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工信部就《國家人工智能產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出,到2026年,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開發類計劃項目形成標準成果的比例達到60%以上,標準與產業科技創新的聯動水平持續提升。 光模塊有望從中受益,邏輯在于: 1、AI產業刺激。國產大模型能力不斷提升,智譜推出GLM-4,整體能力比上一代有較大提升,多模態和上下文能力都有突破;百川智能推出Baichuan2-turbo。國內大模型能力也在不斷提升,為應用奠定基礎。應用端有望迎來更好的盈利水平與更多方向的嘗試,算力尤其是國產算力伴隨應用也有需求提升。 2、業績催化。1月下半月,預計頭部廠商或發布年度業績預告;1月底-2月底,海外云商及英偉達發布季度業績;3月催化多,包括英偉達GTC大會或發布B100,OFC大會更新硅光及1.6T等最近進展,1.6T升級是光模塊24H2到25年β的有力支撐!光模塊看24年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不同于過去升級周期啟動時的戴維斯雙擊。光模塊具備升級周期短、替換快、格局好的特點,成長及盈利持續性強。 3、海外應用預期差持續收窄。此前市場擔憂算力增長的持續性,近期海外應用側落地提速,如GPT Store上線加速AI優質內容推出及生態成熟,英偉達、英特爾、AMD、高通等廠商在CES上高舉AI大旗,AI+的滲透趨勢明顯。預計AI+汽車/終端/機器人將在 24 年加速落地,帶動更多巨頭加入 AI競逐。并且光模塊出海能力強,海外營收占比超80%的共7家公司,5家屬于光模塊/光通信板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