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網-股民首選股票評論門戶網站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2024年2月24日焦點訪談暢通“微循環” 打造便利圈

    2024-2-25 09:53| 發布者: admin| 查看: 1432| 評論: 0

    摘要: 走出家門,在步行一刻鐘的范圍內可以做些什么?河南周口市川匯區文明片區的15分鐘生活圈地圖上可以看到百姓基本生活所需幾乎全部覆蓋。河南省周口市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長期以來,這里城市化水平比較低,城市基礎 ...
    焦點訪談:走出家門,在步行一刻鐘的范圍內可以做些什么?河南周口市川匯區文明片區的15分鐘生活圈地圖上可以看到百姓基本生活所需幾乎全部覆蓋。河南省周口市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長期以來,這里城市化水平比較低,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歷史欠賬多。川匯區作為城市的老舊小區,遺留問題尤其多。2023年,川匯區在改造老舊小區的同時,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經過一系列的措施,現在居民的生活怎樣了呢?

      在河南周口市川匯區的文明片區,過節的氣氛正濃,在五交化小區廣場舉辦的社區大聯歡活動馬上就要開始。

      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新春聯誼會開始了。這是片區改造后,社區組織的第一次新春大聯歡。

      表演節目的居民李鳳仙家離七一路二小的直線距離不過二三百米,這多繞的路給生活造成很大不便。李鳳仙居住的財稅小區地處周口市的中心老城區,周邊與供銷小區、五交化小區、文中小區連成一片。因為地處中心城區,片區周邊的生活配套設施相對齊全,但由于這里的小區涉及的單位多,遺留問題也多,各個小區之間并不互聯互通。

      除此以外,這個片區的房屋大部分建設于上世紀80年代,小區道路、公共照明、環境衛生等基本生活設施的嚴重老化,同樣造成居民生活的不便。

      2019年,周口市川匯區開始陸續對轄區內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2023年,《全面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川匯區在改造老舊小區的同時,開始著力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河南省周口市川匯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煒:“川匯區老舊小區比較多,但是周邊配套相對比較完善,如何充分利用資源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我們探索把小區、街區和片區三區統籌打造的模式,小區重點是完善設施,片區重點是暢通循環,街區重點是提升服務,在整個工作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推倒重來。”

      改造前,川匯區共有老舊小區559個,這些小區由于年代久遠,場地狹小,周邊配套差,如果只是完善各小區的設施,改造提升的效果會十分有限。但如果連片改造,就可以有效解決老舊小區空間、設施、功能這些“先天不足”的問題。在謀劃15分鐘便民生活圈時,當地政府把打通小區間的堵點,暢通片區的循環作為建設的重要內容。這件事說起來是為大家好,但真做起來,并不容易。

      河南周口市川匯區七一路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潘帥:“以前供銷小區和五交化小區之間有一堵墻,當時兩個小區的群眾有很多顧慮,他們怕拆除后,首先是不安全的,另外可能會搶占各自公用空間。” 

      政府工作人員的細心講解,最終打消大家的疑慮,工作得以開展。

      小區間堵點的打通,串起了老舊院落、區間道路、街頭游園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讓小區間現有的空間、設施、資源實現了共享。

      小區間堵點的打通,讓社區居民的生活便利度大大提升,15分鐘生活圈的打造有了基礎,但社區居民的一些基本生活需求還沒有得到滿足。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便民”是重點。生活圈該怎么完善,由群眾說了算。為此,當地政府廣泛搜集了社區居民的意見,通過座談、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最終拿到了社區居民的心愿清單。

      當時征求意見時有個大家呼聲很高的文化廣場。原來,小區的活動空間有限,居民要想鍛煉,只能去外面,到最近的公園最快也要走20多分鐘。讓居民在家門口有個鍛煉的地方,這樣的需求切實而緊迫,街道很快認定這個廣場得建。經過尋找,街道把原來兩個小區交界處的垃圾場清理出來,作為公共用地改造,來滿足居民強身健體的需求。經過一個半月的努力,廣場建成了,社區居民有了屬于自己的室外活動場所。

      廣場建成后,成了社區里最受歡迎的地方。現在,這里不僅僅是大家鍛煉的場地,還是社區組織活動讓大伙聯絡感情的重要場所。

      除了建文化廣場這樣的大事,居民們還有著各種各樣的瑣碎需求,比如修鞋、配鑰匙這樣的服務,這也是社區在統計需求時大家提出比較多的。

      現在,與文明片區一條馬路相隔,就是社區為居民們設立的愛心驛站。這里平時是閱覽室,每到周二和周六的下午,還會有愛心志愿者團隊到這里,為居民們免費提供修鞋、改衣服、配鑰匙等服務。

      這樣的愛心驛站,不僅讓居民們省去了瑣事的奔波之苦,而且去商場里花幾十元才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在家門口就有人免費給自己服務,增加了很多的幸福感。對于志愿者們的付出,當地政府采用服務時長兌換積分的辦法給予補償,激發大家的服務熱情。

      現在,在文明片區,當時居民呼聲較高的廣場、超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如今都在15分鐘便民生活圈的打造中一一兌現。在充分考慮社區居民需求的基礎上,街道為減少和壓縮民生保障的服務鏈條,讓大家辦事少跑動,還在社區設立了警務室、便民服務中心等服務網點。

      目前,像文明片區這樣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周口市川匯區已經建成65個,覆蓋小區729個,服務居民24.18萬人。對于周口市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如何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統籌好各項資金,打造出讓老百姓滿意的便民生活圈,是對政府管理智慧最大的考驗。

      河南周口市川匯區委書記劉德君:“作為中部欠發達地區,不大拆大建是我們的現實選擇。前期先摸清各個老舊小區周邊便民設施現狀,可以納入15分鐘生活圈的,列入生活圈規劃。政府必須花的錢,集中力量去辦,把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資金,民政等事業發展資金,投向路、管網、日間照料、兒童托育等方面,最大程度發揮財政資金的效益。” 

      此外,當地政府還積極撬動社會資本。針對不同的項目,在政府的引導下,有的以減免房租的方式鼓勵入駐,有的免費提供場地,對于一些必需的非營利性服務,則采取依托市民驛站由志愿服務的方式來解決。

      劉德君:“簡單算筆賬,拿文明片區生活圈說,如果全部由政府投資,大約需要五六千萬,現在政府只投入了不到三千萬,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對于籌集到的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的建設資金是專款專用,將資金按事項清單分配到每一個小區里面去、每個項目上面去,戴帽撥付,確保資金不挪用、不流失,全力保障好生活圈的打造。”

      15分鐘,這是一個時間尺度,也是衡量生活便捷度與幸福感的標尺。當地通過改造,精心布局,貼心設計,不僅讓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大大提高,也激發了社區的新活力,讓社區更有凝聚力,居民更有歸屬感。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出美好生活,“圈”出和諧社區,它不僅僅是物理空間上的重構,也是城市社區功能的轉變,更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集中體現。


    路過

    雷人

    握手

    鮮花

    雞蛋
    ?
    侃股網簡介|手機版|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