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找份工作不容易,而在求職的過程中,還要小心各種陷阱。現在有一些所謂的“用人單位”或培訓機構,打著招聘的旗號,聲稱可以提供工作或兼職,但前提是求職者要自費參加他們指定的崗前培訓。不少人為此繳納了高昂的培訓費用,甚至因此背上了貸款。錢交了,課也上了,那說好的工作或兼職會有嗎? 在一家求職網站上,記者以“零基礎”的關鍵詞搜索相關工作后,不到5分鐘,就收到了十幾條陌生人發來的私信,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詢問記者是否愿意做剪輯修圖類的兼職,每單的報酬從150多元到190多元不等,而且這些招聘者都說即使不會相關技能也沒關系,可以先學再做,是零門檻的兼職。真有這樣的好事? 記者以求職者的身份,聯系了一家聲稱能夠提供零基礎影視后期兼職的公司。這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影視后期剪輯的前景非常好,兼職時制作一幀畫面就能掙10—50元。這樣一算,即使按照每幀10元這個最低標準,制作一分鐘的視頻也能掙上萬元,而要想掙上這樣的高薪,必須經過公司系統化的培訓。 杭州鼎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兼職從零基礎學,先學平面,再學習視頻剪輯之類的。對接專門的平臺,到時候根據課程進度來匹配相應兼職,很穩定的,不用擔心沒有兼職做。” 為了讓記者相信公司真的能給學員找到兼職,這位工作人員給記者發來了一周之內多位學員收到兼職薪水的轉賬截圖,以及她和學員們的聊天截圖,當中不僅能看到學員收到了多則上千少則幾十的兼職薪水,還有兼職學員的名字和所學習的課程類型等細節信息,看上去很可信。 隨后,這位工作人員還向記者展示了公司的營業執照,告訴記者鼎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是一家有500萬注冊資本的大公司,在業內很有影響力。在這里學習,不僅可以獲得高薪的兼職,學成后還有機會找到長期穩定的工作。而要想獲得這難得的提升自己職業競爭力的機會,記者就要參加公司組織的“影視五合一”培訓,培訓學費4900元。如果掏不出這筆錢,或者擔心有風險,還可以“先學后付”。 杭州鼎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學費只要首付100元,先開課先學著,然后每個月交491元,交12個月。正常一個月做兩三個兼職,學了一個月左右,一張海報兩三百,做兩張就賺出這個錢,哪個月賺得比較多,可以提前把學費還上,賺不到就不用交。” 賺不到兼職費用,學費就不用交了——這所謂的“先學后付”真的是這么“貼心”嗎?小楊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三個月前他被鼎岳公司零門檻做高薪兼職的宣傳所吸引,報名參加“影視五合一”培訓班,雖說這個還未走出校園的年輕人一時掏不出4900元的培訓費,但是公司工作人員提供的這種“先學后付”的方式讓他打消了顧慮。 簽了培訓合同后,鼎岳公司的工作人員又提出讓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一家電商平臺上購買一部和學費同等價值的手機,然后把手機寄到公司指定的商家,商家將手機賣掉后,再以學生的名義把錢轉給培訓機構。說是先學后付,但這樣一操作,培訓機構就拿到了全部學費。 可這樣一來,小楊每個月要向他買手機的店家分期付款435.51元,一年下來總共要花費5226.12元,這比當初承諾的培訓費還多。但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培訓后可以多給他找幾單兼職,很快就能把每月分期付款的錢還上。于是,小楊欣然同意了。 培訓中,小楊幾次找幫他報名的那位老師反映課程質量不高的問題,可老師卻告訴他,這是在打基礎,讓他踏踏實實地學習,還告訴他很多同學培訓后出路都不錯,公司會給他介紹兼職。然而,小楊按照所謂的課程要求學了一個月后,卻沒有接到一張兼職訂單。于是,他決定聯系鼎岳文化公司,要求退學退款。 小楊:“他的意思是我學得不扎實,一直告訴我說要我升級,就是3000塊錢升級到七合一班,之后就可以直接接單,給我一些簡單的單子讓我繼續做。” 隨后,鼎岳文化公司的工作人員又發來了其他同學的兼職收入統計表,這讓小楊恢復了對公司的信心,他決定加錢將培訓班升級。就這樣,他再次按照培訓機構的要求,在電商平臺上買了價值3000多元的手機,用來沖抵培訓升級費,他每個月要還的錢漲到了700多。可又過了一個月,他還是沒有接到一張兼職單,這讓小楊對這家公司徹底失去了信心。 然而,這次鼎岳公司的工作人員也沒再用推薦兼職來安撫他,而是直接拿出了培訓合同,上面寫著“自用戶繳費兩個月后,鼎岳將不再為用戶提供退費服務。”看著這份自己簽了字的培訓合同,小楊意識到退費難了。 雖說花了好幾千元報了個名不副實的培訓,之前所說的兼職一個都沒有,錢也是一分都沒掙到,可為了不影響自己分期付款背后的征信記錄,他還是要按時還款,這對于沒有收入的小楊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正是通過這種方式,鼎岳文化公司把“先學后付”變成了分期付款,把消費者欠公司的培訓費變成了欠電商平臺的錢,求職者即使發現上當了,為了不影響征信,也只能硬著頭皮每月還款。 