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春運已經進入第8天,越來越多的人踏上旅途。火車站、汽車站、機場人頭攢動,公路上車流滾滾,共同匯成了春運大潮。據有關部門統計,今年春運期間,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創了歷史新高。不管哪種出行方式,不管是探親訪友還是旅游度假,大家都希望這一路上能夠安心、舒心、暖心。 進入春運一周以來,鐵路客流已連續六天日均超過千萬人次,鐵路單日售票量還創下春運歷史新高,達到了2090萬張,這背后是一個個返鄉過年、外出旅游、求學務工的旅客。今年春運預計全國鐵路將發送旅客4.8億人次,比去年增長37.9%,和2019年春運相比也將增長18%。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順利買到車票,12306購票系統今年優化了候補、排隊方式,大家購票時最多可以提交60個車次的候補,進入春運以來,這個改進的效果有多大呢? 鐵路12306科創中心副主任、鐵科院首席研究員單杏花:“截至目前已經開車的情況來看,只要是填寫候補車次越多,比如填寫10個車次以上的,兌現成功率能達到80%以上。” 熱門時間、熱門地點的車票肯定是一票難求。比如說在春運進入第四天時,北京到哈爾濱大年三十當日的全部車票已經售罄,但是如果選擇加入候補名單也有一定的機會。12306有關負責人提醒乘客,在添加候補車次時,建議勾選上“接受新增列車”這一選項,這就像高考填志愿接受調劑一樣,可以大大提高候補的成功率。 每位旅客添加的候補需求將成為增開列車的決策依據。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加大了客運能力的投放,節前和節后開行列車數跟2019年春運比分別增長14.4%和12.6%。在此基礎上,鐵路部門還會根據乘客實際需求去挖掘潛力、補充運力。 對于增開的夜間高鐵來說,保障運行安全、把每位乘客安全送達是最重要的任務。 珠海始發開往上海虹橋的D942次列車,晚上11時31分途徑廈門北站,次日早上7時抵達上海虹橋。平時這趟車每周只運行3天。2月以來,春運客流進入高峰期后,這趟車也增加了車次。除了要安排兩名司機輪流駕駛外,駕駛室內還設置了無人駕駛的警惕裝置,謹防司機困倦。 不僅要讓旅客順利回家,還要讓回家路更舒適。在廈門開往上海的G1654次高鐵列車上,一群小旅客在乘務員的帶領下玩著小游戲。今年春運期間,這趟列車的餐車部分區域被臨時改造成了“遛娃艙”,這方便的可不僅是孩子和家長。 中國鐵路南昌局福州客運段廈門動車隊工會主席趙小仙:“‘遛娃艙’設置的初衷就是為緩解帶娃家庭的焦慮,讓孩子的天性在旅途中得到釋放。同時也可以提升其他旅客的乘車體驗。” 乘客的回家路中轉便捷與否也很重要。漢口火車站位于滬漢蓉鐵路和京廣高鐵的十字交叉點,中轉換乘的旅客預計今年將達到20%。因此,漢口火車站今年對中轉換乘服務進行升級,過去旅客從上一趟火車下車后,轉乘下一班車還需要出站,再進站,不太方便。從今年春運開始,乘客可以走專門的換乘通道在站內進行中轉,提高了旅客中轉效率。 空鐵聯運也是很多旅客的選擇。針對需要換乘飛機的旅客,漢口火車站增開了發往天河機場的高鐵,每天由28列增加至32列。 除了傳統的返鄉乘客,近年來春運已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從各平臺產品銷售情況看,春節旅游客流將迎來大幅增長,“海島游”“冰雪游”等主題旅游都將成為熱門選擇。去新疆滑雪就是一大熱門方向,新疆鐵路部門在旅游團體集中進出站的時候,專門開辟綠色通道,方便攜帶雪具的游客。同時還實行“鐵路暢行碼”全覆蓋,提供客運服務、旅行資訊等在途服務和信息查詢。 過春節的方式在變化,春運的內涵也在變化。今年,有關部門預計春運有90億人次在路上,這個驚人的數值是怎么統計出來的呢?2023年春運之前,客流僅統計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的營業性客運量,也就是要買票出行的數據。2023年春運首次引入“人員流動量”概念,將全國高速公路小客車出行量納入春運客流統計范圍。2024年春運進一步擴大統計口徑,將普通國省道小客車人員的出行量增列其中。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劉新:“增加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就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客流數據全面性和準確性,更好地反映行業運行實際。”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預測,今年春運人員流動量中,汽車出行將占到80%,達到72億人次。其中,尤其引人關注的是新能源車的大規模、長距離出行。 對于新能源車主來說,充電的焦慮影響著他們的自駕體驗。能否及時充電,是春運旅途中一大痛點。據了解,截至2023年底,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859.6萬臺,同比增長65%。全國共有6328個服務區配建了充電設施,占服務區總數的95%。但是在春運期間,大量新能源車同時上路,對路上的充電設施也是巨大的考驗。 進入春運以后,高速路網上的車流明顯增多,為滿足新能源車的需求,電力部門提前在轄區內車流量較大的多個服務區新建了大功率充電樁,充電效率大幅提高。 在滬蓉高速最繁忙的服務區之一陽澄湖服務區,除了常規的充電樁之外,移動充電車也在春運期間投入運營。一輛車可以同時滿足4輛新能源車充電需求。 雖然距離春節假期還有一段時間,但江蘇高速日充電量已達到40萬千瓦時,跟2023年春節同期數據比增長101%,這也對電力部門的保電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充電設施運維人員謝鷹:“對高速服務區充電樁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如果發現服務區有排隊充電現象,我們就會將移動充電車派往相應服務區為車主提供應急充電服務。” 隨著春節臨近,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車出發。春運期間自駕出行同時兼顧游覽功能,格外受大家的青睞,這也反映出人們對這種個性化、定制化出行需求的持續提升。 “人在路上”也是旅行的一部分,走得舒心就更加重要。擁堵是春運旅途中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安徽省是長三角通往中西部地區的重要高速通道,臨近春節,車流量開始出現明顯增加,讓高速運營部門最頭疼的是由于目的地和時間集中帶來的“潮汐現象”。 安徽交控集團皖通公司運營部部長吳峻:“一方的流量大概是另一方流量的7倍左右,明顯造成一個方向流量嚴重擁堵,另一個方向很少車輛在跑。” 如何讓路網資源利用效率更高呢?這個春運,當地交通管理部門首次在G40滬陜高速全椒西樞紐附近五公里區域設置高速潮汐路段。這樣遇到返鄉大車流量時,可以向對向流量小的路段“借道”,從而緩解擁堵。 為了應對春運期間在車流量高峰時路上的風險,提升通行效率,今年我國高速公路上不少管理單位都新安裝了智慧運營指揮系統,工作人員通過對各類數據分析和共享,形成路網監測、協同調度和出行服務的一體化運營管理,盡量讓大家的春運之旅更順心。 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等各個部門,都在想方設法讓大家一路暢通,在旅途中不僅能夠走得了,更要走得好。最近幾天,我國中東部地區正經歷一次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過程,總體為2009年以來冬季最強,具有極端性。中辦、國辦近日也印發通知,要求確保交通運輸安全通暢。希望大家都能夠有個平安、便捷、溫馨的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