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回升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但同時,我們面對的國內外環境依然復雜嚴峻,經濟恢復也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為了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各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這些政策“組合拳”成效如何?下一階段,相關政策還將如何發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穩向好呢?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與7月份相比,8月、9月份的主要經濟指標傳遞出了更加積極的信號,生產供給和有效需求穩步回升,質量效益、就業收入和市場信心也都在不斷改善。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鄭柵潔:“從經濟走勢來看,前兩個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前低、中高’,三季度呈現運行穩定且持續好轉。這是在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多地遭受洪澇等自然災害、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向縱深推進等情況下取得的,實屬不易,要倍加珍惜。” 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來,我國一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今年政策的關鍵詞是“加力提效”。也就是說,加強與貨幣、產業等政策配合,大力提升政策效能。今年政策聚焦的重點是幫助經營主體減輕負擔、擴大內需、創新引領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 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藍佛安:“延續、優化、完善了一大批減稅降費政策并抓好落實,幫助經營主體紓困解難。1—8月份,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1.15萬億元。綜合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費優惠等措施,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增強發展動能。” 在多重挑戰下,貨幣政策如何助力穩增長?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統籌運用好總量和結構、數量和價格工具,更有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我們前瞻性加大了貨幣信貸政策的實施力度,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中長期資金超過1萬億元;調整完善房地產金融政策;兩次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350億元;延長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6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是各項政策的共同目標,比如說市場主體經營困難,這其中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融資難、信心不足等問題,各項政策就在協同發力解決。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建立健全相應機制,多渠道聽取民營企業的真實訴求,并出實招幫他們解決問題。 鄭柵潔:“搭建全國統一的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的平臺,到目前為止,已公開推介項目5787個,總投資5.8萬億元;破除制度障礙,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切實優化招標投標市場環境;解決融資難題,大力推廣‘信易貸’模式,促進信貸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傾斜。” 如何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近年來我國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減稅降費。今年,根據經濟形勢變化,財政部又分批次延續、優化和完善了近70項稅費優惠政策,并精準有效發力。 藍佛安:“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從提高供給質量和擴大有效需求雙向發力,重點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持先進制造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持促增收、擴消費、保民生,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和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我國工業體系全、品種多、規模大。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如何穩住工業“壓艙石”?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牽住重點行業“牛鼻子”,針對鋼鐵、有色、汽車等10個重點行業推出穩增長方案。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這10個行業占GDP比重均在1%以上,合計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成左右,目前已經取得積極成效。汽車、鋼鐵、電力裝備、有色、石化、化工等行業保持較快增長,輕工業生產恢復向好。在重點行業帶動下,9月工業增速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實現了4.5%的增長。” 面對總需求不足這個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今年以來,商務部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通過舉辦消費促進月、金秋購物節等活動促進消費;出臺跨境電商海外倉發展、加工貿易等政策措施,幫助外貿企業穩住訂單、開拓市場;同時,通過召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等方式,充分了解外資企業的訴求,并出臺了一系列專項外資政策。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支持外資設立研發中心、擴大制造業引資等,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等領域。這些政策的效果已經逐步顯現,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引資增長達到12.8%,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0.2%。” 前三季度,中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那么接下來,各部門還將有什么樣的舉措?各項政策又將如何協同發力,助力中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呢? 鄭柵潔:“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精準有效實施宏觀調控,突出做好擴需求、強實體、防風險、保民生。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持續擴大有效投資,穩住外資、外貿基本盤。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穩妥有序化解經濟金融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下一步,財政部將切實抓好前期出臺的各項政策,特別是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地見效,并繼續貫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著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效能。 藍佛安:“加快推進新增國債的發行使用,用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保持合理支出強度。進一步強化各級政府責任,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抓好一攬子化債方案落實,積極穩妥推動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相關要求,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的工作重點將圍繞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等方面來開展。 潘功勝:“下一步,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系,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著力為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如何進一步鞏固拓展工業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一方面將繼續深入實施十大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保障重點行業平穩增長,同時也將多措并舉擴大需求,并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 金壯龍:“鞏固提升5G、新能源汽車、船舶、能源裝備等重點產業優勢,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和通信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智能網聯汽車、通用航空、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培育一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時代特征,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國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5G基站達到318.9萬個,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工業互聯網應用覆蓋85%以上工業大類,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潛力巨大。 金壯龍:“我們將針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制定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突出人工智能這個關鍵變量,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數字基礎設施為關鍵底座,以‘智改數轉’為重要抓手,加快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為了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消費,商務部將結合時令特色和消費熱點,開展“百城聯動”汽車節、家居煥新消費季、老字號嘉年華等重點活動;深入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引領和促進消費升級;同時指導各地建設更多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持續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 王文濤:“我們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全鏈條促進汽車消費;我們將聚焦綠色、智能、適老三個方向,加快釋放家居的消費潛力;我們還將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推動餐飲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當前正是外貿旺季,商務部將發布新一批《國別貿易指南》,加大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外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并通過加快推動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貿易合作、提升加工貿易發展水平等多項政策措施,促進外貿更好發展。為了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商務部還將持續優化服務,進一步擴大開放,讓外資企業能安心扎根中國。 王文濤:“我們將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的限制措施,擴大電信、旅游等服務領域對外開放,與各方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開放的紅利,讓中國始終成為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些指標曾出現短期波動,但是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中國經濟頂住壓力,增長企穩回升,展現強大韌性、潛力和活力。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累積增多,下一步,隨著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持續顯效,相信四季度經濟仍將持續穩定回升。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我們有條件,有底氣,更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