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3年12月25日焦點訪談:凝聚共識 共建人類清潔家園

    2023-12-26 20:27| 發布者: admin| 查看: 1915| 評論: 0

    摘要: 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在阿聯酋迪拜閉幕。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氣候變化大會,各方齊聚一堂,商討如何應對愈演愈烈的氣候危機。在經過將近半個月的密集談判并加時一天后,本次大會 ...
      焦點訪談: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在阿聯酋迪拜閉幕。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氣候變化大會,各方齊聚一堂,商討如何應對愈演愈烈的氣候危機。在經過將近半個月的密集談判并加時一天后,本次大會就《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公正轉型等多項議題達成了“阿聯酋共識”。這次大會有什么歷史性意義?共識包含了哪些方面?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又做出了哪些具體行動,貢獻了怎樣的智慧呢?

      據世界氣象組織報告,2023年有可能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基線高出了1.4℃。《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指出,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成為兌現氣候承諾和防止氣候變化最嚴重影響的決定性時刻。根據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2030年前,應盡量把全球平均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高1.5℃之內。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于1992年通過,1995年開始,每年一次的締約方大會成為唯一能讓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參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機制。本次大會要對《巴黎協定》的落實進展情況進行首次全球盤點,共同制定下一步行動計劃,而其中討論的焦點主要是能源轉型和融資問題。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如果我們不遵從我們的認知,不發出終結化石燃料時代的信號,我們就會迎來自己的終結。”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能源轉型非常重要,這個轉型需要一個痛苦的過程,各國的國情不一樣,各國的能源結構不一樣,各國的資源稟賦不一樣,確保經濟安全的情況下,整個轉型才能夠比較順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這一次的盤點,肯定存在缺口。發達國家的經濟基礎條件比較好,應當率先大幅度減排,但是一些發達國家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廣大發展中國家這幾年經濟發展的壓力很大,特別是疫情的影響,所以綠色低碳轉型面臨一些困難。”

      經過十幾天多輪次的商討,198個締約方最終完成了《巴黎協定》的首次全球盤點,并達成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阿聯酋共識”。這份文件旨在使“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可實現,呼吁各締約方從化石燃料轉型,實現凈零排放;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增加兩倍等。

      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這次大會取得的成果符合中方倡導的生態文明理念、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建議,我們認為這次會議基本達到了會議預期,為全球下一步氣候治理進程指明了方向,特別是強化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潮流。”

      習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地球是個大家庭,人類是個共同體。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為此,中國一直用實際行動貢獻著智慧和方案。2015年《巴黎協定》的通過,中國發揮了關鍵作用,本次大會達成共識也離不開中國的付出。

      常紀文:“在COP28召開之前,中美氣候變化特使兩次會面,發布了中美兩國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陽光之鄉聲明。11月,中美元首在舊金山會晤,成立氣候變化強化工作組,為COP28的成功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面臨建設現代化的歷史任務,中國以更寬的視野,一直積極履行《巴黎協定》的各項義務,統籌發展與減碳,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據統計,2022年全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超過51%,十年來,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

      為了向世界分享減碳實踐經驗,中方幾乎每次大會都設立專門的中國角。這次的中國角,來自內蒙古的代表分享了他們在沙漠里“種太陽”的故事。在庫布其沙漠腹地建起了一座占地10萬畝、裝機規模2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基地,今年12月2日已經并網發電。

      以煤炭為主是中國能源稟賦的特點,像內蒙古這樣的煤炭大省雖然承擔著重要的保供任務,但為了降低碳排放、推進能源結構綠色轉型,近年來,國家在這類地區大量投入,發展可再生能源。庫布其沙漠常年受風沙困擾,但光照十分充足,把利用光照資源和治理沙漠結合起來可以形成調結構、促發展的良性循環,而這一想法的落地卻十分艱難。

      在沙漠里施工,首先面臨的困難是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作業設備進不去,只能靠人力鏟平沙地,安裝光伏板,安好之后,新的問題又來了。庫布其沙漠里都是流動沙丘,不把沙漠固定住,用不了多久光伏板就會被沙子埋上,要通過種植作物進一步固沙。

      內蒙古億利庫布其光伏治沙負責人賀鵬飛:“后來,慢慢找尋到甘草這種藥材作物,既能防風固沙,還有一些經濟效益,彌補企業投資。”

      經過六年技術攻關,企業把光伏板做得高、發電量更多的同時,板下利用率也從40%提高到了80%。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的另一側,一個規模更大、總裝機規模1600萬千瓦的光伏項目也在建設中。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龔明珠:“統籌發展與安全、保供與轉型,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逐步構建起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

      據統計,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突破14億千瓦,占全國發電總裝機近50%。中國在推進自身能源結構綠色轉型的同時,也為世界作出貢獻。

      除了大力推動能源結構綠色轉型,作為制造業大國,為了進一步落實減碳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在碳排放重點產業的氣候行動成效顯著。近年來,高能耗產業綠色轉型的案例屢見不鮮,這樣的案例也被帶到了中國角。

      在一場以“綠色低碳發展實踐”為主題的邊會上,來自中國鋼鐵企業的代表分享了他們科技創新的故事。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平:“南鋼是一家以生產特殊鋼為主的鋼鐵企業,從‘十三五’以來,已經累計投入了100多億元的資金,全流程通過了超低排放改造。”

      南鋼是一家成立幾十年的大型國企,園區如今是國家3A級景區。像中國許多的鋼鐵企業一樣,他們綠色轉型也經歷了陣痛。除了大量投入資金,如何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更是整個行業減排的痛點。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環境管理室主任牛奔:“改造過程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如何選擇一種高效、穩定、可靠、長期的技術方案,因為中國超低排放的標準,目前在全世界應該是最嚴格的,很多技術是第一次嘗試和使用,就像是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通過大量的反復論證、實驗,企業最終實現了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污染物排放大幅度減少,噸鋼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分別降低60%、75%、90%。

      常紀文:“通過碳普惠制度,鼓勵老百姓選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們國家的碳減排是全方位的,包括能源的減碳,還有工業、農業、交通、建筑、社會生活等領域,我們國家采取的措施力度非常大,效果也非常明顯。”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中國家做出了努力,發達國家更要負起更多責任。根據相關協定,2020年之前發達國家每年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但這一數字并未實現。

      解振華:“現在,大家在談1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主要對發展中國家資金的支持,蛋糕做大之后,才能夠考慮這筆錢給最廣大的環境脆弱的國家、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非洲集團,蛋糕沒有做大,我們拿什么分給那些最脆弱的國家?”

      常紀文:“在資金和技術的援助方面,發達國家做得遠遠不夠。下一步,發達國家應當率先加大節能減碳力度,并且依照《巴黎協定》的相關要求,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有關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的相關工作。”

      這次大會凸顯了國際社會對于氣候變化普遍存在的緊迫感和日益擴大的共識,在總結成績和缺口的同時,也開啟了全球氣候進程的新篇章,進一步鞏固了全球不可逆轉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習近平主席曾經引用過一句中國古語:“以實則治。”呼吁各方強化行動,攜手應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嚴峻和長遠的事關人類命運的挑戰,任何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重信守諾、務實行動,愿景才能變為現實。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我們才能保護好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