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2年9月16日《焦點訪談》文字版:我這十年 同心逐夢

    2022-9-16 21:29| 發布者: adminpxl| 查看: 1950| 評論: 0

    摘要:   繼續凝望“我這十年”。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同根同源的城市群,也是充滿活力的發展高地。近些年,隨著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灣區青年主動抓住機遇,與時代同行。他們不僅有著 ... ...
      焦點訪談:繼續凝望“我這十年”。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同根同源的城市群,也是充滿活力的發展高地。近些年,隨著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灣區青年主動抓住機遇,與時代同行。他們不僅有著揮斥方遒的志向,更有腳踏實地的行動。今天讓我們來看看兩位灣區青年,揮灑汗水貢獻力量“同心逐夢”的故事。

      陳升,是一個在大灣區乘風破浪的香港青年,每天都忙得像陀螺一樣。開會、談判、推銷產品,雖然累但不知疲倦。陳升到深圳8年了,這幾年,經常有剛創業的香港年輕人向他咨詢問題、讓他介紹經驗。于是2020年,陳升決定開一家公司,專門為他們做創業服務,陳升給公司起名叫“港灣”。

      香港創業青年陳升說:“港灣好像引領香港進入大灣區,同時又是創業者的港灣。我會告訴他我覺得你這個產品有什么好,有什么不好,善意的一些建議或者批評,會讓團隊成長得更快一些。”

      兩年來,陳升為200多位香港創業青年提供過服務。他們逐漸融入大灣區,追逐自己的夢想。在他們身上,陳升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2013年,陳升到深圳出差,那時他印象中的深圳,還是小時候跟父母回內地探親中轉的那個小城市。可這次再見,陳升發現深圳已經成了現代化的大都市,這讓他看到了內地發展的無限潛力。2014年,陳升得知深圳前海又為創業者打造了新的創業基地,于是決定到深圳創業。

      陳升說:“新聞說(深圳)前海夢工廠馬上要開始招募團隊。就打車去里面,園區還沒開,隔著玻璃看園區,看到里面真的很不一樣,就幻想之后坐進去是怎么樣的。”

      沒想到入駐園區的過程非常順利,當地不僅免費提供辦公場地,還幫忙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在這里陳升聽了很多前沿的創業講座,經過考察后,決定運營一家跨境電商平臺。雖然創業的過程充滿挑戰,但政府一直在為創業者護航助力。

      禹星是深圳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員,她和同事經常會來園區問問大家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也經常和陳升一起組織一些輔導大家創業就業的活動。

      陳升說:“我跟他們的溝通經常在6點下班后。他們會告訴我一些他們的見解,也把我們的需求反饋給政府那邊。我們有呼,國家有應。”

      經過努力,陳升的公司獲得了首輪5000萬融資,他正在向著自己的夢想靠近。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2018年,陳升又到香港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可沒想到幾個月后發生了“修例風波”,香港陷入混亂。飽受動蕩暴力之苦,大家都急切盼望著香港能早日恢復寧靜祥和。

      陳升說:“暴亂最嚴重的時候,我去報考了輔警,很想為社會做點事情。”

      風雨中,祖國是香港強大的后盾。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實施,暴徒受到懲罰,香港終于又恢復了秩序。

      為了讓香港和內地青年互相增進了解,大家經常組織一些文化交流活動,其中“深港青年共讀一本書”的活動就很受歡迎。陳升選了《吾國吾港——獅子山下的講述》這本書,其中內地援港醫生的抗疫故事,引起了大家共鳴。

      每一次交流,都讓大家更深刻理解了“同胞”二字,和中國人的家國情懷。作為新一代香港人,陳升很自豪能與祖國同行。

      裴承賢是一個愛折騰的大灣仔。這些年裴承賢去很多地方做過志愿服務,在貴州修過路,在云南種過田,還在廣西喂過牛。

      六年前,裴承賢第一次到貴州黔東南州臺江縣登交村,村里的小朋友總愛圍著他,好奇地問他從哪里來?他的家鄉什么樣?裴承賢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但在他童年記憶中,澳門并不像家鄉。

      澳門青年志愿者裴承賢說:“從我出生到中學,是澳葡政府的統治,我們在澳門地區感覺有一點低人一等。當時,去公共地方的時候,有一些土生葡人多多少少會給我們不好聽的話。”

      一切從澳門回歸祖國的那一天改變。回歸后的澳門在祖國支持下,處處都散發著活力。港珠澳大橋建成,給澳門帶來了人氣,臨街商鋪里滿是游客。教育的發展,也讓我們有了更多選擇,不僅澳門本地的大學更多了,內地很多高校也開始招收澳門學生。高中畢業后,裴承賢很幸運地進入內地的暨南大學學習。

      裴承賢說:“在回歸之后,國家給我們很好發展。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我們的祖國,我們是一家人,要回饋內地的偏遠地區,更好地幫助我們的家人。”

      和裴承賢一樣想回饋祖國的澳門年輕人有很多,裴承賢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到內地貧困山區做志愿者,支教、幫助建設,用不同的專業知識做服務。十年來,爬過無數大山,走過無數崎嶇的山路,雖然辛苦,但內心充滿力量。

      隨著國家開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灣區各城市間的交流更多了,裴承賢也結識了不少內地的志愿者,志同道合的他們共同組成了大灣區山村志愿團。

      村里有戶老人要修房子,抬木頭這樣的重活,志愿者們搶著干。還有一些小伙伴今天要和村民們一起做長桌宴,大伙兒組成廚師小隊、洗碗三人組和抓魚小分隊。

      雖然許多老鄉只會說方言,志愿者們要用手勢交流,但大家并不覺得溝通有障礙,因為彼此情感相通、血脈相連。

      這十年來,裴承賢每年都去內地山村,也在行走中見證著山村的變遷。裴承賢眼看著曾經走過的崎嶇山路變成了寬敞的公路,孩子們也從簡陋的教室搬到了現代化的新學校,老鄉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裴承賢說:“我們國家真的很不簡單。我到每個村子里,那邊的基層干部,他們在思考怎么為村里脫貧。我記得有一個村干部跟我說過,在村里沒有小事情,他們很用心對待每一個老百姓,我覺得能夠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最好的黨。”

      裴承賢將這一路的見聞記錄下來,帶回澳門,能夠讓更多澳門人了解祖國。生在這個偉大時代,并能為祖國做點什么,作為一個澳門年輕人,裴承賢感到很自豪。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相關閱讀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