸索邊實踐。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閆春生說:“都是高毒、高危險、高腐蝕的原料,夏天的時候沒有降溫裝置,氟化氫非常容易氣化,尤其是無水氟化氫,沒有人知道如何把它從生產線上取到實驗小瓶中,第一次是我去開的,但是我手抖,我也害怕。”

    而在技術攻堅的過程中,研發團隊還遭遇過幾次爆炸,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更讓大家每一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經過兩年努力,2008年,多氟多終于自主研發出六氟磷酸鋰。雖然只有僅僅兩克,但卻讓企業上上下下歡欣鼓舞。經過不斷研究迭代,2011年,多氟多的六氟磷酸鋰產量達到1000噸,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并且產業化的六氟磷酸鋰供應商。

    因為在技術上取得的突破和對國家新能源事業的支撐,多氟多于2017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培養出了一批技能型人才。他們不斷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生產標準。馮曉港是多氟多一個分廠的廠長,該廠主要生產電子級氫氟酸,這是一種高純電子化學品,是蝕刻和清洗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材料,因為對產品的精細度要求極高,所以生產過程的每個操作和生產環境的純凈度,都有著最嚴苛的標準,甚至員工的工作狀態,都必須要求保持平穩。

    各個環節的技能型人才凝聚在一起,共同打造出一流的產品。而要不斷進步、在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培養和依靠內部人才,也要借助外部智慧的“大腦”。

    8月6日,李世江帶領著多氟多的高管團隊,和清華大學化工系的教授們一起做交流,兩天的會議主要圍繞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發展規劃展開研討。借助“外腦”苦練內功,加強產學研合作,多氟多這些年來,沒有中斷過。

    不久前,多氟多宣布,他們生產的ppt級電子級氫氟酸,在成功打入美國、韓國市場后,正式進入臺積電合格供應商體系。這意味著,他們的產品獲得了世界半導體工業里最強賽手的認可。

    要生產出ppt級電子級氫氟酸,需要達到萬億分之一的潔凈度,這是半導體用電子級氫氟酸的世界最高級別,多氟多為攻克此項“卡脖子”技術,努力了12年。

    除了電解液,還有一個極具技術壁壘的關鍵組件——隔膜,隔膜是一種具有微孔結構的薄膜,它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等特性,對電池的綜合性能至關重要。而全球第一家提出動力鋰電池隔膜概念的企業正是來自中國的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我國隔膜企業已占領全球70%以上的市場,而隔膜制造的龍頭企業星源材質位居前列,2020年起,鋰電池隔膜市場占有率進入全球前三甲。

    星源材質前身是一家銷售鋰電池隔膜的企業。20多年前,鋰電池隔膜的技術和生產全被國外企業壟斷,不僅售價貴,供應量少,花錢買東西還得被人審查資格。2003年,不想被卡住脖子的他們,決定自己研發。

    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峰說:“在我們做之前,中國沒有這個產業,也沒有相應的人才。不要看它是簡單的一層薄膜,但是它的科學名稱叫分子篩,孔的大小要均勻,孔的分布要均勻,還要保證它的強度,這些非常精密、控制難度非常大。當時,我們跟四川大學進行合作,中國高分子之父徐僖院士的大徒弟向明教授正在研究這個隔膜,所以我們就是跟向明教授一起,來形成我們的研發隊伍。”

    花了整整3年時間,研發團隊終于制造出了第一批穩定的鋰電池隔膜。但在這個當時被國外企業全部壟斷的賽場上,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要想獲得行業的認可并不容易。

    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員廖振波說:“當時,我們把樣品給國內最大的鋰電池企業送了過去,他們說這個產品是你們生產的嗎?這些參數技術指標是真實可靠的嗎?我們請他到我們的研發工廠來參觀,看我們是怎么把產品做出來的,我們的開發流程是怎么進行的。這家企業試用了兩個月以后,發現我們產品的可靠性、性能指標不亞于進口產品,就這樣我們把這個客戶打開了。”

    就這樣,憑著產品的優異性能,星源材質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行業認可,但要站穩腳跟,拓展市場,就必須不斷研發,打造自己的獨門絕技,在一些關鍵指標上不斷實現超越。眼下,星源材質正在攻關的“超高破膜溫度”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提高這個性能,可以減少電池短路、燃燒的發生,對于鋰電池的安全性能意義重大。

    目前市場上隔膜產品的破膜溫度一般在130攝氏度到150攝氏度左右,而星源材質自己的研究測試已經提高到200攝氏度甚至更高,這無疑將再次拉升行業標準,進一步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能。不斷超越、突破自我,憑著這股勁頭,星源材質在研發和生產規模上不斷加大投入,從10年前實現國產隔膜首次出口,一步步成長為中國鋰電池隔膜領域最大的出口企業。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邏輯起點。剛才我們介紹的這兩家隱形冠軍企業都是靠著一股子拼勁兒,接連攻克“卡脖子”技術,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跨越,企業多年來走過的每一步都和創新分不開。而中國的鋰電池行業之所以能發展得欣欣向榮,甚至對接國際一流車企,在國際市場上實現話語突圍,正是因為有一批隱形冠軍頂梁柱的支撐,從上到下建立起了國產化主導、相對穩定的供應鏈體系。無論是為了產業生態繁榮,還是為了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保證供應鏈安全,我們都需要更多這樣的隱形冠軍。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