不只小楊一個人,這家公司的其他客戶也在網絡平臺上投訴了相關問題。這讓警方意識到這并不是一起簡單的商業糾紛。于是,上海警方對杭州鼎岳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展開調查。7月20日,民警將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揭開了“零門檻、高薪兼職”的畫皮。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偵支隊三隊隊長周驥達:“這類案件中最核心的是兼職單到底有還是沒有,我們發現這家公司兼職單根本就不存在,虛構的學員高額兼職業績,這和先前對被害人承諾的有長期穩定的兼職單渠道嚴重不符。” 記者調查發現,像這樣打著“零門檻、高薪兼職”幌子的陷阱并不少見,忽悠人的手段也是花樣多多,在某投訴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很多求職者投訴自己遭遇了虛假宣傳和誘導消費。記者聯系了一家被多位消費者投訴的公司,這位公司的工作人員自信地給記者介紹了公司的雄厚實力。 某培訓機構工作人員:“我們簽約一些比較大的商家,比如京東做合作兼職,初期一千左右,穩定下來中后期學員三四千。現在國家打擊電信詐騙非常厲害,咱們的兼職肯定是正規公司,我們都是終身提供兼職單,而且有很多兼職渠道學以致用。” 為了驗證這位工作人員的說法,記者聯系了他所說的簽約企業。 京東客服:“我們未通過其他公司進行招聘,京東不管是兼職還是什么都是有專門自己的招聘渠道。” 這不免讓記者懷疑這家公司“終身成功”的兼職承諾,隨后,記者聯系一位在這家公司參與過培訓的學員,了解她的兼職情況。 求職者小王:“他們也沒有提供兼職,而且我還是在校學生,用家里給的生活費還貸款,每個月要還將近四百元,挺坑的。” 而除了這種兼職陷阱外,還有一些人是在應聘專業性很強的專職崗位時上了當。半年前,小袁在瀏覽招聘網站時,收到了一條招聘信息,對方聲稱是一家消防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員,要給公司招一名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員,雖然小袁并沒有從事過相關行業,但對方并不介意。 可在聊了一會兒后,對方卻提出小袁沒有一級消防工程師的證書,要想在行業內長期發展需要邊上班邊考證。隨后,對方給小袁推薦了一家從事消防培訓多年的專業學校,推薦他去報名學習。 小袁:“這個錢不是交到公司,如果交到公司那邊的話,我會多思考思考,但是這是找了一個培訓機構,就沒有過多思考。” 小袁交了2980元的培訓費,兩天后,還沒來得及上課,他就接到了這家消防工程公司人事發來的面試通知。雖然小袁也做了些準備,但面試時還是無法應對考官提出的專業性問題。結果可想而知,他并沒有通過面試。小袁雖然有些懊惱,但想著自己還可以繼續參加培訓,將來還有機會從事這個行業,他覺得這培訓費也沒白花。可就在他還在認真地上著培訓課時,突然接到了警察的電話,告知他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這個所謂的從事消防培訓多年的專業學校和招聘方的背后操盤者其實都是同一伙人。 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偵支隊三隊民警倪昀晟:“培訓老師跟他們是一伙的,通過參加培訓讓應聘者心理上有個暗示:就算被面試拒絕了,但是這門課程還能繼續學下去。所以并不會對詐騙公司產生大量投訴,規避公安機關調查。” 在完成對受害人的取證工作后,上海警方將相關涉案人員雷某和劉某緝拿歸案,雷某承認自己根本無法提供工作崗位,而為了避免露餡,他們精心準備了這場面試。 而另一位涉案人員劉某告訴記者,這類打著招聘的旗號,誘導應聘者參與付費騙局,在業內叫做“招轉培”,這類騙局除了套路要環環相扣之外,選擇行業也很講究,設局時選擇的崗位專業性越強,相關考核的通過率越低,從業的門檻越高,被發現的風險就越小。眼下,正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面對這些花樣翻新的套路,警方也特別做出提示。 上海市公安局刑偵總隊九支隊政委錢世平:“求職者不要過分相信零基礎可以做到高收入的崗位。在這種情況下,特別要當心在求職之前要先交錢,先交很多的培訓費、先交很多的入職押金等,這類往往含著陷阱,特別要當心。” 名義上是用人單位,其實卻是騙人單位。這種騙局現在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招轉培”。雖然騙子的所謂招聘崗位有各種各樣,但最后都要落到培訓和交錢上。對付這類騙局,求職者入職前一定要對用人單位進行充分了解,一旦碰到入職前后需要個人支付較高培訓費,甚至還要去貸款的這種情況,務必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不法分子設下的詐騙陷阱,造成財產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