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我國確定的六五環境日主題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過去這些年,我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藍天保衛戰取得歷史性成就。我國成為世界上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速度最快的國家。是什么帶來了這樣的改變?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總要求下,我們還需要為擦亮藍天作出怎樣的努力? 初夏的北京,藍天與晚霞交相輝映,成為許多人朋友圈里的主題。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連續第三年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今年以來,截至4月底,全市PM2.5累計濃度同比下降11.6%,為38微克/立方米,這正是我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 PM2.5是指大氣中粒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作為監測和評估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它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里,存放著過去十多年來京津冀地區的PM2.5樣品,記錄了空氣質量的變化。 2013年前后,PM2.5頻繁“爆表”,空氣污染席卷全國,令人至今印象深刻。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著力推進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同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劃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目標的行動計劃,藍天保衛戰全面打響。計劃中提出減少污染物排放、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等十條措施,因而也被稱作“大氣十條”。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副司長張昊龍:“目的非常明確,聚焦的是怎么樣解決PM2.5嚴重污染的問題,所以我們確定了重點區域,而且第一次提出了重點區域PM2.5下降比例的要求,同時明確了幾個治理的方向,要去控煤、控車、控塵等幾個治理措施。”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胡京南:“PM2.5成分復雜,代表來源非常多。因為來源非常多,我們要治理它,涉及的領域、行業就非常多。這么多的來源,我們在不同的地區針對不同的行業,首先應該抓哪些方面的工作就很重要。” 作為鋼鐵大省的河北,鋼花四濺、濃煙滾滾曾一度是經濟繁榮的標志,而隨著藍天保衛戰的全面打響,鋼鐵行業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主戰場。去產能、調結構、促轉型,成為河北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十三五”期間,河北鋼鐵企業由107家減至68家,鋼鐵產能由峰值的3.2億噸壓減到2億噸以內。 首鋼股份公司遷安鋼鐵公司環境保護部部長程華:“當時在唐山整個區域要求秋冬季50%停限,規模非常大。因為鋼鐵全流程企業生產組織、成本壓力會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減排上下功夫,把總量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下來,企業才能更好地生存、更好地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巍:“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綠色低碳發展階段,超低排放給這些企業產業發展提供了一條綠色低碳發展的出路或者模式。” 通過壓減產能、整合重組等途徑,河北省鋼鐵冶煉企業已從2011年的123家減至2023年的39家;通過超低排放改造,傳統的鋼鐵企業成為綠色發展的排頭兵。走進位于渤海之濱的河鋼唐鋼新區,運來的物料通過封閉式皮帶通廊直接進入廠區,智能無人化封閉料廠內,智能化干霧抑塵系統噴出白色霧氣,時刻保持料廠生產環境的清潔。能源、環境檢測裝置和可視化監控系統將現場數據實時傳遞到集控平臺,實現動力、能源、環保數智化遠程集控。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制造業國家,過去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導致大氣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在改善空氣質量的同時,藍天保衛戰也成為一場倒逼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轉型升級的增效之戰。河北雄安新區近日剛投入使用的新能源重卡換電站,可滿足每日超過200次的換電需求。截至2024年4月底,河北省新能源重型貨車保有量已達到2.21萬輛,居全國第一位,可實現柴油貨車氮氧化物年減排量約1.2萬噸。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機動車污染防治處處長曹光遠:“我們以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地區為突破口,以港口、機場、鐵路等應用場所為切入點,力爭重型柴油貨車新能源替代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到5月底,通過氫能零碳的方式,我們累計減排二氧化碳13456噸。這個數字如果折合成植樹的話,相當于種植了75萬棵樹,為綠色減碳作出了扎實的貢獻。” 張昊龍:“這些年,我們在京津冀大力推行‘公轉鐵’,基本上京津冀的環渤海碼頭、煤炭碼頭實現了全部的鐵路運輸,我們國家成為了全世界新能源重卡發展最快的國家。” 向天空要藍色,除了產業、交通和能源結構的調整,也離不開區域聯防聯控。以前,車輛檢出尾氣超標,北京環境執法人員一般會罰款和勸返,現在根據相關條例,生態環境部門會出具維修復檢催告單,10個工作日內維修復檢合格才能銷號,否則就會被錄入超標排放“黑名單”。如果一輛天津或者河北的超標大貨車在北京被查,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都能通過機動車超標數據平臺查詢到這輛車的超標信息。以后,這輛車無論行駛到北京、天津還是河北,都將被重點檢測。 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執法八支隊支隊長蘇學田:“2018年的時候,上路抽測的超標率還能達到15%,到2023年抽測的超標率已經下降到2.5%左右,2024年1到4月份的數據可能到2%,就是說上路行駛車輛的排放狀況已經顯著改善。” 北京本地PM2.5的來源中,機動車排放污染占到46%,而其中重型柴油車是重中之重。一輛重型柴油車的排放相當于200輛小汽車,為了進一步強化重型柴油車排放管理,北京市研發搭建了國內首個重型柴油車在線監控平臺,實時監測車輛達16萬輛。 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污染源室主任楊妍妍:“這個數據通過加工就可以對車輛在路運行的實際情況進行持續性追蹤,對于車輛尾氣超標排放,通過云端大數據處理,就可以進行智能化識別和報警。”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建成國內最大的空天地綜合立體觀測網和數據共享平臺;建立了“監測預報-會商分析-預警應急-監管執法-跟蹤評估”全過程的重污染天氣應對技術體系。這些成果都有力支撐了“大氣十條”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完成,推動了區域空氣質量顯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治理方式也更為精準科學。 從2019年開始,國家實施重點行業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要求,包括39個污染排放較大的行業,根據裝備和污染防治水平,把企業分成了ABCD四個等級。這也意味著在重污染天氣的預警時,不同級別企業采取的措施不同,通過“一企一策”,最大程度減少對于企業生產的影響。 去年年底,天津發布了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環保部門提前一周對轄區重點領域企業發放了限產通知。位于天津港保稅區的一家重點外貿汽車零配件企業臨時接到一個外貿訂單,根據橙色預警要求該企業應停產6臺注塑機。但是由于注塑環節是企業的一個核心工序,一旦停產,必然影響下游整車企業的訂單。于是企業向當地環保部門提出了替換停產工序的申請。經市區兩級生態環保部門研判,允許企業臨時調整涉氣工序的生產設備,在確保污染應對效果的同時,保障企業的正常生產。 2013年以來,整個京津冀區域的PM2.5平均濃度降幅在60%以上,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0%以上,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來全國空氣質量大幅改善,是在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形勢下完成的,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胡京南:“在過去這十年,我們的空氣質量改善,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昊龍:“我們初步簡單測算了一下,前十年大氣污染的治理過程,直接拉動社會投資大概4萬億元,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大概5萬億元,帶動非農崗位就業大概300萬個。我們淘汰落后的產能,釋放的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空間,要實現的是空氣質量改善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雙贏。” 藍天保衛戰是一場目標明確的持久戰。經過十年攻堅,我國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減,空氣質量顯著改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細顆粒物年均濃度與歐美國家相比仍然偏高。今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強調,到2035年全國細顆粒物濃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展望未來,我國要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健康,還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仍然需要我們保持大氣污染治理目標明確、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