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切實強化穩增長穩投資措施,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云計算、寬帶基礎網絡、5G/6g、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東數西算”工程,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升級。要積極推進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等項目建設,鼓勵參與物流網絡、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金公司(601995)報告指出,我國衛星互聯網系統成本與海外企業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間。相關概念股:天奧電子(002935)(002935.SZ)、鋮昌科技(001270)(001270.SZ)、臻鐳科技(688270.SH)、國博電子(688375.SH)。 同時,會上還指出,要切實強化穩增長穩投資措施,聚焦產業鏈強鏈補鏈。聚焦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領域,大力發展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批產業鏈強鏈補鏈重點項目,增強投資增長后勁,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另外,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基礎設施投資連續加快,整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9.4%,其中信息傳輸為9.3%。康義認為,今年預計固定資產投資還有望繼續增長。這是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投資潛力巨大;補短板、強弱項,投資空間非常廣;創新發展投資動力比較充足;基礎設施投資帶動進一步增強。 衛星互聯網是基于衛星通信的互聯網,通過發射一定數量的衛星形成規模組網,從而輻射全球,構建具備實時信息處理的大衛星系統,是一種能夠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終端提供寬帶互聯網接入等通信服務的新型網絡,具有廣覆蓋、低延時、寬帶化、低成本等特點。 據了解,衛星互聯網在我國仍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C輪后的融資寥寥無幾。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單筆融資金額來看,目前我國衛星互聯網行業單筆融資金額規模較小。2020年,衛星互聯網行業單筆融資金額為近年來的最高點,達到3億元左右。2021年衛星互聯網行業單筆融資金額為0.8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展望2023年,以數字、智能、低碳等領域為代表的新基建將成為各地投資的重點。“在支持政策持續加碼和市場需求回升推動下,我們預計2023年新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15%至20%左右,較整體基建投資增速高出10至15個百分點,將發揮較強的投資拉動作用。” 長期關注基建領域的大岳咨詢董事長金永祥也指出,今年基建投資重點依然以交通、水利、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為主,其中新基建被看好,今年新基建也被納入專項債投向范圍。 如今,我國低軌衛星建設已進入落地階段。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吉利集團、銀河航天等陸續提出發展低軌衛星互聯網計劃,部分公司更已發射試驗衛星。信通院進一步預計,2027年全球衛星通信終端市場規模可達109億美元。 此外,目前我國共建成225萬個5G基站,未來“宏基站+小基站”的組網模式以及毫米波頻段是5G增強技術的迭代趨勢,也將提振5G通信用相控陣T/R芯片市場規模。 報告指出,我國一箭多星技術、火箭回收技術等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衛星制造、火箭發射、地面站建設等成本高企,我國衛星互聯網系統成本與海外企業相比仍存在提升空間。 相關概念股: 天奧電子(002935.SZ):公司主要從事北斗衛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近日公司公告稱,公司于近日收到東方(西安)國際招標有限公司的項目中標通知書,中標項目名稱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增強型羅蘭授時差分系統研制項目。 鋮昌科技(001270.SZ):公司聚焦GaN、GaAs 和硅基工藝,打造高性能、高集成、低成本T/R 芯片,裝列于星載、地面、車載、機載、艦載五大領域的相控陣雷達,近四年營收CAGR 達34.5%,毛利率穩定在70%+。 臻鐳科技(688270.SH):公司的射頻模擬芯片及微系統等高性能集成電路,在無線通信終端、通信雷達系統、電子系統供配電等特種領域,及移動通信系統、衛星互聯網等民用領域,向高性能、高集成化的發展起到關鍵性作用。 國博電子(688375.SH):公司正加快推進“射頻集成電路產業化”項目建設,“面向5G 應用的GaN 芯片及模塊研發及產業化”已順利通過驗收,并配置了多臺套GaN 芯片及模塊射頻/DC 測試系統、可靠性試驗設備和自動封裝設備,形成年產2000 萬只GaN 芯片和模塊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