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支持虛擬電廠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文件圍繞4個維度提出12條具體措施推動虛擬電廠加快發展,提出到2025年,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建成具備100萬千瓦級可調能力的虛擬電廠,逐步形成年度最大負荷5%左右的穩定調節能力。 2023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148.12%;風電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101.70%。在風光電的占比日益提高,儲能、充電設施日益增多的大趨勢下,虛擬電網的需求也隨之大增。而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虛擬電廠已成為電力供需平衡調整的重要手段,將在電力系統各側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數據統計,到2025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省份達到 5%或以上。到2030年,形成規模化的實時需求響應能力,結合輔助服務市場、電能量市場交易可實現電網區域內可調節資源共享互濟。 因此,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虛擬電廠有望迎來快速發展。相關機構預計,到2025年,虛擬電廠平均每年投資建設規模達到200億元,運營市場規模每年在50億元以上。相關專業人士則預計到2025年虛擬電廠整體容量空間有望超700億元,到2030年超1900億元。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成為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重點研討方向,自2015年新一輪電改開啟后,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21年以來電價改革已全面放開,目前電力市場已經進入攻堅階段,預計在輔助服務、現貨市場以及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方面將提速,靈活可調節的電源將受益。虛擬電廠目前主要還是以響應電力需求獲取收益為主,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為輔,尚未實現市場化的現貨交易。 2024年5月,國家發改委印發《電力市場監管辦法》、《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明確將虛擬電廠納入了電力市場成員中的經營主體;國家能源局綜合司6月初發布公開征求《電力市場注冊基本規則》意見的通知,以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維護電力市場秩序和各類經營主體合法權益,首次將儲能企業、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型經營主體納入電力市場經營主體,并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基本條件。電力市場發展的提速可從完善電價機制與擴大用電側市場空間兩個角度共同催化用電側商業模式的打通與發展。 具體到A股市場,光大證券分析稱,2024年4月1日起實行的《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明確規定,電網可不再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這意味著可再生能源供給方需要尋找新的電力銷售途徑,虛擬電廠就是絕佳選擇。而隨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和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在未來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交易總量與市場主體的數量將進一步增加,對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的要求將隨之提升,從而帶動對虛擬電廠輔助服務的需求。可關注虛擬電網建設、運營各各環節的盈利機會。根據市場公開資料顯示,相關概念股包括:眾智科技、萬勝智能、恒華科技、迦南智能等。 華金證券認為,虛擬電廠作為能源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可緩解極端天氣下電力供需矛盾、提升新型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促進分布式新能源并網消納,在電力市場化的持續推進下,有望打開盈利空間并完善商業模式,迎來發展提速期。建議關注:功率預測與負荷聚合:國能日新、安科瑞、恒實科技、朗新集團等;電力自動化與電網智能化等:國網信通、國電南瑞、東方電子、四方股份、海興電力、南網科技、特銳德等。 |