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電股份:新能源轉型順利推進,經營拐點即將到來
東北地區“窩電”拖累公司業績,熱、電業務經營環境正在改善 東北地區電源裝機過剩,使得公司機組利用小時數被限制在3500小時左右的低位,但是我們認為目前公司的熱電業務盈利能力正在逐漸好轉:1)公司初步具備精細化管理煤炭貿易商的能力,通過競價采購等手段,燃料成本已經出現下降;2)國家制定“北電南用”和“西電東送”電力輸送戰略,未來東北地區富余電力存在南送環渤海經濟圈的可能性,公司機組利用小時數有望提升;3)吉林省逐步推進供熱按量計價改革,市政供熱價格存在提升預期。 公司裝機結構不斷改善,15-16年將迎來新能源項目達產高峰 目前公司電源結構仍以火電為主,新能源占比僅為20%,未來隨著在手項目逐漸達產,公司的電源結構將逐漸優化。至“十二五”末期,公司風電和光伏裝機將提升至104萬千瓦和32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提升至30%;按照公司已經達成意向的新能源項目計算,至“十三五”初期,公司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290萬千瓦,占比提升至49%,初步達成電源結構轉型的目標。 首次收購中電投風電資產,帶來打造新能源平臺的想象空間 公司于4月22日公告,將收購中電投持有的江西風電項目至少51%股權,此次收購一方面推進公司電源結構調整;另一方面創造了進一步收購大股東新能源資產的想象空間。中電投旗下5個A股上市公司的戰略定位各不相同,而公司戰略定位正在由東北地區電力投資平臺向全國性新能源投資平臺轉換,未來進一步獲得大股東新能源資產注入的可能性較大。目前中電投獲批風電項目總裝機已經超過400萬千瓦,待公司完成江西項目收購,后續行動值得期待。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 分別為0.07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0.16元)、0.21元和0.28元,目前股價對應動態市盈率分別是44倍(扣非后19倍)、15倍和11倍。我們考慮到:1)公司現有火電資產的經營低谷正在過去,吉電外送+供熱調價有望扭轉火電業務盈利能力;2)電源結構快速向新能源轉換,風電+光伏裝機占比將超過50%,作為A 股市場上難得的彈性明顯的新能源電企,經營拐點將至;3)公司收購大股東中電投江西風電資產,帶來持續收購想象空間;4)公司管理層優秀,精細管理能夠保障業績落實。基于上述原因,我首次給予公司“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